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副刊|合歡記

生活副刊|合歡記

日期:2024-08-29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酸棗小孩

有人在朋友圈曬合歡花,淡粉色的花朵,細絲絨絨,仿佛一小團一小團飄渺的夢,安靜地盛開於熙熙攘攘的人世間。

看見此花,便心生歡喜。這是攝影者的解說詞。

後來讀張宗子《此岸的蟬聲》,裏面有一篇寫合歡的,才知道合歡又叫馬纓花——《門前一樹馬纓花》,這是文章的題目。題目取自一首“存疑待考”詩。詩裏講述的是古代文人那種套路化又撲朔迷離的豔遇。我且不管原詩究竟是“紫荊花”還是“馬纓花”,豔遇對象是民女,仙女,還是妓女。——我欣喜的是合歡的別名也如此好聽。

張宗子識得馬纓花源於他中學時候讀《聊齋志異》,而我認識馬纓花也是在中學時候,可是我卻是在很多年後才知道它的名字叫合歡。這種感覺就像你和一個人神交已久,卻對他的姓名身世一無所知一樣。

合歡樹據說是北方地域常見喬木,然而於我卻是不常見的。除了中學時代見過的那株,後來在我居住的城市裏又見過一株。這株合歡樹生長在一幢樓房的一樓院子裏。院子大而寬敞,養著一方小小的池塘,一座小小的假山,還有一株石榴樹,一株合歡樹。姐姐家住在三樓,站在她家陽台往外看,正好能看到這株合歡樹。合歡樹正在開花,粉絲絨絨的馬纓狀的花絮,綻放在那段夏日庸常的光陰裏。

那個時候我已經知道它叫合歡了。最初在鄉間見到它時,心裏想當然把它當成榕樹。因為課本裏有一篇文章《故鄉的榕樹》,榕樹生於南方,“蒼老蓊鬱”,我眼前這棵陌生奇特的樹也是樹冠高大,枝葉繁茂,看年齡也不小了。說不定它就是移居北地的一株南方樹種呢。

在這株合歡樹的整個花期,我每天下午都故意繞路放學,就是為了從它的身邊經過,駐足看一看它。有一次放學晚了,我看到它時,它的羽毛狀的葉子已經在黃昏的餘光裏悄然合攏起來,這也是我從未見到過的一種奇異景象。

鄉間是沒有含羞草的,而且含羞草再怎麼努力,長大了也不會變成合歡樹。史鐵生的《合歡樹》也是後來長大後讀到的,他在文章裏寫到她母親偶然挖了一棵含羞草回去,後來竟然長成了一棵高大的合歡樹——她把合歡樹的幼苗錯當成含羞草了。當母親的合歡樹長大到開花的年齡時,他竟然再也無法看到了。

很多年後,當我再次從那條田間小路經過,記憶裏的合歡樹也不見了。眼前是一片無遮無攔的綠色曠野,不能引人一絲遐想。

一個人,一株樹,大的悲痛,小的哀傷,雖有區別,其靈魂深處是一樣的吧!生命初始的心生歡喜,怎抵得過曲終人散的無限悲涼呢。然而,我卻永遠忘不掉第一次見到合歡花時,心裏陡然而生的喜悅之情。

在夕陽的餘暉裏,一個鄉村少年與一種美好事物的邂逅,是多麼漫不經心而又驚心動魄。他沿著鄉間小路,一步步走向它,然後凝視著它。那一樹淡粉色的花朵,細絲絨絨,仿佛一小團一小團飄渺的幻夢,靜悄悄地潛入了他的心底。

來源:《港紙》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趙欣 校對:李博揚 監製:連振海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