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登錄
賬號設置
退出登錄
下載APP
繁
简
首頁
資訊
視頻
時評
財經
創科
法治
文體
教育
健康
社會
任免
專欄
網刊
專題
紫荆
>
專欄
>
名家
>
劉瀾昌
劉瀾昌
0關註
+關註
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高級副總裁兼亞視新聞總監,現為鳳凰衛視高級政治顧問,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他的文章
@ 劉瀾昌:從釣魚島態勢變化想起香港保釣,想起了弱國無外交……
2020-11-28
0
0
文/劉瀾昌中國外長王毅訪日成功,達成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筆者當時認為尤為不易。特別是中日明確下月舉行新一輪中日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強化兩國外交主管部門和海上執法部門之間溝通交流,爭取年內開通兩國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直通電話,雙方都決心加強風險管控,增進安全互信。無疑,這是針對釣魚島的糾紛。筆者當時就想,中日當局能達成如此共識,都是明白共同利益之所在,決心不讓分歧影響合作。筆者認為,這是對各種反華勢力一擊,特朗普自不待說,拜登執政團體也暗暗叫苦,更是打臉蔡英文,她的駐日代表謝長廷要可能要被克。不過,當時相信日本的右翼不會輕易甘休。果然,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27日的記者會就被責疑太軟弱,沒有在24日與王毅聯合記者會上即時反駁王毅有關中國對釣魚島主權的主張。茂木對責疑表示重申了日本的“立場和想法”。茂木還說,“尖閣諸島目前有效控制著,根本不存在應解決的主權問題。”其實,茂木的說法,是“安慰”日本內部民眾。但是,事實是另一個樣子,否則日本為何老要和中國建立海上聯絡機制呢?前不久,日本還對中國海監船在釣魚島海域驅趕日本漁船表達不滿呢。此時此刻,筆者不由不想起那些年香港的保釣行動。1970年當美國將託管的釣魚島交予日本管理,香港大學生就參與里海外華人的保釣運動。其活動方式包括遊行、示威、駕船出海至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海域與登陸釣魚島宣示中國主權等。1996年9月26日,香港的全球華人保釣大聯盟的陳毓祥等五人隨保釣號貨輪在抵達釣魚島海域,被日本艦艇與軍機圍追堵截,難以搶灘,有五人跳海示威,向釣魚島遊去,其中陳毓祥遇溺身亡。之後,香港人為陳毓祥在維園舉行追悼會,掀起更大規模的反日浪潮。2012年6月,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計畫將釣魚島國有化。8月12日,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一行共14名保釣人士,包括鳳凰衛視記者蔣曉峰,從香港出發乘坐啟豐二號保釣船前往宣示主權。8月15日,啟豐二號在接近釣魚島12海裏時就不斷受日方船隻阻攔,其間日本海上保安廳船隻曾發射水炮驅趕,啟豐二號的船頭、船身和導航儀受到破壞。啟豐二號最終成功突圍擱淺,有7名成員成功登上釣魚島,並揮舞五星紅旗,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不過,全部14名保釣成員後被日方扣押。最終在中國嚴正交涉下,日方釋放14名保釣人士,分別乘坐飛機及啟豐二號返回香港。那些年,都是日本軍艦在耀武揚威。漁船如何能和炮艦對抗?可是如今,中國海監執法裝備無論在數量還是噸位全面壓倒日本海上保安廳。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海警船排水量達1.2萬噸,屬中國的“海警2901”。中國的海軍也超越日本海上自衛隊。弱國無外交。有了實力,就有把控事態發展趨勢的能力。可管控分歧,可趨利避害。(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爲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編輯:嚴駿來源:微信公眾號劉瀾昌拆局
@ 劉瀾昌:到日本留學去,以更廣的胸懷採擷他山之“玉”
2020-11-26
0
0
文/劉瀾昌到日本留學去!這是筆者聽到王毅訪日成功的第一反應。王毅外長赴東京與日方達成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這是一批成功而又重要的大國外交成果。筆者是這樣判斷的,中日聯手,落實RCEP,帶領亞太經濟疫後復蘇並擋住逆多邊主義逆全球化的逆流,那麼那些不想中國好的勢力不是乾瞪眼嗎?拜登已經公佈了他的執政團隊了,有人說,遏制中國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共識,也就是說對拜登也得防一手。中日聯手,筆者以為就是很好的防禦圈。中日達成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筆者很看重這兩條:一是下月舉行新一輪中日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強化兩國外交主管部門和海上執法部門之間溝通交流。二是爭取年內開通兩國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直通電話,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增進安全互信。這個潛臺詞,就是妥善處理釣魚島問題。這裏不得不提醒日方,不要再被美國唆擺,搞什麼“國有化”。中日兩國人民只要將目光稍微放遠一點,胸懷寬闊一點,合作的天地是無限寬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到日本留學去!理由太充分了:特朗普刁難,拜登防疫也要一時半會兒,此處不留爺,不自有留爺處嗎?再看日本,太多值得中國學習的了,過去18年,日本拿了18個諾貝爾獎。2001年日本提出“50年拿30個諾獎”,這個目標日本有信心實現。日本一直擁有世界一流的技術體系,這是世界公認的。半導體晶片需要19種必須的材料,具備極高的技術壁壘。日本企業在矽晶圓、合成半導體晶圓、光罩、光刻膠、藥業、靶材料、保護塗膜、引線架、陶瓷板、塑膠板、 TAB、COF、焊線、封裝材料等14種重要材料方面均佔有 50%及以上的份額,日本半導體材料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長期保持著絕對優勢。日本的優勢還有很多……當然中國留學生去學習的是基礎理論,要學成也不是易事。東京的朋友告訴筆者,日本300多家大學都為中國留學生提供五年簽證。上世紀初葉,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發展很快,那時中國也有一次“留學東洋”熱,會再有一次嗎?如有,說明中國人又成長了!有更廣的胸懷採擷他山之“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劉瀾昌博士,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編輯:嚴駿來源:微信公眾號劉瀾昌拆局
@劉瀾昌:到日本留學去,以更廣的胸懷採擷他山之“玉”
2020-11-26
0
0
文/劉瀾昌到日本留學去!這是筆者聽到王毅訪日成功的第一反應。王毅外長赴東京與日方達成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這是一批成功而又重要的大國外交成果。筆者是這樣判斷的,中日聯手,落實RCEP,帶領亞太經濟疫後復蘇並擋住逆多邊主義逆全球化的逆流,那麼那些不想中國好的勢力不是乾瞪眼嗎?拜登已經公佈了他的執政團隊了,有人說,遏制中國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共識,也就是說對拜登也得防一手。中日聯手,筆者以為就是很好的防禦圈。中日達成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筆者很看重這兩條:一是下月舉行新一輪中日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強化兩國外交主管部門和海上執法部門之間溝通交流。二是爭取年內開通兩國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直通電話,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增進安全互信。這個潛臺詞,就是妥善處理釣魚島問題。這裏不得不提醒日方,不要再被美國唆擺,搞什麼“國有化”。中日兩國人民只要將目光稍微放遠一點,胸懷寬闊一點,合作的天地是無限寬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到日本留學去!理由太充分了:特朗普刁難,拜登防疫也要一時半會兒,此處不留爺,不自有留爺處嗎?再看日本,太多值得中國學習的了,過去18年,日本拿了18個諾貝爾獎。2001年日本提出“50年拿30個諾獎”,這個目標日本有信心實現。日本一直擁有世界一流的技術體系,這是世界公認的。半導體晶片需要19種必須的材料,具備極高的技術壁壘。日本企業在矽晶圓、合成半導體晶圓、光罩、光刻膠、藥業、靶材料、保護塗膜、引線架、陶瓷板、塑膠板、 TAB、COF、焊線、封裝材料等14種重要材料方面均佔有 50%及以上的份額,日本半導體材料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長期保持著絕對優勢。日本的優勢還有很多……當然中國留學生去學習的是基礎理論,要學成也不是易事。東京的朋友告訴筆者,日本300多家大學都為中國留學生提供五年簽證。上世紀初葉,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發展很快,那時中國也有一次“留學東洋”熱,會再有一次嗎?如有,說明中國人又成長了!有更廣的胸懷採擷他山之“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劉瀾昌博士,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高級副總裁兼亞視新聞總監,現為鳳凰衛視高級政策研究顧問,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編輯:嚴駿來源:微信公眾號劉瀾昌拆局
@ 劉瀾昌:中國加入CPTPP,打了美台一個冷不防!
2020-11-23
0
0
文/劉瀾昌 RCEP側重傳統貨物貿易,CPTPP是更高水平的貿易協定。11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表示,中方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一表態引發全球高度關注。 筆者留意到,倒是日本先緊張了,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西村康稔說,加入CPTPP的前提是要遵守高水平規則。 這不是小人之心嗎? 中國要參加能不遵守嗎? 日本其實早知道,沒有中國參加,CPTPP沒意思。 中國加入CPTPP,其實沒有日本的事。倒是拜登和台灣,被打了一個冷不防。 CPTPP的前身TPP,是拜登的老闆奧巴馬的傑作,可是沒想到特朗普「退群」,日本只好帶著越南等小兄弟撐下去,搞了CPTPP。順帶說一句,越南能守CPTPP高規則,難道中國還不成?日本的邏輯混亂。 因為TPP是特朗普廢了奧巴馬,所以,一般估計拜登要報一箭之仇:重返。而臺灣呢,因為未能入RCEP,所有也想搭拜登的順風車。可是,中國也要參加CPTPP,這不就成為繼續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的舞臺。 當然,如果拜登和北京在CPTPP對話,倒是中美關係回暖的契機。但是,恐怕不易。因為,特朗普「印太戰略」和之前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矛頭對是對準中國。 奧巴馬執政的第一個任期就提出了「重返亞太」,之後將其包裝為「亞太再平衡」推出,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遏制不斷增長的中國在亞太的影響力,成為美國國際戰略的一部分。其中,奧巴馬在亞太的經濟政策的支柱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在歐洲則是「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協議」TTIP,美國以兩大協議統領全球經濟事務。而事實上,奧巴馬也是排除了很多困難,才與日本、加拿大、澳洲、越南等11國達成協議。奧巴馬將將其視為「不能由中國主導書寫世界貿易規則」的成果和武器,同時也是美國保持在快速發展的亞洲的影響力的一個基石。沒有想到特朗普三下五除二就「退群」了,而另外的11國在日本領頭下繼續成立了CPTPP。 特朗普上臺後改變了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為「印太戰略」,兩者的主旨雖然都是遏制中國,但實際操作層面則有很大不同。特朗普實質去掉了奧巴馬兩條支柱:TPP和強化駐軍。在2016年特朗普與希拉裡的選戰中,就極力攻擊奧巴馬的亞太戰略「軟弱,退縮,無效」。他執政後不久,就於2017年1月23日簽署行政命令決定美國退出TPP,將奧巴馬亞洲政策的最大成果一筆勾銷。 奧巴馬亞太戰略的另一條支柱是軍事:將美軍海外六成的兵力部署在亞太。這一戰略意圖非常明顯,就是針對中國。特朗普上任後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更是明確指出:美軍當前在印太地區共有2000多架飛機、200艘艦船潛艇、超過37萬職業軍人以及為軍隊服務的人員。 事實上,這是奧巴馬的成果。但是,特朗普執政後,亞太軍事政策不時呈現矛盾,口頭說重視亞太軍力,實際是實行「收縮戰略」,他不願再增加該地區的兵力,更不增加軍費,反而是逼韓國和日本分攤更多的費用。 目前,拜登政府還沒有公佈,但是拜登競選時的外交團隊,基本就是奧巴馬團隊的回朝。包括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布林肯(TonyBlinken),前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鮑爾(SamanthaPower),前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Campbell),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SusanRice),多尼倫(TomDonilon),以及亞太事務高級官員蘇利文(JakeSulivan)。他們也都是奧巴馬亞太政策的制定者,也都受到過特朗普的羞辱。 有分析認為,拜登上臺,他們必定以牙還牙,羞辱回特朗普,所以重返TPP機會很大。 可是,如今中國也說要加入CPTPP,可能博弈的戲碼不一樣了。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編輯:潘麗麗來源:微信公眾號劉瀾昌拆局
@ 劉瀾昌:香港疫情第四波大爆發,“黑色聖誕”恐再現,港人最後一點盲目優越感殆盡!
2020-11-22
0
0
文/劉瀾昌週六,香港新增確診新冠病例43例,比全國總數還要多。實際上,這幾個月,香港的確診新冠病例數常常超越全國。香港累計總數達到5561例,同日,港府不得不宣佈與新加坡的「航空旅遊氣泡」啟航日期延後兩星期。可是,能否到新加坡旅遊其實沒有多少人關心,市民們最擔心的是:香港要過一個“黑色的耶誕節”。對上一個“黑色聖誕”,恐怕要追溯到79年前,侵華日軍佔領香港。香港防疫不力,是行政不力的體現。過去,香港自傲有三大優勢:最自由的市場經濟,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和公開公平的司法制度。香港人也曾自傲的視內地人為“阿燦”。那些自傲的優越感,其實是不知世界之大的“井底蛙”的盲目性。然而,疫情一波一波襲來,如今是第四波,再盲目自大的港人也口硬不起來。那三大優勢早就去了太平洋,如今還要為是否要過“黑色的聖誕”而發愁。香港防疫其實屢屢犯低級錯誤。從封了羅湖關之後,香港一波又一波的疫情都是“輸入”做的孽,可是香港某些官員和反對勢力堵內地很積極,堵英美、印巴等就很稀鬆。也許是涉及他們的親屬子女吧。筆者朋友說,外國人要入境內地,層層申報檢查,連過八關,最後集中候車,由醫護專人,專車死迴圈運到酒店。進行醫護交接後,方下車排隊檢測核酸,所有行李集中消毒,完成檢測,按要求申報運行軌跡,辦理入住。再由專人引領,乘專用電梯直達所住樓層房間,且每次只搭載同一樓層人員。完成14天隔離後,由“三位一體”防控專員發給接觸隔離通知書,方可辦理離開。可是香港,所謂隔離對於不隔離,或自行到酒店,或自行回家。所以,不就一波又一波。香港醫療當局則天天糊弄說,傳播源頭不明,追蹤有困難。最令人“無語”的是,中央和內地派檢測人員支持香港。香港醫學會的頭叫蔡堅竟千方百計擋駕,甚至無知的說出“內地醫護人員無法以英文溝通”之類的囈語。真可笑啦!中國的抗疫專家們與美國同行視像會議,中國的援外醫療隊足跡散佈五大洲,這個蔡堅莫不是睜眼瞎?其實也不是,他們太自私,怕內地來幫助撿測,壞了他們的高額檢查費的生意。內地檢測只需幾十元人民幣,香港私家醫院動輒一兩千港元,費用差距驚人。蔡堅領導的醫學會強烈要求港府向市民每人發三千港元醫療劵,讓港人持醫療劵到私家醫院檢測和進行新冠疫情的有關治療。這筆開支,大約225億港元。自私吧?就是這種私心,玩盡了港人最後一點優越感。也許,也正是在這些大災大難面前,促使港人深入思考制度優勢問題。(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編輯:嚴駿來源:微信公眾號劉瀾昌拆局
@ 劉瀾昌:美國「印度牌」就是「坑印牌」,不加入RCEP印度更沒有希望!
2020-11-19
0
0
文/劉瀾昌 儘管拜登還沒有正式當選美國新一任總統,但是特朗普和蓬佩奧的好朋友印度總理莫迪,已經拋棄「瘋子」和「騙子」,急急改換門庭了,與拜登通話祝賀。 就在11月3日美總統大選前一周,美國務卿蓬佩奧和前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到訪印度進行了訪問,舉行了「2+2」會談,簽署了一項共享敏感衛星數據的防衛協議。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為印度在中印邊境班公湖一帶鬧事提供助力。 特朗普之前的奧巴馬,有個「重返亞太」後改為「亞太再平衡」的亞太戰略。特朗普上臺,自作聰明,退出奧巴馬搞成的TPP,然後搞了一個新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所謂「印太」戰略,第一,自然要打「印度牌」。第二呢,當然也是圍堵中國,不過重點是對抗中國一帶一路的南向方向即海上絲綢之路。 有了「印太」,莫迪就跳到了反華的前臺。他做了兩件壞事,第一,在中印邊境搞事;第二、退出RCEP,並且一度要拉日本退出。要不是新冠疫情令到日本經濟更加依賴中國,且最後RCEP達成協議日本獲利相當多,尤其中國市場的關稅減讓。所以,日本在RCEP簽署後,還給印度留一個後門。 這回,莫迪急急忙忙認拜登為「老大」,當然是怕拜登又改掉特朗普的「印太戰略」,恢復到之前他和奧巴馬一起炮製的「亞太再平衡」。 到底未來會如何?筆者猜想,拜登多數不會要特朗普的留下的貨色「印太」,而會另想一個名字,反正目標其實不變,都是針對中國。而且,拜登也會打「印度牌」,反正莫迪的傻瓜已經自動「獻身」。所以,拜登和莫迪都說「同意加強兩國合作,以進一步推動美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可是,莫迪至今不明白,美國打的「印度牌」,就是「坑印牌」。 筆者之前寫了《班公湖逼退印軍,證明解放軍有同時打兩場仗的能力》一文(點擊藍字可閱讀),就細數印軍的劣勢,特朗普和蓬佩奧慫恿莫迪在中印邊境鬧事,其實,就是挖坑給莫迪往裡跳。當今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之前多次兵棋推演,都說「美軍要輸給解放軍」,那麼,為何還要莫迪和中國打?你老美都輸,小三又怎打得贏。 再就是,美國又髒又臭的軍大衣也好賣給莫迪,那真是又坑又搶。還有那些天價的武器,莫迪下了台也還不清債。 從長遠看,莫迪聽美國話退出RCEP,更是掉進了大坑。東盟十國,加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和新西蘭,經濟規模和發展水平也打不相同,有些國家在許多方面還落後於印度,但是無論比印度先進的還是落後的,都視RCEP有利於本國經濟持續發展。 僅此。也足證莫迪傻瓜。 印度退出RCEP談判,公開牌面的理由保護農民,其實是可提出保護條款,日本農產品價格就受保護。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薛鋼(Srikanth Kondapalli)透露「因為擔憂對華貿易逆差擴大」。在印度2019年貿易收支的逆差中,對華貿易逆差占3成。 當然,莫迪也自以為不蠢,以為上特朗普的反華戰車,真的可以在領土問題上得手。 筆者敢斷言,印度越鬧,將來吐出侵佔中國的領土就越多。 筆者念念不忘達旺地區。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編輯:潘麗麗來源:劉瀾昌拆局微信公眾號
@ 劉瀾昌:「十月台海戰爭」遠大於「96台海危機」,最終被誰剎住了?
2020-11-17
0
0
文/劉瀾昌 美國大選已經落幕,儘管特朗普還在「內心掙扎」不服輸,但是所訴諸的官司大半被打回頭。相信,為了救共和黨,為了救美國的選舉制度,不太需要民主黨出手,特朗普的党友也會請特朗普「明智」。 所以,也有了時間回顧大選中的「驚魂」 ,事實上現在回頭看也有幾分「後怕」 。 那就是,台海的「十月驚奇」,以及戰機頻飛可能出現的擦槍走火。 實話說,「十月台海戰爭」遠大於「96台海危機」。 1996年台海危機是因為李登輝訪美而起,及之後的台灣大選,但是,那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雖然批准李登輝訪美,但是其還是堅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一個中國原則」,並且後來訪華上海還提出「三不」,聲明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 可是,這次特朗普政府打台灣牌打瘋了頭,特朗普輸大選了,國務卿蓬佩奧還胡說「台灣不屬中國」。 事實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次贏了大選還未上任之時,就開始打台灣牌,就越過紅線與蔡英文通電話,不過,對於商人總統特朗普而言,他也有一條美國利益紅線,他認為「台灣是筆尖,大陸是總統圓桌」。只是到了特朗普展開總統權力保衛戰,由於劣勢,特朗普團隊升級反中反共牌,台灣牌也就在其中越玩越大。第一是派高級別官員訪台;第二,對台售武,特朗普在三年多已批准10次對台售武。第三,美軍在中國周邊尤其在台海、南海頻密軍事演習,顯示武力。這三項都嚴重衝擊了一個中國原則的紅線,但尚不到「毀滅性」的程度,故此北京反應也有節制。 但是,隨著大選選戰越來越激烈,台灣牌也不斷升級,特朗普政府內的漢奸智囊也獻媚在「美台建交」上做文章。 到了9月17日,美副國務卿克拉克抵台訪問同日,共和黨議員帝芬尼(Tom Tiffany)發佈聲明表示他已於16日提交「第117號共同決議案(H.Con.Res. 117-116th)」,代表「國會意見」要求美國當局恢復1979年前與台灣正式邦交關係、終結「一中政策」以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同時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參與國際交流,以及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這實際上,也是迫使北京和美國斷交。雖然,該共同決議案僅為國會參眾兩院合意表態,無須經總統簽名生效不具法律約束。但實際上也給特朗普政府打台灣牌打到極致提供了一個藉口。 霎時間,北京的反應也越來越「尖銳」,解放軍一舉打破台海舊有格局,戰機在越過「台海中線」之後常態化,飛行密度史無前例; 解放軍艦隊同時在在台海、南海、東海、黃海等4大海域頻繁展開軍演: 東部戰區、南部戰區和已達到軍級編制的海軍陸戰隊,密集進行登陸戰和城市重要據點佔領演習: 同時,各類東風型導彈進入戰時狀態,台灣軍方還指東風17進入東南沿海,替代舊式導彈。 這等火藥味不能說不濃。有大陸軍迷說,美台建交之時必是我解放軍武統之時。 但是,一周之後,9月24日,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即在接受美國公共電台訪問時公開表示「台美目前不尋求建交」。而在這之前,美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在參院外交委員會作證時表示,「對於台灣主權問題,美國不持立場」,認為這問題應由兩岸自行解決。此外,挺台不遺餘力的對華鷹派魯比歐,在華府哈德遜研究所開研討會時表示,針對台灣紅線問題,中國遲早會用武力解決,美國如果支持台灣打這場戰爭是不切實際。 到了10月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被問到,「中國和美國會因為台灣開戰嗎?」 他回答,「美方不想這樣」。他雖然還指履行對台灣的所有義務,但是更強調美方認識到台灣問題是美中之間的一個衝突點,美方不希望戰爭而想要和平。他說,「本屆政府一直不懈努力,以確保我們與中國之間就台灣問題達成的諒解能夠得到落實。」 於是,10月10日,蔡英文在雙十講話中發表了近期對大陸最溫和最柔軟的談話,要求和平對話。 事實上,當台灣「外長」吳釗燮公開聲稱「台灣不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那一分鐘,台海戰爭的導彈就被拴上了保險掣。儘管解放軍的戰機還在「繞台飛」,美軍的戰機也在台海遊弋,美機甚至說飛越了台灣本島上空「先承認後否認」,可是大陸可能攻台的警報暫住解除了。憑什麼這樣說?因為美台往後縮了,一個中國原則的底線美國以及台灣「欲碰還休」之際刹車了,解放軍也就不是非馬上打不可了。 自然,台灣作為棋子,沒有發言權,美台一方決定權在美國,而在深入觀察,則是五角大樓和白宮的博弈。筆者判斷,五角大樓的理性克制了白宮的盲動。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透露,中美兩軍在10月20日至28日間先後進行了兩次溝通。 第一次溝通在10月20日舉行,美國國防部高層與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領導通電話,就兩軍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當時雙方同意兩軍加強溝通,管控分歧,開展在共同利益領域的合作。 第二次則是在10月28日至29日,雙方舉行了危機溝通工作組視頻會議。 11月11日這天,根據中美兩軍年度交往計劃,經雙方商定,2020中美兩軍人道主義救援減災研討交流活動開始,為期3天。此次研討分別在中國南京、美國夏威夷通過視頻會議形式組織,雙方將圍繞軍隊參加抗洪搶險、防抗颱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軍民合作等多個課題展開交流,目的是分享兩軍人道主義救援減災經驗。這是中美兩軍在人道主義救援減災交流機制下舉行的第16次研討交流。 中美兩軍人道交流,這是非常令世界感到「溫暖、心安」好事。世界兩大強國的軍事力量,不是在劍拔弩張,而是人道交流,讓世人感受到的是和平的信息,在面對不可確定不可預測的「顛佬」特朗普之時,尤其在他還死不認輸不知還有何種瘋狂舉動之時,世界多麼需要這些和平的「暖心」的消息。 筆者之前寫過,遺憾的是,「暖心」消息的美方決策者已經離開了五角大樓。前國防部長埃斯珀被炒了。不過,今年底前,中美兩軍按商定還將舉行海上軍事安全磋商視頻會議等項目。 綜合而言,相信五角大樓在「十月驚奇」是發揮了刹車作用。 不過,文章還沒有完,還要問問五角大樓為何堅持刹車? 筆者一次和一個美國軍人交談,他說,你們中國太喜歡講計謀,太多諸葛亮,實際上,戰爭打的是實力和戰鬥意志。 那麼,五角大樓的刹車是看到了解放軍的實力。 解放軍對台軍佔據全面的壓倒優勢,其實不用說了。 重點是,解放軍在台海範圍內也對美軍可以相持,包括制海權、制空權、制電子權。 美方也清楚,台灣所謂「堅守待援」,絕對是空想。解放軍目前雖然只有兩艘航母服役,與美軍的十多艏航母相比不是一個量級,但是,中國在南沙填島並修機場等於有了三個不沉的航母,再加上西沙基地以及海南島及東南沿海的機場,在爭奪台海制空權上絕對不輸美軍。重要的是,解放軍的「航母殺手」除東風26,還有東風17等多種型號的新型超高音速變軌導彈,航母避無可避。同時,再加上近年海軍導彈驅逐艦如「下餃子」,據美方數據,中方的導彈驅逐艦和潛艇數量都超過美軍。現實中也可以看到,近年美艦在南海的「自由航行」每每在第一時間被倍數的解放軍軍艦跟監、驅離。解放軍現在至少可有「以逸待勞」優勢,用各種打擊手段迎接「不遠萬里」以來的美軍。所以,美軍「馳援」其實也沒有勝算把握。 有台灣軍方也指出,這段時間解放軍的軍演,也顯示其登陸台島的能力大增。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實力則已經全面碾壓台軍,已經形成基於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 空軍裝備了新型戰略轟炸機,可對島內重要目標實施定點打擊和「地毯式」轟炸;裝備了第三代、第四代戰機,可對台軍老舊戰機形成壓倒性優勢。 海軍裝備了航空母艦和新型艦艇,可對台灣形成東西對進,左右夾擊之勢;裝備了兩栖登陸艦,組建了海軍陸戰隊,可對台灣實施登島作戰;裝備了戰略核潛艇與火箭軍的導彈配合,可在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形成對內對外正面,拒止外敵干預。 陸軍裝備了遠程火箭炮,可對台軍實施大面積火力殺傷;組建了特戰部隊,裝備了武裝直升機,可對台軍實施立體登島作戰。火箭軍更是對台軍擁有絕對優勢。此外,解放軍首批三艘4萬噸級075型兩栖攻擊艦很快就會服役。而新的076也接著研製。這意味著上世紀九十年代解放軍所缺乏的跨海兵力投送現已不是問題了! 剎車之手實際是大陸。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編輯:潘麗麗來源:劉瀾昌拆局微信公眾號
@ 劉瀾昌:重溫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打臉篷佩奧的謊言!
2020-11-15
0
0
文/劉瀾昌無疑,沒有幾天蹦跶的秋後螞蚱蓬佩奧,是最令人討厭。有時,特朗普還有幾分可愛,可“膨皮襖”則是滿嘴謊言,臭膿從頭流到腳。都要下台了,還要做“反華秀”。他在接受電台節目修伊特秀訪問,居然說“台灣一直不是中國一部分”。這不知是否他身邊的漢奸的主意,不然,這個不甚讀書的“反華狂”還想不出這樣的屁話。順帶說一句,凡身上流淌著中華血脈子孫最為痛恨漢奸,其恨甚於蓬佩奧這類反華者。歷史證明,大凡漢奸不但遺臭萬年且絕不得好死。值得觀察的是,如同這幾天筆者指出的美五角大樓的理性,和蓬佩奧就保持距離。五角大樓在否定美海軍陸戰隊在高雄訓練台軍的“爆料”,還強調:“美國仍然致力於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報導這則澄清新聞的《星條旗報》稱,該政策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擁有主權。這是否說明聽身邊漢奸餿主意的蓬佩奧,也不能代表美國的理性聲音,還有待觀察。事實上,稍微翻翻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就知道蓬佩奧說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一、1972年2月28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的簽訂標誌著中美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這份公報最為精彩的一句話是“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之所以精彩,因為體現了“大智慧”,當時美國還與台灣有正式外交關係。二、1978年12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發表,美方則“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三、1982年8月17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重點是美方承諾“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建交以來近幾年的水準,準備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解決”。同時,美重申,它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的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政策。到了克林頓執政時期,他曾公開宣示“三不”立場,即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進入只有主權國家才能進入的國際組織。當然,即使是尼克森開始的對華接觸政策,也還是玩兩手,還搞了“台灣關係法”,持續對台售武。但是,兩手策略抗得過歷史大潮嗎?對台售武的算計頂得住大陸的自研武器嗎?蓬佩奧聽了身邊漢奸的奸計,重打“反共牌”,改變尼克森以來的接觸政策,真的符合符合美國的利益嗎?特朗普的貿易戰已經輸了,未來拜登抗疫聰明的話要多跟中國合作,相信中國的疫苗也是對美國人有效的。總之,蓬佩奧也蹦跶不了幾天了,且看未來的中美大局,還是合則利,遏制中國是會帶來阻礙,但是中國的命到了勢來了擋也擋不住的。作者:劉瀾昌,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高級副總裁兼亞視新聞總監,現為鳳凰衛視高級政治顧問,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爲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編輯:嚴駿
@ 劉瀾昌:RCEP簽署!遠比特朗普與拜登大戰更重要
2020-11-13
0
0
文 | 劉瀾昌 日本共同社河內11月12日電,東盟(ASEAN)加上日美中韓等地區外國家參加的一系列定期峰會12日開幕。會議由東盟主席國越南主辦,以在線形式持續至15日。會議焦點包括美中對立和對亞太地區的影響、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策。15日各方將談妥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並簽署。 RCEP終於要簽了! 這是真的嗎? RCEP簽署,可真是比美國大選還重要。 簽了以後,不管拜登當選還是特朗普連任,都只好干瞪眼了。 那麼,為什麼不見內地媒體報道呢?是「不見鬼子不掛弦,餃子不到不開鍋」吧。 認真查找一下,新華社在外交部11日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以視頻形式舉行的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這篇長篇報道最後漏了一句:「在東盟主導下,RCEP各方積極推進各領域談判。截至目前,所有領域的談判已經全面完成,所有文本的法律審核工作也已經完成。各方正在積極協商,爭取在本次領導人會議期間簽署協議」。 這還是「不見鬼子不掛弦」。 大概還是怕節外生枝。要知道,好事多磨,RCEP之前是亞太16國參加,後來印度退出,東京也說印度退出日本也退出。這回,看日本共同社的消息,日本是積極的。也許新冠疫情使菅義偉更明白RCEP對日本疫後復蘇的重要。日本共同社從杭州發回消息,在「雙11」阿裡巴巴公佈的進口商品國別交易額排行榜,日本連續5年獲得首位。排名前十的有美容健康儀器廠家雅萌、化妝品巨頭花王和資生堂。 筆者認為,印度退出,傻。背後有美國的影子。 特朗普反華反全球化,當然不悅RCEP。以前,中日韓三國FTA就被老美搞黃過。 所以,這回RCEP真簽了,特朗普乾瞪眼,拜登也無奈,兩人正掐個沒完呢。 RCEP簽了,對中國極好。 有利中國堅持全球貿易自由化,有利於世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有利於中國「內外雙循環」,有利於一帶一路,有利於中國對抗美國發起的貿易戰。 所以說,就算特朗普連任也是干瞪眼。 RCEP就算不含印度,只在15個國家生效,但也誕生GDP及人均GDP都占全球約3成的巨大經濟圈。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貿易萎縮、經濟出現衰退、人員交往受到嚴重影響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東盟貿易逆勢增長,中國對東盟投資同比增長70%以上,東盟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RCEP,可不比美國大選重要嗎?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編輯:潘麗麗來源:劉瀾昌拆局微信公眾號
@ 劉瀾昌:美前國防部長埃斯珀留下的「遺產」:中美兩軍人道交流
2020-11-12
0
0
文/劉瀾昌 11日這天可謂大新聞不少,中央出手DQ反中亂港的立法會議員,重新確立「愛國者治港」的原則,震動香港,也震動台灣,震動國際反華陣營。同時,美國大選還不能落幕,政局動盪也影響全球。 講到中美關係,不能不提到那個最令人討厭的美卿蓬佩奧,還在做令人討厭的事情。恐怕非到「胖皮襖」被捅破,他的壞事還要幹。他還以美國務卿身份宣佈,美國務院次卿克拉奇將於本月20日,主持以實體與視像方式舉行的美台經濟對話。這個克拉奇九月還跑到台北,進行所謂提升「美台官方關係」。對此,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敦促美方停止與台灣一切形式的官方往來和接觸,停止提升美台實質關係,不向台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以免對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 非常有意思的對比是,11日這天,根據中美兩軍年度交往計劃,經雙方商定,2020中美兩軍人道主義救援減災研討交流活動開始,為期3天。此次研討分別在中國南京、美國夏威夷通過視頻會議形式組織,雙方將圍繞軍隊參加抗洪搶險、防抗颱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軍民合作等多個課題展開交流,目的是分享兩軍人道主義救援減災經驗。這是中美兩軍在人道主義救援減災交流機制下舉行的第16次研討交流。 中美兩軍人道交流,這是非常令世界感到「溫暖、心安」好事。世界兩大強國的軍事力量,不是在劍拔弩張,而是人道交流,讓世人感受到的是和平的信息,在面對不可確定不可預測的「顛佬」特朗普之時,尤其在他還死不認輸不知還有何種瘋狂舉動之時,世界多麼需要這些和平的「暖心」的消息。 遺憾的是,「暖心」消息的美方決策者已經離開了五角大樓。特「顛佬」前天炒了這為前國防部長埃斯珀。雖然,埃斯珀走了,但顯然這件好事是他做的。 還要再強調的是,與此同時,五角大樓週三駁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突擊隊員到台灣訓練部隊的報道。 台灣和日本的新聞媒體援引台灣國防部和海軍司令部的話說,海軍突擊隊員週一在高雄的Tsoying海軍基地,訓練台灣海軍陸戰隊突擊艇和快艇的滲透技術。如果這是真的,這將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雙方第一次公開承認這種訓練。 不過,五角大樓發言人約翰•伊夫星期三通過印太司令部給星條旗司令部發了一封電子郵件,他說,有關美國海軍在臺灣的報道「不準確」。 「美國仍然堅持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他說,指的是承認北京相信它對台灣擁有主權的政策。 對於,美海軍陸戰隊是否到台培訓台軍,筆者覺得還要看,正如前一段時間美軍機飛越台灣本島上空先承認後否認一事一樣,需要更深入的諮詢。 不過,筆者感到,埃斯珀還是相當專業相當務實,或者說,起碼「不瘋」。在最緊張的九月台海危機,美國的議會通過「台美建交」的無約束性議案。可是,埃斯珀的五角大樓和北京的三座門視像會議,決心加強溝通,管控分歧,避免擦槍走火。 世界可能希望五角大樓新的長官,也是個鴿派。儘管,埃斯珀的團隊要隨他而去。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最新辭職的官員包括五角大樓最高政策官員安德森(James Anderson)、五角大樓最高情報官員克南(Joseph Kernan),以及埃斯珀的參謀長斯圖爾特(Jen Stewart)。三人都遞交了辭職信,且立即生效。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編輯:潘麗麗來源:劉瀾昌拆局微信公眾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劉瀾昌-紫荊雜誌_紫荊網
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曾任亞洲電視新聞及公共事務部高級副總裁兼亞視新聞總監,現為鳳凰衛視高級政治顧問,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