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環“海味街”擬翻新美化 倡辦“海味節”“中藥節”振興旅遊-紫荊網

上環“海味街”擬翻新美化 倡辦“海味節”“中藥節”振興旅遊

日期:2025-04-25 來源:地區報《港紙》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早於19世紀香港開埠不久,上環便發展成重要華人商業區。其中現時“海味街”的範圍陸續開設了許多海味店售賣鮑參翅肚,並一直經營至今。另一方面,該處也開設不少相似或相關的行業,例如鹹魚、魚翅、麻包袋及蘆葦桿的加工工場,讓上環塑造了“老香港”的旅遊特色,具備多條“聞名已久”的主題街道,包括俗稱“海味街”、“蔘茸燕窩街”及“藥材街”等。惟現時“海味街”因設施老舊漸失吸引力。

標明可過關商品種類 減少消費顧慮

中西區區議員張嘉恩建議,全面優化區內特色街道(如海味街)的硬件設施及旅遊配套。她指出,現有特色路牌、欄杆等設施因年久失修,出現損壞或老舊問題,建議政府統一整修,並融入更鮮明的設計元素(如結合海味等圖案),以突顯街道特色。

此外,張嘉恩提到,旅客常因不清楚海味產品出入境規定而卻步,建議在街道設置清晰指引,標明可攜帶過關的商品種類,減少消費顧慮。她亦提倡舉辦“海味節”“中藥節”等活動,結合文化導賞,重振“老香港”特色旅遊,帶動經濟及年輕人流;並與非政府組織(NGO)合作,增設文化導賞團,串聯“文武廟”等周邊景點,吸引本地居民及遊客深入認識地區歷史,帶動商業活動。

店東冀加強宣傳

有海味街店舖東主向《港紙》記者表示,希望當局可以在干諾道西及永樂街一帶空置位置,擺放一些宣傳板,介紹一些百年老店歷史或一些商品特色。對於推廣海味街,該名店東表示﹕“當然支持啦!依家生意難做呀!”

另一名到上環購買蔘茸海味的林女士也表示,十分支持推廣“海味街”。她表示,過往小時候是父母帶她到此購買海味,當時十分熱鬧興旺,反觀近幾年“海味街”日漸式微,希望政府幫助推動重振這條具歷史文化意義的街道。

來源:地區報《港紙》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郭孟琦 校對:孫藝寧 監製:連振海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