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融入日常職責,全員崗位貫徹實踐——專訪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紫荊網

國家安全融入日常職責,全員崗位貫徹實踐——專訪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

日期:2025-03-21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紫荊雜誌(記者 劉可熠 劉雨桐)3月21日香港報道: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將每年的4月15日設立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以法律形式夯實國家安全的基礎,凝聚全民維護國家安全的共識與行動力。公務員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骨幹力量,在保障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而負責公務員管理、培訓和考覈的核心部門——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則肩負著引導、教育和監督公務員履行國家安全職責的重要使命。

今年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此,《紫荊》雜誌記者就“國家安全”這一主題,專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探討公務員隊伍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的職責與實踐。

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本刊記者 劉可熠 攝)

記者提問:局長去年接受訪問時表示,國家安全是公務員評核的考慮因素之一,故局方在評核公務員工作表現時,會考慮他們如何維護國家安全。請問如何評定他們在工作上有維護國家安全?就維護國家安全意識,是否會設有工作指標?

楊何蓓茵:目前,公務員考覈報告中未設專門針對國家安全的項目,因為各崗位工作內容各不相同。但實際上,國家安全意識和責任應融入每一位公務員的日常工作。2024 年 3 月通過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明確指出,維護國家安全是每位公務員的重要職責。

公務員工作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紀律部隊,如海關、入境處、警隊和懲教處等,其工作與國家安全直接相關,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前線力量,其工作表現與國家安全成效直接掛鈎。二是非傳統國家安全崗位,如環境保護、數據處理、人工智能、經濟金融等領域。這些崗位雖表面與國家安全無直接聯繫,但其工作成效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缺乏國家安全意識將影響工作平衡。三是前線崗位,如文書祕書等。他們雖看似與國家安全無關,但也需具備基本意識。例如,發現涉及違法或危害國家安全的傳單時,應具備判斷力和行動力。雖然這些假想情景不會寫入考覈報告,也並非每位同事都會遇到,但我們在日常培訓中始終強調國家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無論崗位高低,維護國家安全都是每位公務員的職責。我們希望同事們永遠無需面對重大國家安全威脅,但強化國家安全意識始終是工作重點。

記者提問: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城市公務員交流計劃已實施快兩年,該計劃特別強調國家安全意識培育,能否談談未來國家安全教育領域相關的交流與培訓?

楊何蓓茵:香港公務員交流計劃已突破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侷限,與北京、上海、杭州、武漢、重慶等五個大灣區外的重要城市簽訂了交流協議,並開展了多次交流活動。這些交流始終以專業交流為核心,實現精準對接。具體而言,交流人員會根據自身專業領域前往內地城市的相關崗位,或安排內地同事到香港相應專業部門,共同探討專業問題。

在交流過程中,國家安全意識的培養貫穿始終。例如,生態安全關乎可持續發展根基,數據安全牽動社會治理命脈,科技安全影響戰略競爭力。負責生態保護的公務員在內地交流時,會深入學習國家生態資源管理與保護的先進經驗,提升生態保護領域的國家安全意識。在數據安全方面,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交流人員將探討如何在政府部門信息化管理中防範數據洩漏、處理數據隱私問題。金融安全更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關鍵領域,通過交流,金融崗位公務員將學習金融監管、反洗錢、跨境資本流動管理等內容,強化金融安全意識。

我們並未將國家安全教育獨立成單一模塊,而是將其有機融入各專業領域的交流與培訓中。國家安全並非孤立任務,而是貫穿於所有公務員工作的方方面面。通過交流計劃,參與者在實際崗位中體會如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深化專業知識的同時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未來,我們將繼續優化和拓展公務員交流計劃,覆蓋更多領域和城市,加強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培訓內容。我們希望每位參與交流的同事都能帶著全局視野理解國家安全內涵,並將所學應用到日常工作中,為維護國家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劉雨桐 監製:連振海
港澳平:多行不義必自斃——美國對港惡行自取其辱反噬其身
不棄生死,必達使命!特區救援隊分享緬甸搜救行動背後故事
哈佛大學就聯邦經費遭凍結起訴特朗普政府
盛事來港!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總決賽2025將於12月在香港舉行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