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國福利會托兒所代表團一行六人蒞臨訪問香港西區婦女福利會幼稚園。此次交流活動不僅為滬港兩地學前教育領域搭建了溝通橋樑,更為雙方聯合教研、探索育人新路徑奠定了堅實基礎。

香港西區婦女福利會幼稚園始終堅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兒童為本、全人教育”的辦學使命,通過德、智、體、群、美五育並舉,為孩子們打造多元化的學習環境。園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親子閱讀、戲劇表演等,旨在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和表達能力。香港西區婦女福利會幼稚園作為社會服務機構營運的長全日制幼稚園,不僅提供高品質的教育,還兼顧支援雙職家長和基層家庭的社會功能,體現了強烈的社會使命感。
中國福利會托兒所,由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國家名譽主席、中國福利會創始人宋慶齡女士親手創辦于1950年。70多年來,遵循宋慶齡“願小樹苗健康成長”的教育期許和“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兒童”的工作要求,積極探索營養膳食、科學育兒、嬰幼稚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逐漸形成了以營養為特色,以保健為基礎,保教結合,身心並舉的健康教育模式,構建了1-6歲早期教育全程化的辦學格局。
香港西區婦女幼稚園的小朋友們為來賓們帶來了精彩的表演。他們演唱了《祖國是我家》和《港灣起跑線》兩首歌曲。其中,《祖國是我家》改編自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曲,由港區人大代表鄺美雲主唱,傳達了濃厚的愛國情感;《港灣起跑線》則鼓勵孩子們勇於突破,成為愛國愛港的新一代。中國福利會托兒所副所長胡麗嬰女士表示,教師代表們既為孩子們的可愛演出深深感動,也切實感受到了滬港兩地在教育領域同心同向的深厚聯結。

表演結束後,幼稚園向代表團致送了帶有“福”字的紀念品。中國福利會托兒所與香港西區婦女福利會幼稚園,名字中都帶有一個“福”字。這個“福”,是連接兩地幼教事業的同心結,是共築育人夢的暖心橋。
在溫志倫校長的帶領下,代表團參觀了校園,並與幼稚園的教師們進行了深入的互動交流。雙方表示,希望以此次訪問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聯繫,確定校際合作事宜,共同分享教學理念和方法,推動學前教育的發展。此次中國福利會托兒所代表團的訪問,為滬港兩地學前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有利於雙方在教育實踐中相互借鑒,共同為國家的新一代孩子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