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雲超:台灣在野易黨首 海峽兩岸盼平安-紫荊網

邢雲超:台灣在野易黨首 海峽兩岸盼平安

日期:2025-11-10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邢雲超

在文明民主時代,任何一個政黨,不論是執政還是在野,黨派組閣抑或黨首更迭,皆屬再平常不過之事。然而,在台灣,國民黨本次選舉鄭麗文任主席,媒體輿論排山倒海,兩岸同胞情緒拉滿。台灣問題的特殊歷史背景注定其命運多舛。興衰成敗和前途命運,不僅影響台海兩岸,而且涉及大國關係,波及地區安全。鄭麗文11月1日就職期間向2300萬台灣民眾承諾“國民黨絕對會是開創百年兩岸和平、帶領台灣的重要政黨”。全球局勢動蕩不安,地區矛盾疊加質變,台灣民眾論戰色變,前途命運,生死攸關。

台媒“美麗島電子報”報道,58.3%受訪者支持“恢復兩岸溝通放寬民間交流”,28.2%贊成“增加軍購預算強化防務”,多買武器保安全。民進黨施政滿意度低迷,“台獨”分裂立場害慘台灣,招致民怨。國台辦稱賴清德打造“台灣之盾”,是“台海危機製造者”,美智庫蘭德公司亦指,賴當局挑釁大陸引致強硬反彈,國際社會越來越多聲音呼籲維護地區和平,確保台海安全。鄭麗文回應“德國之聲”法新社訪問時說,反對在美國壓力下,明年防務預算佔GDP3.32%,還將萬億特別預算升級防空系統及提升戰時彈藥生產。

鄭麗文強調,投資和平是永遠贏家,兩岸絕不能爆發內戰。美台防務會議計劃明年提升對台軍售,加快釋出技術,打造多刺豪豬,助台提高防衛預算,而大陸文攻武嚇,設立台灣光復日,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令統一進程日臻可感。島內最新民調表明,民眾“畏戰避戰”情緒高,新當選主席有否智慧和能力力輓狂瀾,將所謂“令不出中央”成為“心動全台灣”,極限承受各種指控、打壓、誤解和謠言,罔顧黨內世代偏見與傲慢,引全島包括民進黨第三中生代,奔向安全穩定、前景廣闊的未來,頗爲考驗。

鄭麗文重釋國民黨(KMT)政黨概念與內涵(Kindness,Mindfulness & Team:善意、正念和團建),誓言將國民黨從羊群變獅群,創新視角升級國民黨形象和觀感。鄭麗文一腔熱血,激昂慷慨,一邊維繫黨內團結,整合組織力量,另一方面與民進黨競爭,奪回民進黨獨佔的話語權;一方面要頂住域外壓力,另一方面要顧及與大陸關聯;一方面需要元老背書加持,另一方面又要大刀闊斧整黨肅紀開新篇,以前所未有膽魄在島內外複雜背景和不同聲音中尋求平衡點,給台灣穩定及兩岸互通互聯帶來安全和發展空間。

鄭麗文篤信並公開堅稱“我是中國人”猶如在島內投放政治炸彈。黨內反統政客,揚言勿“親中”,避免“命令出不了國民黨總部”難堪。大陸綜合國力迅猛提升,美國制華戰略或正轉軌尋求封控加護欄,島內政治風向和民意訴求隨大國博弈節奏因此逐漸清晰可辨。大陸意志的強化和國際影響的放大弱化美國的“協防台灣”,而“美國至上”逐步深化,令“交易”、“利益”及“算計”成為本屆政府“美國再強大”秘笈和手段。近年台當局外訪過境美國日益困難,釜山APEC中美議程一度令台當局疑慮重重,憂心對台政策“翻篇”。

多位知名學者近期就東亞安全撰文建言,台灣並非美國生存的國家利益因此需要避免對大陸挑戰。華盛頓智庫“國防優先”(Defense Priority)亞洲事務主任Lyle Goldstein 於“時代”雜誌發文坦言,台灣是全球最危險引爆點。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Stephen Wertheim 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倡議“台海休戰”,華盛頓不必在台獨問題上支持台灣與大陸開戰。美智庫蘭德公司10月亦發表“穩定中美競爭”,主張”為北京以漸進式統一”路徑創造最大誘因觀點,115頁報告提醒美國多領域對華“妥協”減少事端。

作為最大在野黨領導人,鄭主席承擔全黨期許與責任。百年老黨新老交替,內部再構和2026“九合一”初選,彌補黨產資源短缺,地方主委的謹慎遴選,尊重地方生態,做足選區優勢和鞏固傳統票源,皆構成挑戰。;“藍白合”是2026重點,建立機制與默契,縮小藍白差異,協調縣市長人選,從而實現以大智慧穩定局面。2011年台灣大選,筆者作為香港文化考察團成員走進台灣,全過程近距離瞭解國民黨黨部運作機制和組織方案,管理低效,設施陳舊且匱乏金援,如今鄭主席做總教練,料將在困難重重下重整資源。

台灣推動新時期政黨蛻變,精神動力是首選,但物質力量屬關鍵。21億新台幣負債及3千萬臨時借款亟待解決和承擔。能否獲得民意理解和信任獲得集資捐款亦是考驗;“台灣民意基金會”披露,2026高雄市長提名的民進黨民代林岱樺1日晚在岡山造勢,3萬群眾到場,打破派系包辦和壟斷局面,恢弘氣勢和基層力量史無前例,堪稱“民進黨市長初選以來最大場面”;民進黨內訌,林岱樺無視賴清德執意參選,其“奉獻高雄”令民意反轉。民進黨明爭暗鬥,頻發事端,鄭麗文諳熟原理,破解“抗中牌”助其宣戰和發難。

從深綠到深藍被視為鄭麗文“政治輪回奇觀”。作為曾經的野百合成員,一度高舉台獨大旗,成為民進黨骨幹。其政治靈魂蛻變,使之在台灣政壇“兩黨通吃”且極具發言權。性格潑辣,能言善辯,縱橫捭闔,指點江山,善於說服和引領青年不計前嫌團結全台灣。其叛離經歷和破圈能力是其核心競爭力,從“務實台獨”到“務實統一”是其辦公室“不信工藝喚不回”的詮釋和答案。她就職演講脫稿18分鐘,被台媒視為“國民黨十年未見的兩岸清晰路線”,但鋒芒畢露遭民進黨抹紅,甚至黨內有聲音質疑她究竟能走多遠。

縱然島內政治生態混亂,國際局勢難預判,但鄭麗文以65122票當選,50.15%得票率反映黨內改革期待,更折射出和諧兩岸關係已到歷史節點。國民黨認同九二共識和積極務實的兩岸路線,為台海兩岸融合發展提供條件。鄭麗文以俠女風範,一騎絕塵,從綠營轉戰,順風順水,再到領軍最大在野“兵團”。作為近年少有具完整“敵我識別”之國民黨主席至高頭銜,她推動青年世代的拔擢與接班,延續“和陸”路線,擯棄傳統溫婉,敢說敢言,悍將出戰,兌現政見,“奪回執政氣勢”,以期建設台灣,和諧兩岸,值得期盼。

鄭麗文就任國民黨主席和過往歷任者具有鮮明差異和顯著特點。組織擴張,招兵買馬,重振士氣,務實創新,不媚美迎合,不畏懼法辦,強調兩岸互動增加瞭解,化解歧見,終結兩岸自殺悲劇,完成2028年政黨輪替,以智慧和決心開創百年和平基業證明給全世界看。正常化關係不能回歸,空置已久的對話平台不能完善,所有希望和期盼都是奢談。多位深藍高階因此活躍於兩岸之間。國民黨副主席蕭旭岑10月28日在天津聲言,台灣人已厭倦“抗中保台”,兩黨在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上加強合作,“打獨促統”保安全。

學界認同,惟在台海和平環境中,台灣才能活絡經貿往來,打開發展空間,兵凶戰危的兩岸並不樂見。如若中國4年前阿拉斯加中美對話說“不”是中美關係明暗交接線,那麼如今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已經失去主導權。既然兩岸統一勢之所趨,難以逆轉,是和平為之抑或兵戎相見的取捨權在台灣方面。一個政黨能否贏得執政權,決定其政治理想能否實現。縱然有聲音質疑鄭麗文“戰鬥路線”政治風險甚至重蹈洪秀柱覆轍,但從二者政治血統、個性光譜、戰略定勢和戰術操作上看,鄭麗文後來居上,絕非洪秀柱之翻版。

日前台媒報稱,大陸頻發對台使用系列“組合拳”。新華社連續刊發三篇署名文章,撥迷霧看兩岸,輿論走在最前面,從歷史視角、統一利好和不可逆轉之大勢,釐清真相,闡釋觀點,其完整邏輯鏈條凸顯北京系統方案已在弦。“吉林一號”25日公開台灣多個高清衛星圖片。日月潭、阿里山、台北城市脈絡與街道網格赫然顯現,轟6K環島訓練及大陸司法以涉嫌分裂國家通緝獨犯,昭示統一窗口或為期不遠。大陸強勢及意志,美國顧慮又寡斷,此刻或為鄭麗文在搖旗吶喊中順民意,借助人和與地利背水一戰,帶來機緣。

(作者係香港社會學學者、教授及劍橋智庫創始人,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香港文憑試考生可申請內地高校增至165所
立法會選舉 | 161人提名均有效 39場選舉論壇明起開幕
港澳平:守正傳承 創新開拓 良性競爭 不斷鞏固發展符合香港實際高質量民主
李家超:粵港澳合辦全運會意義重大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