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華:民間藝術傳遞文化力量凝聚家國情懷-紫荊網

黃曉華:民間藝術傳遞文化力量凝聚家國情懷

日期:2025-02-08 來源:大公文匯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澳門史上空前盛況:1956年中國民間藝術團震撼濠江——三十場演出凝聚家國情懷 五萬觀眾見證文化力量

| 黃曉華

1956年2月9日,一支由192名藝術家組成的中國民間藝術團跨越珠江,踏上澳門土地。在25天裏,他們以30場演出點燃了濠江兩岸的熱情,吸引超五萬人次觀演。這場文化盛宴不僅刷新了澳門的觀演紀錄,更以藝術為紐帶,在港澳同胞心中播下愛國主義的種子,成為中葡文化交融史上的里程碑。

超強陣容:南北藝術薈萃濠江

藝術團以廣州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為班底,匯聚華南歌舞團、京劇名角及民間音樂家,涵蓋合唱、舞蹈、京劇、中樂等多元領域。團長歐陽山與副團長葛方儒、劉維忠率隊,成員中既有日後成為京劇大師的袁世海、李和會,也有歌唱家黃虹、周碧珍等新星。

60餘個節目盡展中華文化瑰麗:合唱《歌唱祖國》激蕩家國豪情,廣東漁歌《送郎一條花手巾》婉轉訴盡鄉愁;京劇《三岔口》以無台詞武打驚艷全場,《荷花舞》則以詩意的舞姿征服中外觀眾。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姚景槐感嘆:“‘採茶撲蝶舞’令人神往,‘獅子舞’更是活靈活現!”鏡湖醫院副院長郭信堅評價:“這些節目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剛強、智慧與愛國情懷,必將隨祖國建設而發揚光大。”

萬人空巷:徹夜守候只為一張票

演出未至,熱情已燃。澳門各界成立以何賢為主任的歡迎委員會,馬萬祺、崔德祺等60餘位名流參與籌備。街頭掛滿歡迎橫幅,青年們連夜綉制錦旗相贈。

售票盛況空前:每日正午開售,凌晨便有人裹被褥、攜乾糧徹夜排隊,黑市票價飆升至原價的十倍。港澳輪船加班增航仍難滿足需求,普通船票被炒至天價。劇場內座無虛席,走道擠滿觀眾,掌聲與喝彩聲震耳欲聾。澳葡官員高甸玉驚嘆:“京劇無需言語,動作足以傳情!”英國領事狄思模盛讚:“中國藝術媲美西方芭蕾,獅子舞的默契無與倫比!”

破冰之旅:藝術消融偏見,文化聯結人心

彼時澳門局勢複雜,但藝術團以真誠化解隔閡。探訪鏡湖醫院時,團員慰問病患,患者笑言:“比打針更提神!”青年學生從畏怯觀望到爭相索要簽名,謠言不攻自破。

演出甚至撼動對立陣營。《市民報》記者龔耀文坦言:“大陸文化成就令人嘆服。”一名前國民黨軍師長觀後含淚致信:“願為祖國統一效力。”黑幫“聯誼社”的破壞計劃亦因內部分歧流產。

家國共鳴:澳門同胞的“精神回歸”

藝術團離澳前,中華總商會理事長何賢動情承諾:“澳門同胞必以團結報效祖國!”美洲老歸僑哽咽道:“這不是演出,是回到了祖國懷抱。”

此次盛況輻射香港,港九各界致函400餘封,萬人聯名請願藝術團赴港。1956年6月,藝術團應香港中華總商會之邀再度啟程,續寫傳奇。

結語

六十八載光陰流轉,這場跨越時代的演出仍為澳門人津津樂道。它不僅是一場藝術的勝利,更印證了文化的力量——足以跨越偏見、凝聚人心,在歷史長河中激蕩永恆迴響。正如濠江水奔流不息,中華文化的血脈始終將同胞緊緊相連。

來源:大公文匯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安濤 校對:江心雨 監製:姚潤澤
五一假期開啟返程模式 全國鐵路、公路進入返程高峰
投資界春晚來襲!2025巴菲特股東大會五大焦點全梳理
陳茂波:致力打造新海濱 推動無處不旅遊
外籍遊客、外語導遊、外國博主……多視角講述“China travel”獨特記憶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