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居家運動 讓睡眠不自覺變好-紫荊網

5種居家運動 讓睡眠不自覺變好

日期:2025-03-13 來源:科普中國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2024 年發布的《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顯示,我國居民的平均睡眠時長普遍偏短,為6.75小時,有28%的人群夜間睡眠時長不超過6小時。睡眠質量也不盡如人意,超六成人的睡眠質量欠佳,甚至有 1/5 的人屬於“較差”水平(<70分)。

對於很多人來說,睡個好覺似乎已成為一種“奢侈”。不過近年來,有不少科學研究表明,抗阻運動(如深蹲、俯臥撐等力量訓練),可能是一劑改善睡眠的“天然良藥”。

圖片

抗阻運動有助於改善睡眠!

2025年1月發表在《睡眠醫學》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招募了一組存在延遲睡眠-覺醒相位障礙的男大學生,這種障礙表現為入睡時間晚、起床困難,導致睡眠時間與日常生活節奏不匹配。

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進行抗阻運動(如啞鈴訓練、深蹲等),另一組進行有氧運動(如跑步、騎自行車)。實驗持續數周,期間通過睡眠日誌、可穿戴設備等工具,記錄了他們的入睡時間、睡眠效率、深度睡眠時長和夜間覺醒次數等關鍵指標。

結果顯示,進行抗阻運動的參與者在以下方面有顯著改善:

入睡時間縮短:平均比有氧運動組快約 15~20 分鐘入睡。

睡眠效率提升:抗阻運動組的睡眠效率提高了約 10%,而有氧運動組僅提高了約5%。

深度睡眠增加:抗阻運動組的深度睡眠時長增加了約 20~30 分鐘,顯著優於有氧運動組。

研究者分析認為,抗阻運動之所以更有效,可能與其對身體和神經系統的獨特作用有關。抗阻運動通過刺激肌肉力量增長和身體恢復,不僅緩解了身體緊張,還促進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放鬆,從而更容易進入睡眠狀態。

此外,還有研究證實,抗阻運動能調節體內褪黑激素的水平(這是一種幫助調節睡眠的天然物質),同時還能減少身體的炎症反應,改善情緒,讓人感到更放鬆、更愉快。

同時,抗阻運動的效果會隨着堅持的時間越長而越明顯。不過,對於年紀較大的人來說,效果可能會稍微減弱,所以中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堅持。

總的來說,抗阻運動是一種簡單、安全又不用花太多錢的方法,不僅能讓我們睡得更好,還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好處,值得大家試一試。

這5類抗阻運動,在家就能輕鬆完成:

1.自重深蹲:雙腳與肩同寬站立,腳尖自然向前,緩慢彎曲膝蓋下蹲,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坐椅子,直到大腿幾乎與地面平行。保持背部挺直,腹部收緊,再通過下肢發力恢復站姿。

圖片

2.牆壁俯臥撐:面對牆壁站立,距離約一步,雙手與肩同寬,撐在牆上,身體呈直線。慢慢彎曲肘部,胸部靠近牆壁,再推回原位,這個動作適合力量較弱者。進階時可嘗試將牆面改為結實的桌面。

3.彈力帶划船:將彈力帶固定於結實的部位,坐在地上,雙腿伸直,腰背挺直。雙手握彈力帶兩端,逐漸將彈力帶向後拉,肘部後移擠壓肩胛骨,再緩慢放回,這個動作可以很好地鍛鍊背部肌群。

圖片

4.臀橋:仰臥躺在地面,雙膝彎曲約90度,腳掌平放,雙手置於身體兩側。緩慢擡起臀部,直到肩膀、髖部、膝蓋形成直線,在頂點收緊臀部和腰腹,保持1~2秒後緩慢放下。

圖片5.啞鈴推肩(可用水瓶替代):坐或站立,雙手持啞鈴或水瓶舉至肩高,掌心向前,向上推至頭頂直至肘部最終伸直,緩慢放下,這個動作改善肩頸緊張。加強上肢的肌肉力量。

圖片

當然,在進行以上動作訓練之前,一定要先對自己的身體有所評估,如果有異常的情況,一定要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睡眠問題,我們並非無解,綜上所述,抗阻運動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和多重健康收益,成為改善睡眠的不二之選。科學研究已證實,每周3次、每次20分鐘的家庭鍛鍊,足以啟動“睡眠優化”的良性循環。

來源:科普中國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李天源 監製:姚潤澤
海南自貿港向全球夥伴提出“五個聯通”倡議
李家超抵海南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
何立峰會見美國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提案交辦會在京召開 石泰峰講話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