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作為內地對港貨物貿易主通道,深圳口岸正以更高效的通關體系書寫深港融合新局面。據深圳海關統計,香港回歸28年來,內地與香港貨物貿易值從1997年的4208.7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至2024年的2.2萬億元,貿易規模增長4.2倍,年均增長6.3%。2025年前5個月,經深圳口岸的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達6502.4億元,同比增長6.5%,佔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近七成。
這份亮眼數據背後,是深圳海關連續6年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的持續發力。近日,該關在海關總署統一部署下,再次啟動2025 年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推出了包含5個方面24條服務舉措,接續營造更加暢通高效、協調透明的深港口岸營商環境。
今年5月,全國首票在“單一窗口”標準版申報進口的“一單兩報”貨物經深圳灣海關快速驗放後順利進境,企業在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使用“一單兩報”功能提交原始艙單申報信息後,可以一次性完成內地公路艙單和香港道路貨物資料的申報工作。
“此次上線,意味着內港公路艙單‘一單兩報’功能實現進、出口全覆蓋。近年來,深圳海關積極推進強化深港跨境貿易‘軟聯通’,通過創新監管模式、推動規則機制銜接,不斷提升通關效率。”深圳海關綜合業務處通關管理科科長元騰智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