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偉文
《“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立足客觀史實,清晰勾勒香港民主發展脈絡,鮮明指出“香港民主非英國給予,回歸祖國後方有真正民主”的核心結論,不僅正本清源糾正錯誤認知,更為“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民主建設指明方向,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注入堅實民主動力。
殖民統治時期的香港,從無真正民主可言。英國對香港實行高壓殖民管治,總督獨攬行政、立法、司法大權,僅對英國政府負責,華人長期遭受種族歧視,被排斥在核心管治體系之外,毫無參政議政權利。即便殖民統治末期推出所謂“民主改革”,也僅是權宜之計,意在為殖民撤退鋪墊,毫無民意基礎與民主初心,港人始終處於被支配地位,民主從未真正落地。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標誌著香港民主迎來全新起點。中央以憲法和基本法為根本遵循,成為香港民主制度的設計者、創立者、維護者和推進者,立足香港實際搭建符合地域特色的民主框架,逐步擴大港人参政權利,讓港人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從此香港民主走上正規化、合理化發展道路,真正歸屬於港人的民主體系逐步成型,這與白皮書闡述的“回歸開啟香港民主新紀元”高度契合。
早前一段時間,香港民主發展遭遇嚴重阻礙。反中亂港勢力勾連外部勢力,借“民主”之名行禍港之實,癱瘓議會運作、製造社會動蕩、破壞法治根基,不僅讓民主發展陷入停滯,更拖累經濟民生,房屋緊缺、就業困難等民生難題久拖不決,港人切身利益嚴重受損。危急時刻,中央果斷出手,出台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快速推動香港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掃清民主高質量發展的障礙,用實際行動踐行維護香港民主發展的承諾。
新選制的落地,為香港民主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活力,是完善香港民主制度的關鍵舉措。不同於過去弄虛作秀的表面民主、拖累民生的虚假民主,新選制聚焦實效,讓民主回歸“解決民眾問題、推動地區發展”的初心,構建起廣泛代表民意、提升治理效能的民主體系。當前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有序推進,候選人紛紛走進基層,政綱緊扣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促改革,圍繞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破解民生老大難問題等核心課題亮出主張,以能力論優劣、以實績爭認同,獲得廣大市民積極響應,充分展現新選制下香港特色民主的強大生命力。
民主的成效,最終要由民眾感受來驗證。白田社區李先生表示:“從前議會內鬥不斷,民生政策遲遲推不動,我們的訴求沒人管;在新選制下,候選人都比政綱,議員也用心為基層發聲,住房、醫療問題慢慢有了進展,這才是實用的真民主。”正在教大就讀碩士的李同學表示:“白皮書把香港民主的來龍去脈說得很清楚,回歸後民主才真正惠及我們,肯定會踴躍投票,選出能為香港謀發展的議員。”樸實的心声,道出港人對高質量民主的認可,也印證民主的真谛從來不是形式擺設,而是切實為民謀福祉。
當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香港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無論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大灣區建設機遇,還是破解長期積累的民生難題、提升風險應對能力,都離不開立法會發揮關鍵作用,離不開高質量民主的制度支撐。鞏固好、落實好、發展好香港民主制度,不僅是維護“一國兩制”的應有之义,更是保障港人切身利益與長遠福祉的核心所在。
香港已進入“一國兩制”實踐的新階段,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的圓滿舉行,將成為新階段的重要標誌。正如白皮書所指出,香港特區民主發展道路必將越來越寬廣。呼籲全社會積極參與民主實踐,廣大選民踴躍投票,選出敢擔當、善作為、惠民生的立法會議員,齊心協力推動香港民主高質量發展,讓“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更大成功,共築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美好未來。
(作者係深水埗區議員、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今日熱搜
本週熱搜
本月熱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