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正式確定主題口號和標識(Logo)

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正式確定主題口號和標識(Logo)

日期:2025-11-19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經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籌備委員會組織專家學者、各界人士審定,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主題口號和標識(Logo)正式揭曉。

一、年會主題口號

“根脈親家國興”!六字鏗鏘,凝結潮人精神的薪火相傳,呼應時代發展的澎湃浪潮,向海內外潮人發出深情呼喚:凝聚一心,共譜未來。

(一)“根脈親”:跨越山海的精神紐帶

潮團之潮,源於潮州;年會歸潮,根深葉茂。作為“一府管九縣”的所在地,潮州府是天下潮人“根”之所在,是廣大潮人難以割捨的心靈原鄉。千百年來,一代代潮人在這裏生生不息,乘坐“紅頭船”漂洋過海,精誠團結、感恩奉獻、勇立潮頭,書寫了海內外潮人創新創業的傳奇。縱然潮人足跡遍佈五洲,家國二字始終是刻在骨血中的烙印,“潮州府”始終是內心魂牽夢縈的家鄉。樹影飄得再遠,也離不開他的根。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創立45年來首次回歸故里,這不僅是一場全球潮人的團結盛會,更是一場期盼已久的尋根之旅、敘親之約。期待全球潮人在根祖地上,親身感受家鄉的親情、鎮海樓的鐘聲、古城的煙火、非遺的匠心,共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潮州文化,彰顯潮人文化根之所在。

(二)“家國興”:心懷家國的潮人擔當

忠於國家、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潮人血脈之中。從歷史上僑胞跨越重洋支援國家革命,到改革開放後反哺家鄉建設,再到當代潮商錨定“國之大者”投身祖國現代化建設,潮人始終心懷“愛國愛鄉”的赤誠,將個人發展融入時代洪流,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用實際行動詮釋對國家民族的忠誠與熱愛。期待全球潮人以年會為依託,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建全球潮人聯繫合作的重要平臺,團結動員海內外潮僑潮商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將“興啊順啊”的美好祝願轉化為“家國興”的切實行動。

(三)共赴未來:以根脈聚力,為家國同行

“根脈親家國興”,不僅是對文化根源的回望,更是對時代使命的回應。這一主題既體現潮人身份的認同、潮文化的傳承,也道出全球潮人守護根脈、共建家園的共同心聲。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將引領全球潮人,以“根脈親”凝聚力量,為“家國興”並肩前行,共同開創潮人事業新格局,為潮州高質量發展、為國家與民族復興註入強勁的潮人動力。

二、年會標識(Logo)

图片

(一)設計概念

本標識以漢字“潮”為核心,進行巧妙的現代設計演繹,突出了本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在潮人根祖地潮州舉辦的特殊意義。這不僅是全球潮人的聯誼盛事,更是全球潮人的回家儀式,高度凝練地概括了年會的主題“根脈親家國興”與潮人文化的精髓。

(二)設計元素與視覺語言

1.主體字形

標識最突出的特徵是高度抽象且易於辨識的“潮”字。其筆劃俐落、結構自信,展現出一種大氣磅礴的視覺張力。

2.文化意象融合

  • 韓江之水:“潮”字的三點水部首及橫向筆劃被轉化為層層疊疊的波浪線條,象徵滋養潮人文化的母親河——韓江的碧波蕩漾,寓意潮人血脈源遠流長、奔流不息。

  • 潮繡經緯:橫向的線條同時模仿了潮繡技藝的經緯紋理,代表潮汕地區精湛的工藝傳承與文化底蘊,體現了“古今結合”的深厚內涵。

  • 船帆浪潮:縱向的筆劃猶如破浪前行的船帆,又似龍舟競渡的槳楫,整體造型形成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動勢,直觀地詮釋了潮人“勇立潮頭、敢闖敢拼”的航海精神與開拓精神。

  • 廣濟橋合:縱向的筆劃又如廣濟橋的浮船聚合,為全球潮人鋪設一條充滿儀式感的“回家之路”。這是專屬於潮人的歷史浪漫,將年會“歸潮”的概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三)寓意闡釋

  • 根脈與歸潮:波浪元素象徵著潮人共同的根脈所在,與大會主題相呼應,傳遞出強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 團結與奮進:如帆似槳的豎線,代表著來自四海五洲的潮團力量彙聚一堂,同舟共濟,攜手並進,寓意著潮人家國一心的團結協作與奮發向上的精神。

  • 新潮與未來:整體設計摒棄繁複,採用簡潔有力的現代設計語言,視覺風格新潮、國際且充滿動感,完美契合“潮”字的雙重含義,既指向潮人根祖地,也指向引領時代的潮流趨勢,象徵全球潮人在傳承中創新、共創未來的美好願景。

(四)色彩方案

標識前景採用紅色與金色進行搭配,突顯了全球潮人回家的喜慶氣氛。紅色來源於潮州古城的傳統色調,金色則參考了潮州傳統的金漆木雕。背景採用綠色與藍色漸變,結合柔美的橫向線條,宛如韓湘子的嫋嫋笛聲,抽象表達了潮州山水怡人、文脈悠長,給人無盡的想像空間。

11月28-30日

讓我們相約潮州

共敘鄉情,共謀發展

同圓共享中國夢!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港隊男子花劍團體賽擊敗福建隊 為香港劍擊項目奪得歷來首枚全運會金牌
銳意改革提效能 聚力攻堅促多元——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發表2026年施政報告
中華體育精神頌丨十五運站在澳門收官
聯合國報告顯示全球45%人口居住在城市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