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合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胡應湘
編者按:1989年10月香港政府提出了包括新建機場和港口在內的大規模基礎建設計劃,據說要投資1,270億港元。這是一件同全港近六百萬居民生活和前途密切相關的大事,也是對香港的繁榮穩定有重大影響的步驟。
據了解,港府在作出這個重大決策前,沒有同中國方面磋商。中方在今年較晚時候,才開始收到港府提供的少量資料。香港居民包括許多經濟界、學術界的專家、學者,也很不了解這個龐大計劃的詳情,不少人有許多異議和疑問。
現在,港府高官說,實施這個計劃已不能再等,想改變有關決定也已太遲。但是,從發揚民主精神上看,這樣的決策應否廣泛徵求民意?應否虛懷若谷,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然後慎重地作出決定?恐怕答案是肯定的。
本刊記者特地採訪了對這個問題有研究的一些專家、學者,或請他們寫文章,對這個重大問題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希望類似的討論能有助於使這個龐大計劃趨於更加合理和完善。
啓德機場客貨運輸量日趨飽和,興建新機場及新海港已急不容緩。
四年前,本人與長江集團李嘉誠先生、怡和亨利·凱瑟克先生多次磋商,經大量調查研究後,於1986年11月由合和實業、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聯合向港府提交了《西面海灣——大嶼山重要發展計劃大綱》。
港府對《大綱》給予足夠重視,委派了三批顧問、耗資二億多,研究了三年,終於1989年10月由港督在施政報告中正式公佈了“海港機場策略方案”(簡稱:“機場策”),決定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
“機場策”工程之浩大,可謂開埠以來工程之最,工期跨越“九七”,耗資1,600多億,對香港經濟影響重大。
若方案正確,實施有方,將有助於香港經濟繁榮、人心穩定,同時對促進南中國的經濟騰飛,加速中國的四化建設起重要作用。
若方案不妥,實施有誤,工期拖延,成本超出,屆時將給香港帶來難以估計的財政問題及社會問題。
出於港人的責任感,本人認真研究了“機場策”,感到其中確有不少值得商榷之處:
一、選赤鱲角建機場,場址可以接受,問題尚須解決。
新機場究竟建在哪裡?作為選擇性研究的機場場址有四處,即:南丫島、西部海灣、赤鱲角、深灣。
分析以上四個場址,優劣如下:
1、南丫島:
南丫島是香港境內最理想之機場場址,可惜,島上早已是香港電力公司的電廠基地,遷移電廠將耗費巨資和需要相當長時間,而港島不能一日無電。
2、西部海灣:
四年前本人曾提出在西部海灣興建機場,是較為理想之方案。此海域水淺,填海容易,距市區較近,在工期、造價及與市區交通聯絡等方面都較赤鱲角優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本人建議書中的“丁方案”,該方案雙跑道間距為1,300公尺,符合兩條跑道獨立運作的國際規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雙跑道的優越性。
3、赤鱲角:
赤鱲角除距市區較遠外,從航空觀點出發,此地亦非理想場址(見尚須解決的問題)。
4、深灣:
深灣離市區較遠,與深圳機場較近,同深圳機場形成干擾。同時,此區接近鳥類自然保護區,因為飛鳥進入引擎而造成空難的事件時有發生,故此區不適宜興建機場。
港府出於策略的考慮,保留西部海灣作為二十一世紀其他大型市政、海港建設項目發展用地,在此前提下選擇赤鱲角興建機場是可以接受的,但尚有問題需要解決:
1、赤鱲角遠離市區,機場場址一經決定在此,那麼,聯繫機場與市區道路網的規劃設計將成為“機場策”成敗的關鍵。因此,對道路網的規劃設計要給予足夠重視。
2、赤鱲角附近山頭較多,為符合國際航空安全標準,必須大規模地削平山頭,同時應認真研究風剪刀對飛機升降的影響。
3、赤鱲角距深圳、澳門機場仍較近,三方必須研究划訂一套完善的管理辦法,以免因航空管理混亂而發生事故。
4、“機場策”中赤鱲角機場的雙跑道間距為900米,機場大樓不能居中建築,這樣不僅增加機場運作管理費,而且不能充分發揮雙跑道的潛能和優點,對此本人仍保留意見。
二、道路網設計有明顯不妥
“機場策”中市區與機場的唯一通道,經過山嶺崎嶇的青衣島,通過此區須興建隧道、棧道及跨度1,430米之青衣馬灣大橋,這一規劃實在讓人費解。
1、青馬大橋為跨度1,430米之公鐵雙重大橋,跨長居世界第二位。此橋建位於颱風區,下面是主航道,設計複雜、工程浩繁、成本昂貴。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下那麼大工夫去建條橋?真的一定必要嗎?若如此昂貴的建築費轉嫁於市民、旅客,人們能員擔得起嗎?
2、“機場策”觀樂的估計大橋1996年二季度完成。那麼,在大橋建成前往機場運送工人、材料,設備用船還是直升機?在沒有通路的情況下興建新機場,成本豈不更加高昂?
3、日本瀨戶內海興建三座大橋(跨度分別為1,100米、990米、940米),僅施工時間就用了114個月,顧問公司估計青馬大橋包括投標、設計、施工在內,1996年6月完成,由現在算起僅有七十個月,能如期完工?
4、如機場建成而青馬大橋尚未能完工,機場怎麼通航?
5、青馬大橋是通往機場必經之路,若因颱風襲擊,車、船事故或人為破壞等等因素,大橋封閉,交通癱瘓,機場與市區怎麼聯絡?
6、深井距馬灣850米,如建深—馬大橋投資僅十五億港元,三年即可完成,在機場建設期間此橋就可發揮作用。既然深馬大橋可以滿足需求,為什麼一定要棄易求難去建l,430米之青馬大橋呢?
三、西九龍填海擾民傷財
九龍西區沿彌敦道地下鐵人流擁擠,每小時流量達到8,400人次,是世界最擁擠的交通路段之一,所以在溝通機場與市區道路網的同時,解決西九龍交通的擁塞問題是十分必要的。但“機場策”提出在九龍西區大規模填海,興建地鐵復線的方案,似用複雜的辦法去解決簡單問題,使本來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興師動眾,勞民傷財。
1、耗資甚鉅
完成本項包括中環、灣仔及西九龍的填海工程,預算是220億元,成本會否超出預算,實是疑問。
2、費時頗長
完成這個方案,必須遵循下列程序:
①與現有用戶洽談徵地;
②支付賠償費;
③拆遷戶選擇新廠址;
④重新建廠、遷移設備;
⑤土地交付政府、拆除舊物、填海;
⑥興建道路鐵路系統。
完成以上程序需要多少時間,能否趕及新機場通航之前,仍是疑問。
3、干擾市民
解決現代化城市交通問題,最頭痛、最忌諱的是徵地拆遷,因為這裡不僅有經濟問題、時間問題,還有社會問題。
上述規劃,將80%的西九龍海運服務設施全部拆遷,其中包括渡輪碼頭、船塢、貨物裝卸區、避風塘等等,破壞了西九龍150年形成的歷史,填海後將形成新的社會問題。
4、填海後的新碼頭以及道路鐵路網離彌敦道很遠,對九龍居民使用不便,如早期告士打道的灣仔碼頭填海之後日益冷落一樣,新的地鐵、碼頭不一定吸引客,彌敦道之擁擠也不一定能解決。
四、改善道路網的建議
是否有簡單而經濟的辦法來代替“機場策”中複雜的道路網呢?答案是有的。(見圖一)
1、北部通道:
①首期動工興建深馬大橋連接公鐵系統。這項工程不僅時間、成本較青馬大橋節省甚多,特具重要意義的是在赤鱲角機場建設期可以發揮作用,降低機場造價。
②由葵湧加寬並延長荃灣旁道至深馬大橋。
③ 延長荃灣地鐵西行至深馬大橋,地道軌道可在荃灣旁道延長線之下。
④在美孚新邨沿海加建一條旁路以改善長沙灣至葵湧的交通(此項工程已列入“機場策”)。
2、港島與九龍之通道:
①為解決彌敦道地鐵之擁擠,不必填海建地鐵復線。
辦法之一:
延長九廣鐵路,由紅磡經尖沙咀東、彌敦道越海至中環,這條線的成本不會高過“機場策”中跨海地鐵線之成本,搭九廣鐵路火車之乘客不必由九龍塘轉地鐵,可減少彌敦道地鐵之擁擠。
辦法之二:
“機場策”之公路隧道西移,由港島西環過海經昂船洲至美孚新邨,另由亞皆老街/塘尾道起,建東區走廊式大橋到昂船洲,屆時,港島中西區至九龍不需經灣仔及西九龍。
②在尖沙咀東及中環建新機場市區航空服務中心,旅客可以在服務中心辦理登機手續,並可乘地鐵直達機場。
3、港島機場之通道:
興建架空道路及鐵路從機場市區航空服務中心至西區,然後經琉璜海峽至青洲,再經隧道穿過南丫海峽至人工島到大嶼山。鐵路為四軌行車,兩軌為市區客車,兩軌為直達機場之客貨車。全程29公里,若時速120公里、則15分鐘可直達(見圖二)。
4、與新界西區之通道:
投資34億港元將公路、鐵路系統由深井延伸14公里到屯門中心、由屯門中心可再延伸至上水與九廣鐵路連接,形成環形鐵路運輸網,較完善地解決了新界區交通問題,使屯門、天水圍、元朗、錦繡花園及其他小屋村均受益。這個方案與“機場策”中耗資140億港元的x線公路相比較優越得多。
5、溝通大嶼山以北之12公里航道:
溝通此航道,可在大嶼山北部及屯門至深井路段增加更多泊位,大船可不必繞過彎曲狹窄之青衣、馬灣水域,這一建議對中國蛇口港之發展亦有益處。
此外,可增建鐵路及公路橋連接大嶼山與大欖角,屆時,將屯門與港島距離縮短至26公里,交通更加方便。
五、“BOT”承建方案
“機場策”公佈後,輿論界大多關心機場位置在那裡?道路網是否合理?耗資多少?錢從哪裡來等等,但是,工程怎樣實施?怎樣承建?似乎關心不多。一項工程的成敗,設計方案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勿視承建方案亦是成敗之關鍵。“BOT”承建方式所以成功之秘訣在於承建商對工程的組織、設計、供應、建造和融資負全責,能有效地控制質量、工期及投資額,因此,銀團願意為“BOT”承建方式貸款。但港府並不考慮對“機場策”實行單一或少數幾項“BOT”承包方式,而是把項目分成許多子項,由多個顧問與許多承建商完成一個項目,這許多顧問、承建合同又由政府不同部門管理協調,可以想象將是矛盾重重,難以協調,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工期、造價。
著名的悉尼歌劇院,就是由許多顧問工程師、供應商、承建商共同承建,其結果是工期拖延了18年,成本增長8倍。香港亦有類似實例,例如紅磡體育館、威爾斯親王醫院、牙科醫院以及第三間大學等。
前車之鑒應予以十二分重視,設計方案再好,規劃再完善,若實施方案不妥,管理混亂,工期延誤,成本成倍超出預算,其後果是難以想象的。
上月,本人致函署理港督霍德爵士,對完善“機場策”提出建議,希望藉以拋磚引玉,喚起各界人士踴躍發表見解。
江澤民總書記曾在宴會上智語“你請客,我會鈔”。本人不妨在結束本文前編輯一段現代小故事:
一群精明的商家,開了一整天會,個個飢腸碌碌,於是,團長帶領大隊人馬到酒家進餐。
“吃什麼?”大家剛剛要議論。
團長招手請來有“美食專家”之稱的部長。
“看看這些人吃什麼,你寫個菜單。”
部長大筆一揮而就,冗長的菜單列上:魚翅、鮑魚、竹笙……等等,等等。
飯菜未到,一張精美的菜單先放在餐桌上,各位商界人士一看,一片嘩然!
“這哪裡是工作晚餐!”
“這個華而不實!”
“這個貴而不飽!”
“我們要經濟實惠!”
“啊!肚子餓得受不了,來些方便的!”
“今晚餐費由誰付?”
“大家怎麼負擔得起!”
一片喧嘩之後,團長由愕然中恍然大悟。
“啊!大家並不是反對吃飯,而是想經濟實惠一點。”
古語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大家都不反對建新機場,只是希望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使“機場策”更趨完善。
讓我們大家齊心協力為香港更光明更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延伸閱讀】關於大型基礎建設計劃的討論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17/xk8aGKvP4vYak9B20JZ4Dm7psyyASn8iLn5.png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