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登錄
賬號設置
退出登錄
下載APP
繁
简
首頁
資訊
視頻
時評
財經
創科
法治
文體
教育
健康
社會
任免
專欄
網刊
專題
紫荆
>
專欄
>
名家
>
劉兆佳
劉兆佳
0關註
+關註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
他的文章
倘若特赦等同鼓勵年輕人墮法網
2019-07-11
0
0
反修例事件暴露出香港社會潛在的深層次矛盾,短期內難以處理。主流民意支持和平理性表達方式,贊成嚴肅處理犯罪者,特赦未必符合主流民意對維護治安及打擊暴力行為的願望,質疑社會上有關特赦的提法會否鼓勵更多年輕人墮入法網。對於政府只暫緩修例而非撤回,我認為,如撤回便否定了修例的動機,代表修例以後也不應該及不需要做,而中央政府不會容忍香港一直成為收留內地重大罪犯的庇護所。政改並非解決目前政治僵局的方法,反而會使政治對立更嚴重。連串事件後,中央政府對香港政改的立場會更加謹慎,不會放心開放政制,讓反對勢力有更多空間影響香港,而8.31決定是全國性決定,不會輕易改變。特區政府可採用包容性的管治模式,讓更多不同聲音參與管治,克服既得利益者對推動社會平等的阻撓。
通過修例與否林鄭皆失分 建制勢團結
2019-06-19
0
0
文/劉兆佳特區政府暫緩《逃犯條例》修訂是情況特殊,因外部力量與本港反對勢力合力的情形,過往罕有。林鄭政府面對此事,起初沒想到要打一場硬仗,更沒有想到中美角力底下,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會介入事件。港府修例時展示的目標相對簡單,只是處理台灣殺人案和堵塞法制上漏洞,沒有闡明《逃犯條例》修訂有維護國家安全用途,最終在“唔敢得罪西方國家,台灣唔要人(引渡殺人疑犯),香港人又唔信任”的情況下,港府理據“企嘅位好很難守得住”,導致要中央出面支持,令事件演變成國際事件,形成國家安全問題。去到今時今日,事態發展已經係林鄭意料之外,原本被看成是技術性修例,成為重大政治事件,而林鄭政府沒有馬上進入危機處理模式,主要官員和行政會議成員沒有第一時間出來護航,等到中央出面動員,已喪失先機。暫緩作為折衷做法,是想兩邊都不得罪,但客觀後果是令建制派失望,而泛民主派同樣會繼續要求特首林鄭月娥問責下台,並收回“暴動”定性。今次無論如何林鄭都已失分,但在內外夾攻下,中央仍然力挺特區政府,建制派也不可能不力挺林鄭,未來建制派很可能趨向團結。本文作者係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
反對派貪勝不知輸
2019-06-18
0
0
特區政府日前暫緩《逃犯條例》修訂,得到了中央政府、香港各界的支持。政府此舉是希望局面暫時緩和,避免事態惡化,希望日後把工作做得更好,創造一個較好的局面來解決問題。香港的反對派和外部勢力希望盡可能趁著情感政治未消退之際,繼續動員這些情感,對政府施壓,逼其更多讓步。不過政府的退步讓他們少了一些發動群眾的手段,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抗爭,事件可以慢慢平息。如果反對派繼續在這一問題上糾纏,不斷提出讓中央和特區政府無法接受的條件,恐怕最終難以被希望和平理性穩定秩序的香港人接受,步入“貪勝不知輸”的局面。
修例事態發展,成為一場香港管治權的爭奪戰
2019-06-13
0
0
中央政府知道不少香港人有憂慮,但更多人被誤導以為修例會令他們的人身安全遇到很大威脅。这次外部势力和香港反对派倾巢而出,外部势力已开始公然发动群众。因此,这已不是修例那麼简单,而是一场香港管治权的争夺战,是西方试图压制中国的其中一个环节,关係到“一国两制”的前途。美国等西方国家只是想将香港作为棋子来压制中国,希望通过破坏香港的繁荣稳定,来给中国製造麻烦,同时打击“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預計中央及特區政府不會讓步,而且態度會非常強硬,抗爭行動越激烈,強硬程度更會提升。若果政府撤回修例,會擔心外部勢力及反對派得寸進尺、步步進迫,支持者也可能流失,會面對更困難的管治局面。
與03年不同,今次面對修例政府無退讓理由
2019-06-10
0
0
現今香港及中國形勢與2003年七一大遊行時大不相同,政府現階段看不到有做出退讓的任何理由。原因在於:其一,2003年中央未對“23條”有明確表態,令自由黨田北俊有空間“變節”,時任特首董建華在“孤軍作戰”下不得不撤回。其二是當年中國面對的國際形勢較佳,但今日中國既要面對美國及其盟友圍堵,更擔心香港成為外部勢力的反中基地;對港府而言,能否修例是“管治能力”的表現。因此無論在港府還是北京眼中,看不到有撤回方案的任何理由。
反對派“政治投機”無底線 在全世界極少見
2019-06-06
0
0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反對派並非事事與政府作對,以當地人民的利益為依歸是最起碼的底線。像香港部分反對派人士這樣勾結外力,以逼迫中央或特區政府在重大問題上作出退讓,在全世界都是極少見的。表面上,反對派得到了外國支持,但實際上,外國政客早就對中國有成見,想利用今次修例事件做文章,因為香港若通過修例,必然會令他們利用香港作為顛覆中國基地的空間縮窄,所以反對派送上門只是呼應了外國的成見,打擊了香港的管治。反對派這麽做其實對他們自己也相當危險,甚至可以用“政治自殺”來形容。因為沒有一個地方的人民會希望外部勢力來干預自己。反之,如果外國真的聽從他們的意見,對香港實施制裁或限制措施,反對派就需要為他們愚蠢的政治投機行為付出代價。
歐盟擔憂修例屬多餘
2019-06-05
0
0
歐盟據《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爭議發出外交照會表達關注,實屬正常。但若歐盟擔憂中國政府會利用修例對付西方國家的公民,就是杞人憂天。中國並無需要利用《逃犯條例》對付西方國家的公民。據國際移交逃犯的慣例,即使無正式移交逃犯協議,只要兩個司法管轄區同意,仍可以將某逃犯移交到另一司法管轄區,若要對付西方國家的公民,在內地已經可以做到。歐盟發出外交照會,無非是“玩緊政治”,毋須太高度理會。從中國角度看,西方國家愈施加壓力,中國愈認為西方想利用修例打壓香港或打壓中國,更加沒有任何退讓的可能。 修例並非只為台灣殺人案及堵塞司法漏洞,而是廿三條未立法,以及香港與內地沒有移交逃犯協議。“香港不能成為國家安全威脅”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核心要求之一,香港回歸已超過20年,卻仍未與內地簽訂移交逃犯的協議,令香港成為內地犯罪者的“避難所”或逃亡其他地方的“跳板”,給國家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因此,在嚴峻的國家安全形勢面前,盡快通過修例顯得十分迫切。
逃犯修例問題已上升至國家主權與聲譽層面
2019-06-04
0
0
今次中央明確表態支持《逃犯條例》修訂,已經上升至國家主權、國家安全、國家聲譽、特區管治能力,以至(《基本法》)23條日後立法的問題。甚至我認為無論今次民意壓力如何大,甚至出現比較龐大的集體行動,中央及特區政府都不會退讓。
香港要把國家利益和自身利益結合在一起
2019-05-23
0
0
中美貿易摩擦博弈或許會持續很長時間,關係到整個世界向多極化發展還是維持單極化,對整個世界未來走向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大部分國家都不希望中國輸掉這場博弈。它們對美國這種單邊霸凌主義早有不滿,同樣擔心美國會為了保持自己霸主地位不惜一切,對世界造成嚴重負面影響。至於當前的香港,全球經濟局勢動蕩將使香港無法避免受到損失。“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要在維持好自由港地位的情況下,避免和西方國家發生對抗,利用自身的國際化平台的優勢,把國家利益和香港利益結合在一起。
修改《逃犯條例》涉及維護國家安全問題
2019-05-23
0
0
修例不只關乎台灣殺人案,而是涉及維護國家安全問題。如果在內地犯罪的人可逃到香港,會令香港變成國家安全漏洞,目前亦有不少人透過香港轉移國有資產,影響國家經濟及金融安全,加上美國壓制中國發展,不排除中央擔心外部勢力利用香港,作為顛覆及滲透的基地。涉及國家安全的立法日後陸續還會有,視乎法案重要性及反對者如何阻攔,不排除政府會再直接將法案提交上大會審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劉兆佳-紫荊雜誌_紫荊網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