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郭孟琦)4月15日香港報道: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於4月14日至15日在香港舉行,這場以“數智融合引領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國際盛會,不僅是亞太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更是一場跨越地域與文明的智慧碰撞。

本次峰會以“共促人工智能大模型高水平開發與應用”為主題,設置“人工智能大模型”分論壇,同時邀請政府高級別官員、人工智能領域企業家、知名專家學者等分享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中的實踐案例和成功經驗,共同探討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維護各方權益、應對各類挑戰。
數字辦推生成式AI應用指引
建構符合香港情境治理框架
論壇上,數字政策辦公室公布了《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指引》旨在為技術開發者、服務提供者及使用者提供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實務操作指引,內容涵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範圍、應用侷限、潛在風險與治理原則,包括需關注的資料洩露、模型偏見和錯誤等技術風險。
數字辦早前委託“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透過實踐應用收集業界意見,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的準確性、責任、資訊保安等範疇,研究及建議適當的規則和指引。數字辦經研究後制定《指引》,目標在於平衡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應用與責任,為人工智能生態圈中各持份者建構一套符合香港情境、具本地特色的治理框架。
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表示,特區政府冀透過《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促進業界與公眾以安全及負責任的方式發展及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鼓勵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的同時,減低風險,以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香港的普及發展。
多間內地科企藉香港拓展海外業務
著力破解產業智能化"三座大山"
今年2月,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發布首個人工智能大模型,並計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全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多間來自內地的科企表示,期望藉由香港拓展海外業務。“杭州六小龍”之一、專注空間智能公司研發的“群核科技”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透過今次峰會了解到香港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不少配套支持,未來會考慮來港設立辦公室,以開拓日韓及北美市場。已在港上市的內地科企百望股份亦形容,比起其他城市或國家,香港更有熟悉感,因此選擇來港拓國際業務。
百望股份執行董事付英波向本刊記者表示,當前產業智能化落地面臨三大困境:一是"數據飢餓症"──高質量訓練數據太少;二是"場景孤島"──AI模型難以在不同場景間遷移複用;三是"價值證明難"──AI應用往往遊離於核心業務流程之外,投入產出比難以量化。
面對“高質量數據荒”與“AI落地難”的雙重困境,DI才是未來的趨勢。付英波表示,DI可被定義為“以數據為核心資產,以業務為牽引,以智能為手段”的新型能力體系。他說,AI競爭的本質正在從算法轉向數據和場景,產業智能化的價值實現需要依託高質量的數據和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可以通過行業垂類大模型和深耕行業的智能體矩陣,打造從數據輸入到智能輸出的閉環系統,為產業智能化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