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機構今日(3月11日)宣布,將於2025年4月1日推行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現場直播終審法院實質上訴案件的法庭程序。首兩宗作現場直播的終審法院案件將於今年4月1日和7日進行聆訊。
司法機構表示,司法公開是維持公眾對司法制度的信心及維護法治的基本原則。在維護司法公義這個凌駕性考慮因素的大前提下,在法院大樓外現場直播司法程序可增加法庭程序的透明度及加強公眾對司法程序的信心。
另外,須保障兒童或精神不健全的成年人的權益、維護私隱、商業秘密或商業機密等的案件;及與國家安全有關的訴訟、備受矚目的公共秩序案件或受高度政治關注的案件,不會作直播。
司法機構解釋,此安排旨在維持在法庭內的應有行為舉止,避免對訴訟人和律師造成過大壓力,以及維護司法公正和公義。儘管如此,除非終審法院另有指示,這些案件的聆訊仍會向公眾開放,公眾人士仍可一如以往親身出席聆訊。
在先導計劃下,司法機構將會透過自家平台進行現場直播,取代之前四次試行直播的外判安排,目的是確保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使用公共資源。司法機構完成先導計劃後會進行檢討,並擬訂在法院大樓外現場直播法庭程序的長遠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