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莊蕾)貴陽報道:7月27日,為期兩天的“返本與開新”第二屆陽明心學論壇在貴陽圓滿落幕。本屆論壇聚焦“回歸陽明心學本源、探索當代轉化路徑、推動全球文化對話”的核心目標。論壇依托陽明學堂平台,匯聚了近百位來自海內外的知名陽明文化研究學者,涵蓋港澳台地區文化界、日韓學術機構代表及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形成多元主體共研格局。

本屆論壇通過“主旨演講—龍場論道—實地考察”的三位一體交流形式,既延續了首屆論壇“學術為基、文化為脈”的傳統,又在“返本”與“開新”的雙向維度上實現突破,為陽明心學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貴州推進“陽明文化轉化運用工程”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
國際學者的參與為論壇注入了全球視野,推動了“返本開新”主題的國際拓展。來自港澳台地區及日韓的學者指出,陽明心學與西方存在主義、東方其他儒學流派存在理論共鳴,例如“主體性覺醒”、“道德自律”等核心概念。這種共鳴為陽明文化的國際傳播提供了“對話接口”,與此同時這種“返本開新”的國際對話實踐,既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球價值,又為文化自信自強提供了“學術注腳”。

在跨學科融合方面,論壇首次系統性推進陽明心學與當代哲學、倫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深度對話。哲學領域的學者將陽明“心即理”與當代心靈哲學中的“現象意識”理論進行對照,發現兩者在“主體性覺醒”層面存在理論共鳴,為陽明心學的哲學解釋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倫理學專家則聚焦“致良知”與現代道德建設的關聯,通過實證研究提出“內在道德自覺”的可操作性路徑。在教育學方向,論壇中有學者提出要推進陽明心學融入中小學德育課程的實踐,為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可複制的樣本。
未來,論壇將繼續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宗旨,推動陽明心學從“學術殿堂”走向“社會生活”,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陽明樣本”,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注入“陽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