盛夏冰箱使用頻繁 警惕李斯特菌致病-紫荊網

盛夏冰箱使用頻繁 警惕李斯特菌致病

日期:2025-07-25 來源:蘭州日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夏季氣溫高,不少人喜歡吃些冰涼清爽的食物,難免將水果、蔬菜、飲品等食物一股腦放進冰箱。然而冰箱不是保險箱,很多食物會在其中滋生細菌和致病菌,夏季尤其需要防範號稱“冰箱殺手”的李斯特菌。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產科近日發布預防指南,提醒女性在孕期免疫力相對低下時,更應警惕這種細菌的威脅。

李斯特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又稱為“冰箱殺手”,是一種耐低溫、高致死率的食源性病菌。對普通人可能僅引起輕微不適,但對孕婦卻可能造成嚴重危害,如流產、早產、胎兒感染甚至死亡。因此孕期免疫力相對低下時,更應警惕這種細菌的威脅。以下是實用的預防指南:

高危食物需遠離

李斯特菌可在零下1.5℃~45℃的低溫環境中存活,冰箱冷藏室(4℃)是其理想的繁殖溫床,冷凍環境(-20℃)下仍可存活1年。冰箱並非安全區,這些食物需特別注意:未經巴氏消毒的乳製品(如某些手工奶酪、生牛奶),生或半生的肉類、禽類、海鮮(包括刺蔘、三分熟牛排、溏心蛋),冷藏即食食品(如冷藏肉腸、沙拉、剩菜剩飯),未經清洗的蔬菜水果等。

正確處理食物

生熟食物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處理生肉後需徹底清洗刀具和砧板。肉類、禽類、海鮮等務必徹底煮熟,確保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冷藏的即食食品食用前最好加熱至滾燙,殺死可能存在的細菌。蔬菜水果食用前用流動的清水徹底清洗,必要時去皮。

冰箱清潔有講究

定期清理冰箱,建議每週至少一次,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內壁和隔板。保持冰箱溫度在4℃以下,冷凍室溫度在-18℃以下,定期用溫度計監測冰箱溫度,減緩細菌繁殖。剩菜剩飯冷藏時間不超過24小時,取出後徹底加熱再食用。

其他注意事項

外出就餐時,避免選擇生或半生的食物。處理寵物糞便後及時用肥皂洗手,李斯特菌可能存在於動物糞便中。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尤其是飯前便後、處理食物前後,至少洗手20秒。

孕婦感染李斯特菌後,臨床表現多樣且隱匿性強,部分感染者甚至無症狀,但一旦發展爲侵襲性感染,對胎兒威脅極大。早期非特異性症狀(類似流感或胃腸炎)包括:

發熱:最常見症狀(體溫常≥38℃),持續不退,伴寒戰、乏力;肌肉疼痛:全身肌肉痠痛,尤以四肢明顯,伴頭痛、頸部僵硬;消化系統症狀:噁心、嘔吐、水樣腹瀉或腹部絞痛。

重症表現包括:神經系統症狀——意識模糊、抽搐、平衡障礙(提示腦膜炎或腦炎);敗血症徵象——持續高熱(>39℃)、皮膚瘀斑、血壓下降(感染性休克風險)。

若孕期出現以上症狀,且懷疑可能感染李斯特菌,需立即就醫。

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可有效降低對胎兒的風險。李斯特菌雖危險,但通過科學管理可有效防控。高危人群需強化防範,無須過度恐慌,保持廚房衛生、規範飲食是根本保障。做好以上預防措施,能最大程度減少感染李斯特菌的可能性,為孕期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蘭州日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羅懿 校對:馬又清 監製:黎知明
澳門舉行多項慶祝活動迎十五運會倒計時100天
天文台發出黑雨警告
“錨”定Web3.0未來峰會記者會在港舉辦 搶抓數字經濟新機遇
香港《穩定幣條例草案》今日正式生效 陳茂波《紫荊》專訪詳解穩定幣發展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