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72小時後,西藏定日災區群眾安置情況如何?-紫荊網

地震72小時後,西藏定日災區群眾安置情況如何?

日期:2025-01-10 來源:新华社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距離1月7日9時5分西藏定日發生6.8級地震,已過去72小時。

地震發生當日,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指示;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會議強調,現在抗震救災工作處在關鍵階段,不能有絲毫鬆懈。

災情牽動全國人民。圍繞72小時後的公眾關切,記者在多個受災嚴重的鄉鎮、村莊安置點進行探訪調查。

物資保障和醫療救治情況如何?

目前,第一輪全範圍搜救工作已告一段落,救援搜救工作已轉為災民安置和災後重建。

在地震中,西藏定日、拉孜、薩迦、薩嘎、定結5個縣26個鄉鎮206個村(社區)受到波及,約6.15萬名群眾不同程度受災。經過前一階段的努力,目前救援力量克服高寒缺氧困難,抗震救災總體順利。

——地震災區共設置224個安置點,安置人員4.75萬人。

——地震損壞路段在最短時間內搶通,到8日,定日縣G318、G219、S516重要幹線公路和縣鄉道均能保障通行。

——通信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8日2時、9時、11時許,電信、聯通、移動分別搶通最後一個基站,地震災區鄉村通信網絡服務逐步搶通恢復。

——電力供應逐漸恢復,目前電網供電能力已基本恢復至震前水平。

图片
1月9日,救援人員在拉孜縣拉孜鎮措布村卸載救災物資。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在從定日縣城到長所鄉的道路上,記者看到,僅掛着“西藏山南”字樣的大卡車,半小時就經過了40多輛,車上裝滿木柴、牛糞等保障受災群眾過冬的燃料。

截至1月9日9時,已累計收治傷員337名,經救治後出院246名,仍在院接受治療91名,其中輕症72名,重症19名。醫療救治工作正逐步從應急救治轉向規範治療。

在定日縣塘仁村臨時醫療點的帳篷裡,簡易牀邊擺放着常用的感冒藥、退燒藥等各類藥品。正在整理藥品的駐點醫生次卓瑪告訴記者,現在許多村裏的安置點都有包村醫生,可以及時處理災區群眾的常見疾病。

在措果鄉野江村,西藏阜康醫院支援的駐點醫生曾浩說,目前醫療點已經可以提供基本的感冒、頭痛、胃病等治療藥物,“之前有孕婦篩查出感冒,我們現在也有了可以給她吃的藥;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輛流動的B超車。”

10日,各級應急救援、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幹警、部隊官兵和社會應急救援力量有序開展搭建、搬遷和廢墟清理工作,醫療衛生人員對安置點進行了消殺和藥物補給。

如何克服高海拔嚴寒低溫困難?

地震災區高原缺氧、低溫嚴寒。做好受災群眾安置工作,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是下一步抗震救災工作的重點。

1月8日,在日喀則市定日縣措果鄉雪珠村安置點,救援人員幫助受災群眾搭建帳篷。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據西藏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副廳長郝濤介紹,在國家及社會各界支援下,受災群眾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搭建帳篷12730個,安裝加熱設施12043個;緊急調運援藏毛毯、取暖器、食品、藥品等物品共61.2萬件。

10日凌晨3時,在定日地震受災最嚴重的長所鄉古榮村,村廣場上15頂帳篷內外燈火通明。37歲的達瓦頓珠正在給爐子添火。他告訴記者,政府發放了帳篷、被褥和爐子。生起火,很快就暖和起來,帳篷裡的溫度有二十三四度。

據了解,目前古榮村受災群眾的吃飯、取暖問題都得到有效解決。除了軍用被褥,他們還領到了羊絨制的藏式毯子,每個人都能蓋一兩條,一旁的火爐中火苗跳動。

10日凌晨4時,在措果鄉的安置點上,西藏軍區某部隊正在卸載急需物資。

“我們運來4000斤蔬菜、1000斤牛羊肉,可以供這個安置點100多人一週之需。”戰士李建平告訴記者,後續還將繼續加大供給,讓受災群眾能吃上熱騰騰的飯,住進溫暖的帳篷,確保大家溫暖過冬。

中建八局二公司黨群部負責人劉敏正在指揮搭建摺疊箱房。她說,地震後,公司立即聯繫拉薩的板房生產企業,連夜加工出40套摺疊箱房,無償捐贈給受災群眾。

記者看到,這一批暖白色的摺疊箱房為整體結構設計,所有拼接處採用咬合式設計,密封保溫性能好,一級防火、抗震、防風、防漏雨。

古榮村村民卓瑪次仁說:“地震發生後,政府很快就給我們發了各類物資,沒想到能那麼快搬進板房,有房子肯定住得更舒服。”

災區的牲畜也有了保障。記者在村裏看到,救災物資還包括一捆捆牧草。一頭頭小犛牛圍着牧草堆,肚子吃得圓鼓鼓的,不時發出哞哞的叫聲。

迴歸正常生活將在哪些方面加力?

記者在震中多個安置點看到,目前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取暖的食品、火爐等物資已全面發放,一些安置點還發放了婦女衛生用品、嬰幼兒用品和兒童衣物等。有幹部表示,未來將繼續關注婦女、兒童和老人的需要。

图片
  1月8日,在日喀則市定日縣措果鄉塘仁村地震災後安置點,工作人員向孩子們贈送玩偶熊。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記者9日、10日走訪多個震中安置點看到,一些安置點已經用上電燈和電取暖器,但也有部分村莊還存在電壓不穩等情況。

震中鄉鎮電網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電力維修團隊正在加緊搶修。“所有帳篷都要通電,每個安置點平均要拉80個以上的新點位。我們都在加班加點,希望能儘快保障所有災區群眾用電。”電力維修團隊工作人員說。

8日,隨着影響最嚴重的長所鄉、措果鄉、曲洛鄉3個鄉政府恢復供電,定日縣用電負荷已恢復到震前水平。

一些受災群眾期盼儘快穩定居住環境、推出重建方案。

“很多東西都在原來的房子裡,但不能住人。”野江村的塔覺期待能住進板房。古榮村一名村民表示,想儘快有一個穩定的住所,建築質量也要能保障安全。

10日,記者在位於震中的措果鄉、長所鄉看到,當地部分安置點已完成板房選址,一些材料已陸續到達安置點。在古榮村,板房搭建已基本接近尾聲,首批群眾下午已經入住。

在措果鄉,雪珠村村民向記者展示了自家垮塌房屋和被砸車輛的照片。“很想儘快了解下一步的重建方案是什麼樣,能讓生活恢復正常。”“現在安置點群眾的基本生活已經有了初步保障,我們希望能儘快推進對村民房屋的處置和重建工作。”長所鄉一名駐村幹部說。

來源:新华社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博揚 校對:劉雨桐 監製:姚潤澤
李家超:2025年香港將好事連連
保安局專責小組在泰國開展跟進工作 泰國政府承諾盡力營救被拐港人
李家超:明日起 持特區護照訪沙特指定口岸可落地簽證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打開看看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