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理念為全球生態文明貢獻中國智慧-紫荊網

“兩山”理念為全球生態文明貢獻中國智慧

日期:2025-08-12 來源:新華時評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8月10日,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發布《綠水青山繪就美麗畫卷——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創新與世界意義》智庫報告。報告全面深入闡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理論創新、實踐力量及深遠影響,彰顯“兩山”理念為全球生態治理和建設清潔美麗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考察湖州市安吉縣,在余村村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二十載光陰流轉,中國以生動實踐,破解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兩難”矛盾,書寫出全球矚目的綠色答卷,造福中國、惠及世界。

中國實踐增益全球可持續發展。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空氣質量改善最明顯的國家之一,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貢獻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綠色面積……多個“世界之最”,見證美麗中國的建設成就。實踐證明,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可以協同共生。在全球面臨嚴峻生態問題的同時,中國綠色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增添亮色。

中國成為全球環境治理引領者。從塞罕壩林場建設者到浙江“千萬工程”,從浙江“藍色循環”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模式到研究防沙治沙的中國科學家……中國頻頻摘得聯合國環境署頒發的“地球衛士獎”,凸顯中國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中國是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重要貢獻者,中國方案通過國際綠色低碳合作、綠色“一帶一路”合作,為共同應對全球生態挑戰提供新路徑。

中國理念啓迪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環境攸關人類存續,生態文明攸關人類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傳承和發展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傳統生態理念,系統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人與經濟社會和諧的多重價值追求,也深刻迴應各國人民的訴求,成為連接世界的思想橋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書寫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偉大答卷,為人類文明永續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帶來生生不息的綠色力量,必將為人類奔向清潔美麗未來的征程,帶來持久而澎湃的動力。

來源:新華時評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天源 校對:劉可熠 監製:連振海
梁振英:捍衛誠信基石 嚴打各類失信行為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徵文及攝影比賽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外交部發言人推薦中國如意橋引世界驚歎!俄媒:中國式挑戰地心引力奇觀
鄧炳強率跨部門訪深 推進口岸建設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