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堂田家炳中學:“遊學神州”北京研學隨感-紫荊網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遊學神州”北京研學隨感

日期:2025-01-14 來源:紫荊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2024年12月27日至31日,第七屆“紫荊杯”全港中小學生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知識競賽中學組獲勝隊伍共六組師生前往北京參加“遊學神州”研學交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們用文字記憶下充實的行程,滿載而歸。本期刊登仁愛堂田家炳中學的同學投稿,以饗讀者。

張子進:知識與法治的啟迪之旅

北京五日研學團中的一大亮點是參觀北京大學和全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這讓我對教育與法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對自己的未來規劃產生了新的啟發。

北京大學作為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其悠久的歷史與濃厚的學術氛圍深深吸引了我。在校園內,我參觀了未名湖與博雅塔,這些標誌性建築充滿了文化底蘊,讓我感受到北大作為知識殿堂的魅力。我們還有幸聽取了一位教授的講座,他分享了北大的教育理念與學術精神。這次參觀讓我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嚮往,也讓我更加明白,知識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我暗自下定決心,要更加努力學習,爭取未來能夠進入這樣的學府深造。

而參觀全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則讓我對法治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認識。講解員通過一系列案例,向我們展示了法律在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中的關鍵作用。我們還參與了一場模擬法庭的活動,親身體驗了法律程序的嚴謹與公正。這次活動讓我明白,法治不僅是法律的體現,更是一種價值觀與精神。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從小培養法治意識,懂得尊重規則與他人的權利。

這次研學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與法治是社會進步的基石。只有通過教育,我們才能提升個人素質;只有通過法治,我們才能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這次經歷將激勵我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不斷追求知識,並以法律為準繩,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圖1
圖2

周家樂:古老文化的自然之美

在北京五日研學團中,攀登八達嶺長城與參觀天壇公園讓我感受到自然與歷史的完美融合。這些古老的建築與大自然交相輝映,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工程技術的偉大,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中國文化中對自然的尊重與熱愛。

八達嶺長城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防禦工程的傑作。當我站在長城上,極目遠眺,蜿蜒的城牆如同一條巨龍盤踞在崇山峻嶺之間,氣勢恢宏。攀登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古人修建長城的艱辛與智慧。長城的每一塊磚石都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霜雨雪,但它依然屹立不倒,彷彿在向每一位參觀者訴說著歷史的故事。導遊告訴我們,修建長城不僅是為了抵禦外敵,更是為了保護人民的家園。這讓我深刻明白,長城不僅是一道物理屏障,更象徵著中華民族的頑強精神與團結力量。

圖3

而天壇公園則展現了古人對自然與宇宙的敬畏之心。天壇作為古代皇帝祭天的場所,其設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圓形的祈年殿與方形的圓丘壇,分別象徵著天圓地方的宇宙觀。當我站在祈年殿前,仰望這座精美的建築時,不禁為古代建築師的巧思讚嘆。天壇周圍的公園內,參天的古樹與寧靜的環境讓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與美好。漫步其中,我的內心感到無比平靜,彷彿與自然融為一體。

這次旅程讓我深刻體會到,歷史與自然密不可分。古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而我們作為新一代,不僅要欣賞這些遺產的美,更要努力保護它們,讓它們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持續發揮價值。

圖4

陳嘉傲:“國粹”京劇的魅力與傳承

在此次北京研學團中,觀看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學生表演的京劇,成為我最難忘的一段經歷。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其獨特的音樂、唱腔、服飾與舞蹈,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儘管這些學生還在學習階段,但他們的表演已經展現出極高的專業水準。他們精湛的表演與投入的態度深深感染了我,讓我對京劇這門古老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次觀看表演也讓我對京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京劇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段唱詞都充滿了藝術的規範性與象徵意義。例如,臉譜的色彩和圖案寓意著人物的性格與命運,生旦淨丑的角色分類則反映了中國戲劇的精細分工。京劇不僅是一種視覺與聽覺的享受,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每一場表演的背後,都凝聚著表演者的努力與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參觀故宮博物院時,那些氣勢恢宏的宮殿建築、精美的文物藏品讓我彷彿走進了幾百年前的皇宮生活。故宮不僅是一座建築奇蹟,更是一個蘊含深厚文化內涵的博物館。無論是畫作還是戲劇,它們都以不同的形式承載著對歷史與文化的詮釋和記錄。這種跨領域的文化表達令我驚嘆,也讓我意識到藝術的多樣性如何共同構建了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

然而,這次經歷也讓我反思,如何讓京劇這門傳統藝術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揚光大。隨著社會的進步,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似乎越來越少,但這些學生的努力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傳統與現代並不衝突,而是可以相輔相成。

這次研學活動讓我更加珍惜傳統文化的價值,也讓我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作為新一代,我們應該努力了解、傳承並創新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讓它們在未來的世界中繼續閃耀。

圖5

何灝程:古人智慧的現代回響

北京五日研學團中,參觀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孔廟和國子監的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厚重與歷史的偉大。作為中國古代皇宮的故宮,不僅是一座建築藝術的瑰寶,更是數百年歷史的見證。當我站在午門前,望著金碧輝煌的宮殿建築群,心中感到無比震撼。故宮的每一座宮殿都承載著歷史的印記,從皇帝的御座到珍藏的書畫,每一件展品都彷彿在向我訴說著過去的故事。其中,乾清宮內的“正大光明”匾額,讓我思考著古代帝王治國的理念,也讓我反思現代社會中我們如何繼承這些優秀的文化價值。

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則從更廣闊的視角讓我認識到中國文明的博大精深。從遠古的甲骨文到近現代的改革開放,博物館的展品系統地梳理了中華民族的發展脈絡。展館內,一件青銅器“四羊方尊”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精美的紋飾與複雜的工藝讓我對古代工匠的智慧心生敬佩。這些文物不僅是歷史的載體,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紐帶。

此外,孔廟和國子監的參觀讓我對中國古代的教育思想有了新的認識。作為紀念孔子的場所,孔廟體現了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中的重要地位,而國子監則作為古代最高學府,展示了古人對教育的重視。我特別對“石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刻在石碑上的經文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方式,更是古代教育的象徵。相比現代的教育體系,這些古老的學術理念讓我更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激勵我在未來更加努力。

這次文化之旅讓我明白,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的記錄,更是我們理解現在、展望未來的重要基石。我們應該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文化遺產,學習古人的智慧,並思考如何將這些文化價值融入我們的現代生活中。

圖6

(原載於《知識》1月刊,標題為編者擬。)

來源:紫荊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王志傑 校對:但紅玲 監製:廖國良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舉行2025年新春招待會
我國新發現一顆彗星
李家超:香港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輝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發表2025年新春致辭
打開看看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