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韓子勇 高琰鑫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五個國家文化公園涉及30個省區市,是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價值的國家文化空間,體現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特徵,展示中華文明魅力、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
政策支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歷程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提出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2019年12月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2021年8月8日,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2022年1月,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正式啟動;2022年10月,二十大報告提出“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2023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2023年9月,《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實施方案》印發。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於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高度重視,為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多元一體: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布局情況
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五個國家文化公園涉及30個省區市,具有整體性、系統性、創新性的特徵,堪稱國家級歷史文脈和精神象徵,體現了中華精神構造、中國歷史足跡,代表了中華民族文化生成、發展的區系、軌跡和線索,這些偉大的文化空間,集中體現出“多元”之“一體”。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縱到底、橫到邊,每一筆都刻在中華民族的靈魂血脈裡。縱橫交織的中華足跡,是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價值的國家文化空間。
長城,自春秋戰國(公元前 7世紀)至明末(公元 17 世紀),歷經 2,000 多年的持續營造,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公里,是人類持續時間最長、歷史空間尺度最大的一項歷史文化遺產。“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內外是故鄉”,長城協調了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推動了中華民族的融合,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範圍,包括戰國、秦、漢長城,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西夏、遼具備長城特徵的防禦體系,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15個省區市。這一宏大的規劃布局充分體現了長城作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和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在中華文明史和中華傳統文化發展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與地位。在總體空間格局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充分考慮各時代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地域的空間分布特徵、歷史文化科學價值、景觀遊覽價值、保存完整性和規模豐度以及開放利用程度等要素,按照“核心點段支撐、線性廊道牽引、區域連片整合、形象整體展示”的原則,以明長城為主線,串聯沿線各類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自然生態、歷史文化資源點,營造差異化的特色主題,全面展示長城的文化景觀和文化生態價值,圍繞“萬里長城”形象標識,形成“1帶、18段、26區、多點”的總體空間格局。
大運河,具有2,500多年歷史,中國大運河的開鑿始於公元前 5 世紀,全長近3,200公里。溝通南北、互濟江河,這條人工開鑿的大運河突出體現了中華文明改天換地的創造力,不僅是中國古代社會治水、用水的最高典範,也是同類世界文化遺產中開鑿時間最長、使用時間最長、里程最長的一條運河,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人工水道。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範圍,包括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等10個河段,涉及北京、天津等8個省市。其規劃布局充分體現了大運河作為中華文明南北交融的重要紐帶和文化象徵的地位和價值。在空間布局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按照“河為線,城為珠,珠串線,線帶面”的思路,圍繞大運河沿線8省(市),優化形成一條主軸凸顯文化引領、四類分區構築空間形態、六大高地彰顯特色底蘊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總體功能布局。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一首中國革命的不朽史詩。紅軍從東南到西北,一次次衝破重重圍剿,一次次創造奇跡,長征歷時之長、規模之大、行程之遠、環境之險惡、戰鬥之慘烈,在中國乃至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範圍,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紅二方面軍(紅二、紅六軍團)、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長征途經的地區,涉及15個省(區、市),共計72個市(州)381個縣(市、區)。相關省(區、市)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可根據本地與長征密切相關的其他紅色資源分布情況,在主體建設範圍外適當延伸拓展。在空間布局上,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根據紅軍長征歷程和行軍線路,以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長征路線為軸,以紅二十五軍、紅四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二、紅六軍團)長征路線和三軍會師路線為四線,構建了“一軸四線十四篇章”的整體空間框架和敘事體系,在此基礎上,提出十五省區段各顯特色、四類主體功能區塑造空間、萬里紅路串千村帶動振興的總體布局要求。
黃河與長江皆源於青藏高原,一南一北,猶如橫臥在中華大地上的兩條巨龍,都是滋養孕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範圍包括黃河流經的青海、四川等9個省(區),以黃河幹支流流經的縣級行政區為核心區,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和黃河故道發展歷史延伸至聯繫緊密區域。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範圍綜合考慮長江幹流區域和長江經濟帶區域,涉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13個省區市。
深遠價值、重要意義:展示中華文明歷史脈絡
國家文化公園對於傳承中華文明具有深遠的價值和重要的意義,不僅是文化遺產保護的創新模式,更是展示中華文明魅力、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
國家文化公園有助於系統性保護和傳承中華文明。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和深厚的文化積澱。譬如黃河,沿線分布著二里頭、殷墟等重要遺址,是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核心地區,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中,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三晉、河洛、齊魯等地域文化,結晶出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國家文化公園通過整合特定區域內的文化資源,將分散的文物古蹟、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景觀等有機串聯,形成系統完整的文化保護體系。這種整體性保護方式不僅能夠更好地保存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還能夠展現文化遺產之間的關聯性,使人們更全面地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脈絡和精神世界。
國家文化公園為中華文明的活態傳承提供了新的平台。傳統的文物保護往往側重於靜態保護,而國家文化公園則強調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在大運河沿線,一路從北京的“燕京八絕”“兔兒爺”“面人郎”、天橋摔跤,到天津的“泥人張”“狗不理”包子、相聲時調,河北的滄州武術、吳橋雜技,再到山東的祭孔大典、仲尼古琴,河南的河圖洛書、洛陽宮燈,安徽的泗州戲等傳統戲劇,宣紙、徽筆等傳統技藝,通過設立文化展示區、傳統利用區等功能分區,國家文化公園為傳統文化的展示、體驗和傳承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文化遺產活起來,並吸引更多人參與到文化傳承中來,使中華文明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機。
國家文化公園有利於提升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國家文化公園集文化保護、展示、研究、教育、旅遊等功能於一體,能夠為公眾提供多樣化的文化體驗。河北秦皇島的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等一批博物館建成,通過運用數字化展示、VR、AR虛擬現實等現代科技手段,國家文化公園能夠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中華文明的精髓,增強其對當代人特別是青少年的吸引力。同時,國家文化公園也可以成為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國家文化公園為中華文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過整合區域內的文化資源,國家文化公園為學者們提供了更加系統、全面的研究對象。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研究將有助於我們從更宏觀的視角理解中華文明的發展規律,發掘其中蘊含的智慧。國家文化公園也可以成為文化研究的實踐基地,促進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的結合,推動中華文明研究的深入發展。
國家文化公園有助於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國家文化公園系統性地呈現了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歷史遺產,讓人民群眾能夠直觀感受中華文化的厚重與深度。長城作為中華民族愛國精神的象徵,1935年,田漢、夏衍、許幸之在長城抗戰的背景下創作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其中歌詞“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鼓舞了中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愛國熱情,到了20世紀80年代,《萬里長城永不倒》《長城長》《我的中國心》等歌曲風靡大江南北,1984年,鄧小平、習仲勳題詞“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時隔40年,2024年5月14日,習近平給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的鄉親們回信強調,“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保護好、傳承好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建設國家文化公園,能夠使公眾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磅礴力量。
(作者韓子勇係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國家文化公園專家諮詢委員會總協調人;作者高琰鑫係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