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輝:“一橋一鐵”已成為香港發展雙核心引擎-紫荊網

林曉輝:“一橋一鐵”已成為香港發展雙核心引擎

日期:2025-02-03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林曉輝

蛇年春節期間,粵港澳地區的熱鬧景象再次證明了港珠澳大橋(一橋)與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一鐵)作為區域發展雙引擎的強大動力。這兩大跨境交通基礎設施不僅促進了人流、物流與資金流的便捷流動,更為香港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春佳節期間,港珠澳大橋的繁忙景象令人矚目。大年初三(1月31日),大橋的出入境客流首次突破15萬人次大關,達到15.6萬人次,刷新了大橋開通以來的最高紀錄。更令人振奮的是,到了大年初四(2月1日),港珠澳大橋的出入境客流再創新高,單日客流首次突破17萬人次。春節前後五天,大橋邊檢站共驗放旅客超過62.4萬人次,車輛近10萬輛次。這些數字不僅是大橋通行能力的體現,更是粵港澳三地經濟、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的見證。港澳居民利用假期“北上”遊玩,內地旅客也紛紛前往港澳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這種“換城遊”的熱潮持續推高了跨境旅遊的熱度。

與此同時,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表現同樣亮眼。大年初三,西九龍邊檢站查驗出入境人員超過13.6萬人次,創下了該口岸自2018年開通以來的最高單日客流量紀錄。其中,內地居民佔比近三分之二,港澳居民佔比近三分之一。這一數據不僅說明了高鐵作為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受到了廣大旅客的青睞,也反映了內地與香港之間人員往來的頻繁和密切。

回望過去,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的建設曾面臨諸多挑戰和爭議。港珠澳大橋在建設初期曾有人質疑其經濟效益,甚至有媒體稱其為“鬼橋”。廣深港高鐵開通前,也曾遭到一些示威者的盲目反對,被抹黑為“廢鐵”。然而,今天的事實證明,這兩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成和運營,不僅極大地便利了粵港澳三地居民的出行,也為區域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港珠澳大橋與廣深港高鐵的“雙劍合璧”,助力了粵港澳一體化發展,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這兩大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增強了香港在珠三角地區的經濟戰略地位,為香港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通過“一橋一鐵”,香港可以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內地和澳門共同打造世界級的灣區經濟體。

展望未來,“一橋一鐵”有望成為帶動香港經濟再騰飛的雙引擎。特區政府應繼續善用“一橋一鐵”,持續化配套設施與推出便利措施,充分發揮跨境交通基建的最大效益。同時,也應注重與廣東和澳門的合作特別是有關人才方面的流通,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總之,“一橋一鐵”不僅是粵港澳三地之間的物理連接,更是經濟、文化、旅遊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一橋一鐵”的成功運營,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動力,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一橋一鐵”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成為香港再創新輝煌的其中一大助力。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環保從業員總會主席,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孫藝寧 校對:劉雨桐 監製:姚潤澤
單次通行33元!黃茅海跨海通道2月28日起開始收費
我國海上首個規模化特超稠油熱採油田Ⅱ期項目投產
中國軟實力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
港澳資銀行業務放寬 內地分行可發銀行卡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