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在各區積極打造海濱空間,並引入形式各異的主題區,令各區海濱更具吸引力。位於中西區海濱長廊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一段,自開放以來深受遊客及市民歡迎,假日不少家庭選擇在該處聚會。為響應政府提出“海濱共享空間”,讓海濱變得多元化,有中西區區議員於區議會會議上建議在該段海濱長廊引入水上活動區,如水上單車、獨木舟等,以吸引更多市民留在區內活動及消費。當局則表示對有關建議曾作初步審視,惟因安全性考量,需要進一步研究。

冀帶來更多元化海濱
中西區區議員葉亦楠接受《港紙》訪問時表示,現時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一段只有兒童遊樂場及長者運動設施。另有四個已修整的碼頭,過往也曾經舉辦一些活動,如電影分享會或音樂表演等活動,獲不少市民參與。
葉亦楠認為﹕“現時四個碼頭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若可以透過防波堤或其他設施,把該處改造成一處較平靜的海面,相信可以較安全地進行水上單車、獨木舟等活動。甚至可以參考海上舞台及燈飾裝置,塑造一些新地標,吸引更多遊客到區內走走,帶動區內經濟發展。”
中西區區議員呂鴻賓表示,經多年的努力,現時中西區海濱長廊成功打通成較完整的一段,受市民及遊客歡迎,使用率極高。他支持更多元化地善用海濱空間,吸引更多遊客關注。“雖然明白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一段對出有船隻或高速船行駛,但希望相關部門多作研究,在解決安全隱憂的前提下,為居民及遊客帶來更多元化的海濱。”呂鴻賓說。
中西區區議員胡汶軒也表示,除了考慮在海濱進行水上活動外,希望部分海濱地域也可改建,增值海濱價值。他認為可參考上海市金山濱海及東京臨海副都心等地區建設。胡汶軒說:“第一,是制定流動藝術空間,讓藝術家在海濱旁邊設計和展覽;其次,可撥出一小片空間,提供青年進行一些舞蹈,或音樂相關的街頭表演場地;其三,設立互動性強的小型博物館展覽,展示地區歷史相關故事。希望政府可以考慮多元化選項,讓海濱有更多價值。”
中西區區議員王倩雯則建議,對於現時中西區海濱的優化建議,需注意考量整體設計的連貫性。此外,若水上經濟有一定危險性,會否考量改為季節性或短期性的夏日祭水上活動。王倩雯說:“因為見到其他區的市民反應都非常好,政府可進一步考慮這類型的季節性活動。”
船隻主要航道 湧浪構成隱憂
針對上述建議,發展局回應指,在優化海濱整體政策上,政府一直與海濱事務委員會合作,憑著“段段有特色”的海濱發展理念,致力在港島北岸以及其他維港海濱地帶提供多元海濱設施和開拓優質海濱空間,預計於2025年第二季完工的西營盤東邊街北的休憩用地,設施也將體現親水元素,提供玩沙區、嬉水區等多元化特色休閒設施,亦將設有觀景台提供較高位置讓市民飽覽維港景色。


海事處回應則指出,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段海濱長廊鄰近的南航道海上交通繁忙。南航道與海濱長廊岸壁最近距離只有約130米,加上有大量高速船及來往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的貨船會使用南航道,船隻行駛時產生的湧浪可能會對其他在附近進行水上活動的人士,例如使用水上單車、獨木舟的市民構成危險。
就會否考慮在海濱長廊引入水上活動區的建議,康文署表示曾作初步審視。惟現時海濱長廊範圍以外,面向的開放水域是機動船隻,包括遠洋船、內河船、本地拖躉、小輪渡輪及高速客輪等,進出維多利亞港的主要航道,海上交通非常繁忙。船隻航行時引起的湧浪會沖向海堤,對沿岸進行水上活動人士構成危險,在考慮公眾水上安全的前題下,不適宜在這水流湍急和交通繁忙水域進行康樂及休閒的水上活動。
康文署表示已了解有關議員在海濱長廊引入新元素的意見,並會不時檢視海濱長廊的使用情況,以便適時制定合適的計劃及爭取資源以進行設施優化工程,為市民帶來更優質的康樂設施。
來源:《港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