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莊蕾)貴陽報道:7月26日上午,以“陽明心學:返本與開新”為主題的第二屆陽明心學論壇在貴陽開幕。60多位海內外從事陽明心學研究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索陽明文化的時代價值與傳播路徑。

本屆論壇為期兩天,在貴州中華文化學院設置主旨發言3場、在中國陽明文化園(修文龍岡書院)設置龍場論道分論壇2場,旨在深入開展挖掘整理、研究轉化和傳播推廣陽明文化,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中外文明交流空間。

開幕式上,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表示,香港陽明學堂立足香港,背靠內地,面向海外,以加強貴港兩地文化交流合作、面向海外傳播陽明心學和陽明文化為重點,在探索中前進,在合作中發展,正在成為推動陽明心學走出去、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舞台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
北京大學教授、宗教研究院榮譽院長樓宇烈在視頻致辭中談到,陽明心學誕生在明代中期,無論是在中國曆史上還是國際上都產生過重大影響,期待通過論壇這個平台,進一步擴大陽明心學影響力。

論壇上,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陽明學堂顧問金耀基,武漢大學國學院原院長、國際中國哲學會原會長郭齊勇,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教育大學校長、陽明學堂顧問李子建,華東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楊國榮,日本東北大學名譽教授三浦秀一,國際儒聯副理事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浙江省稽山王陽明研究院院長董平,國際儒聯理事、韓國陽明學會會長、圓光大學教授樸成浩,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書院原院長、教育部哲學教指委副主任郝立新,國際儒聯副理事長、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原校長韓震,國際儒聯理事、韓國陽明學會會長、韓國忠南大學教授金世貞,日本北九州大學教授、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鄧紅等25位專家學者分別就“陽明心學的曆史意義與當代價值”“王陽明到王龍溪——從《論語•為政》篇‘志學’篇的詮釋看其師承關係”“陽明心學在現代心靈教育中應用可能性研究”等主題發表主旨演講。24位專家還在中國陽明文化園(龍岡書院)展開“龍場論道”。
第二屆陽明心學論壇由貴州中華文化學院、香港中華教育文化交流基金會主辦;貴州中華文化學院、聯合出版(集團)陽明學堂(香港),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新發展理念與多黨合作高端智庫,中國陽明文化園(龍岡書院),浙江省稽山王陽明研究院承辦;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香港管理學院、貴陽龍場王陽明研究院、修文陽明文獻研究中心協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