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量子晶片 連接55公里創全球最長光纖量子加密網絡-紫荊網

理大研量子晶片 連接55公里創全球最長光纖量子加密網絡

日期:2025-11-12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理大劉愛群(左)團隊研發量子通訊晶片,成功完成香港第一個量子網絡測試。

香港理工大學今日(12日)宣布,在量子通訊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完成了以量子晶片為平台的全球最長光纖量子通訊網絡安全測試,為量子通訊商業化應用,揭開了新的篇章,亦切合國家“十五五”規劃未來產業布局中,將量子科技排在首位的戰略佈局。

理大量子技術研究院院長、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量子工程與科學講座教授、香港全球傑出創科學人劉愛群團隊研發了量子通訊晶片,成功搭建香港第一個量子通訊網絡。劉愛群指出,擁有強大算力的量子計算機可以瞬間破解傳統加密技術,當今金融網絡、醫療系統、信息中心等正面臨嚴峻的網絡安全挑戰。他強調,量子通訊加密技術採用硬件加密、隨機加密,“一鑰一密”,理論上在物理層面無法破解,可有效保護數據安全。

他向記者介紹,傳統量子加密機多採用光纖等方式製作,尺寸大、成本高、穩定性差。而他和團隊利用半導體芯片加工技術,將龐大系統做成了長12毫米寬4毫米的量子晶片。該晶片可以以1.25GHz(千兆赫)時脈高速運行,達到45.73kbps(千位元每秒)的穩定秘鑰生成速率,具備尺寸小、成本低、可靠性高、可大批量生產的特點。

此外,他的團隊還透過運用香港HKCOLO.NET數據中心捐贈的光纖網絡,完成了光纖網絡量子加密傳輸測試。這個光纖網絡長約55公里,連接港九新界四個節點,包括理大、城大及兩所位於將軍澳和柴灣的大型數據中心,期間量子晶片編碼並發射光子組成量子訊號,在點對點之間加密及傳送訊息。

理大完成香港第一個量子網絡測試。(理大供圖)

劉愛群解釋,“在量子計算機出現前,傳統加密系統沒問題,但一旦有了量子計算機,傳統安全系統就可能被破解,所以必須換成新一代技術來抵禦新一代攻擊,這就是矛和盾的關係。”新的量子晶片系統兼容性強,可適用於現行網絡通訊系統數據中心與計算中心,有助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等快速進行系統升級,以應對算力升级帶來的網絡攻撃挑戰。

理大研發量子通訊晶片,成功完成香港第一個量子網絡測試。(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攝)
理大研發量子通訊晶片,成功完成香港第一個量子網絡測試。(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攝)
理大研發量子通訊晶片,成功完成香港第一個量子網絡測試。(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攝)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桐 校對:李博揚 監製:連振海
完成全球最長量子通信網絡測試 理大製量子晶片護數字金融安全
美眾議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 歷史最長“停擺”將結束
香港國際AI藝術節概念宣傳片發布
首屆香港國際AI藝術節將於12月舉行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