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寫字的人大腦正在退化!拿筆寫字比手機打字強在哪?-紫荊網

長期不寫字的人大腦正在退化!拿筆寫字比手機打字強在哪?

日期:2025-03-24 來源:健康時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你有多久沒有拿筆寫字了?現在大家都習慣用手機或電腦打字,打字已成為我們書面交流的主要方式。不過,這種轉變對大腦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拿筆寫字VS手機打字,

對大腦有啥影響?

2025年《生命》(Life)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探究了手寫和打字對大腦的影響。結果顯示:

手寫:手寫激活了涉及運動、感覺和認知處理的更廣泛的大腦區域網絡;

打字:打字則佔用更少的神經迴路,從而導致更多的被動認知參與。

研究指出,手寫通過精細的筆畫運動,激活了處理觸覺反饋和運動控制的感覺運動皮層,以及用於識別字母的視覺區域。這種多感官整合過程不僅增強了記憶和語言相關區域的神經活動,還促進了大腦的深度認知參與。

相比之下,打字依賴於手指在鍵盤上的重複移動,雖然也激活了運動區域,但缺乏手寫所需的複雜感覺-運動整合,因此對語言和記憶相關區域的激活較少。

儘管打字在速度和便利性方面具有優勢,但手寫在學習和記憶效果上表現得更為出色。正如大家常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除了用筆寫字外,生活中還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小習慣有助於鍛鍊大腦呢?

7個鍛鍊大腦的習慣,

建議經常做

1、經常做家務

2021年一項發佈於《英國醫學雜志開放版》的研究證實,與很少做家務的人相比,常常做家務的人認知得分更高。重度勞動者的注意力得分較他人高14%左右,輕度勞動者的記憶力得分則高出8%~12%。這說明家務勞動有益於記憶清晰、注意力持續。

2、動一動舌頭

江西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醫師涂懷軍2024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介紹,鍛鍊舌頭可以間接刺激腦部和面部的神經,從而減緩大腦萎縮,同時防止面部神經、肌肉的老化。

(1)吐舌頭:舌尖向前儘量伸出,使舌根有拉伸的感覺,然後收回捲起,反覆進行。每次練習10次。通過舌頭的伸縮運動,可以拉伸舌根及周圍的肌肉群,間接刺激與舌頭相連的神經,進而對腦部產生積極影響。

(2)轉舌頭:讓舌頭在口腔內,慢慢地以最大範圍順時針轉10圈,然後再逆時針轉10圈。這種旋轉運動可以全方位地鍛鍊舌頭及其周圍的肌肉群,增加舌頭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同時對腦部產生全面的刺激作用。

(3)舌頭舔牙齒:將舌尖輕輕抵住上齶10秒,然後依次抵住上齒外側、下齒外側、下齒內側各10秒。這個動作不僅可以鍛鍊舌頭的精細動作能力,還可以通過與牙齒的接觸刺激口腔內的神經末梢,進而對腦部產生積極影響。上述舌頭運動一般建議早晚各做一次,以形成固定的鍛鍊習慣。

3、做做手指操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長蘆文博在 《人民名醫》 直播節目中介紹,通過“切土豆”手指操鍛鍊,充分刺激神經,增強腦功能,延緩腦細胞的老化。

4、打牌打麻將

2014年《美國老年精神病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對比了打麻將和其他常見活動(如太極、做手工)對大腦認知功能的影響。結果顯示,與做手工組對比,打麻將組老人的認知能力明顯延緩,而太極組老人也有進步,但效果不如打麻將組。不過,打麻將也要適度,注意勞逸結合。

5、經常聊聊天

經常出去社交,多和大家聊聊天,對大腦也有好處。2024年發表在《阿爾茨海默病與失智症》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社交活動多的人,得癡呆的年紀比社交活動少的人晚了將近5年。

常見的社交活動有:去餐館吃飯、參加體育活動、玩填格子遊戲、參加一日遊或夜遊、做社區當志願者、去朋友家玩或者拜訪親戚等等。

6、練練倒着走

2019年《步態和姿勢》刊發的一項研究發現,倒走可以改善認知功能、本體感覺和空間意識。倒走時,對非視覺信息的高度依賴可以激活大腦中與空間感知和運動規劃相關的區域,從而提升認知功能和空間意識。

7、常看書閱讀

大腦是一個用進廢退的器官,經常用腦會使腦血管多處呈擴張狀態,腦組織有足夠的血液、營養供給,從而為延緩大腦衰老提供了物質基礎。

所以,如果想讓自己的大腦老得慢一些,就要記住“多用腦”!堅持看書學習、多與人交流、經常理財、下棋等都是很好的辦法,可以讓大腦經常動起來。

來源:健康時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羅懿 校對:馬又清 監製:黎知明
港澳平:多行不義必自斃——美國對港惡行自取其辱反噬其身
不棄生死,必達使命!特區救援隊分享緬甸搜救行動背後故事
哈佛大學就聯邦經費遭凍結起訴特朗普政府
盛事來港!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總決賽2025將於12月在香港舉行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