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登錄
賬號設置
退出登錄
下載APP
繁
简
首頁
資訊
視頻
時評
財經
創科
法治
文體
教育
健康
社會
任免
專欄
網刊
專題
紫荆
>
專欄
>
名家
>
陳勇
陳勇
0關註
+關註
現任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理事長、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第十二屆及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他的文章
@陳勇:嚴格落實香港國安法 香港可以再出發
2021-07-26
0
0
文〡陳勇《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多,「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回顧與展望」 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說明了實施《香港國安法》的必要性,回顧了過去一年國安法為香港帶來的積極變化,肯定了特區政府及香港警察維護國家安全的成果,粉碎了境外勢力策動港版“顏色革命”的圖謀,讓香港徹底擺脫“修例風波”的陰霾,獲得了一個更穩定和安全的社會政治環境重新出發。 此外,夏寶龍主任還對未來展開了暢想,期盼在新中國成立百年之時,「一國兩制」實踐成果會更加豐碩,香港能成為全世界都為之心馳神往的新的東方明珠。 相信夏寶龍主任的期盼也是每一個熱愛香港的人心中的願望,但願望如何才能實現?夏寶龍主任在講話中強調,香港要大有所為,必須嚴格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在資格審查委員會制度和公職人員宣誓制度下,反中亂港分子理應被排除在特區管治架構之外。任何制度都必須得到嚴格的遵守和執行,在未來的三場重要選舉中,資格審查委員會和監誓人必須嚴格把關;選舉後,特別政府也須時刻監察當選人的言行,做到全流程監察,堵住任何可能出現的漏洞。 與此同時,愛國只是最低要求,德才兼備、有管治能力者才堪當治港重任。夏寶龍主任在講話中為「有能愛國者」提出了五項具體要求,包括:立場堅定、擔當作為、為民愛民、有感召力、有責任心。所謂「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一旦立場不堅定者進入管治架構,會對特區政權安全帶來更大威脅;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定會遭遇既得利益者的阻撓,而治港者必須敢為、不避難、有承擔;治港者必須放下身段,從冷氣房和寫字樓中走出來,「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解市民之所困」;治港者必須有包容的心,善於團結不同的力量,才能壯大愛國愛港人士的陣營;面對香港紛繁複雜的問題,若治港者當選後沒有作為,就會影響市民對新的選舉制度的信心,更會辜負了中央的期望。 落實「愛國者治港」,既要踢走不愛國者、假愛國者,最重要的是要選出有德有能者,這樣才能令「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香港的從政者應以夏寶龍主任提出的五項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做「有能愛國者」,做好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把香港建設好,創建出更精彩的「一國兩制」新篇章。(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民建聯副主席 新社聯理事長編輯:張桔馨審稿:黎知明
@陳勇:以愛國者治港原則 根治政治病毒
2021-07-20
0
0
文〡陳勇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亦尚有藥物及疫苗可治及預防。面對「政治病毒」,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及根治呢?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愛國者治港」原則,正正就是一帖良方。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最近就提示香港,只要繼續落實有關原則,嚴防黑暴入侵本港政治制度,並選出有能力的愛國愛港之人,香港定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大有可為。 本港在2019年黑暴時期,打砸搶燒充斥香港街頭,市民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本港經濟亦大受影響。而不少與黑暴相關的人士,包括獨派及縱容黑暴的反對派,藉著選舉大舉侵佔區議會,利用公共資源宣揚港獨,更妄想進入立法會,企圖以民生議題脅逼政府。當時特區管治權情勢危急,猶如受急性病毒影響的病人,生命受到威脅。 這個時候,中央接連出手,先推出港區國安法,再完善本港選舉制度。不單施藥治標,更為病人做手術全力施救,把政治病毒驅出人體,拯救750萬市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就在不久前,已有超過二百名反對派議員因害怕刑責而辭職區議會,讓區議會重回關注民生議題的正軌。 現在我們已把病毒除出,接下來,就是要好好增強抵抗力,以防病毒再可乘之機。習主席提出的「愛國者治港」,能幫助香港強身健體。近日夏寶龍主任亦指明,要確保即將到來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立法會選舉、行政長官選舉順利進行,並嚴格把好提名關和資格審查關,堵住任何可能出現的漏洞,確保香港政權掌握在有管治才能的愛國愛港人士手中。只要我們守得住這條「鐵底線」,香港就如打了疫苗,即使日後再出現任何政治病毒,都能百毒不侵。(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民建聯副主席 新社聯理事長編輯:張桔馨審稿:黎知明
@陳勇:國家多舉措助港騰飛 盼抓緊機遇融入發展
2021-07-13
0
0
文|陳勇今年適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香港回歸24周年,為歡慶佳節,本港舉辦多場展覽及活動,希望藉此豐富市民生活及增強對於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正確認知,培養國民身份認同。 香港是祖國不可分割、不容分割的一部分。回顧歷史,兩地間血濃於水的紐帶關係向來密不可分。國家改革開放40幾年來,國家飛速發展、繁榮昌盛,從最開始的一貧如洗到現在發展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而香港背靠祖國,方方面面可從中分享紅利。實踐證明,融入國家發展,對香港是「百利而無一害」。 近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今年又適逢「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種種舉措都是為香港的發展提供良機。香港可充分發揮其地理、法律、稅制等優勢,加上國家始終重視、關懷香港,有此「天時、地利、人和」的大趨勢,香港理應緊抓機遇,在國家發展所需中發揮所長,為國家貢獻的同時亦可品嘗發展帶來的累累碩果。 國家推出各種舉措和優惠政策旨在融合兩地、消除差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如火如荼,無論就業、創業、生活、教育、醫療都為港人提供便利。越來越多香港居民前往大灣區定居和工作。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便利港澳青年到內地城市讀書、就業創業,亦提供高薪職位供香港青年申請。結果顯示申請相當踴躍,有幾百名港人已經勇敢邁出第一步,踏入粵港澳大灣區這片廣闊的平台謀求更大發展。 國家不僅考慮到發展青年,更是從長遠角度出發,於2019年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就已經提出「為港澳居民在廣東養老創造便利條件」,在大灣區的內地城市興建更多香港模式的優質安老院,希望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服務。 粵港澳大灣區現時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作為祖國的一部分,香港的發展要緊跟國家政策所帶來的機遇,港人的發展亦離不開國家強大所提供的平台。(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編輯:張桔馨審稿:黎知明
@ 陳勇:融入國家灣區發展 同心復興中華民族
2021-07-08
0
0
今年7月1日是內地舉行慶祝中共建黨百周年大會,以及香港特區成立24周年的大日子。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專門提及港澳,顯示中央政府一如以往重視香港,對港方針政策沒有改變。香港在中央的支持下「止暴制亂」,重回正軌,我們更應珍惜得來不易的繁榮穩定,青年人更應積極融入灣區發展,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 過往每年七一都令人感觸良多,特區香港能重回祖國懷抱,更見證著國家舉足輕重的發展,本來是令人振奮的盛事,但偏偏在英殖民政府刻意「經營」下,港人的愛國情懷被淡化,成為了無根一代。在回歸後,政客亦繼續向國情教育潑污水,令不少港人被誤導,竟然把國家的關懷和支持,扭曲為特區香港「被赤化」、「被染紅」云,非常可悲。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近十年來禍港政客一次又一次逾越中央底線,甚至掀起黑暴旋渦,中央為了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出手助港撥亂反正,絕對是合情合法合理。事實上,中央政府一直以來把香港長遠發展和民眾福祉放在心上,沒口罩國家提供,沒水飲國家提供,疫苗不足國家優先供應。我們豈能不珍惜得來不易的繁榮穩定?青年人更應以融入國家、報效國家為己任。 回望百年歲月,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走過危急關頭,一步一腳印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富強,香港人與有榮焉。明年我們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進入了「五十年不變」的中期,港人有責任好好回歸「一國兩制」的初心,切實維護基本法權威,把命運與祖國相連,同謀發展。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編輯:潘麗麗審稿:黎知明
@ 陳勇:強烈譴責暴行 勿讓恐怖主義復燃
2021-07-05
0
0
剛過去的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也是香港特區回歸二十四周年。在這個值得港人引以為傲的大日子,偏偏少數激進暴徒無視法紀及市民生命財產安全,試圖生事,甚至有狂徒揮刀襲警再自刺。社會各界必須對激進暴行予以強烈譴責,並支持警方嚴正執法,免得本地恐怖主義死灰復燃。 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來,香港社會迅速「止暴制亂」,法治權威重現,特區政府跟香港市民一起全力打好抗疫戰,力爭香港重回繁榮穩定。在此良好勢頭下,香港還翻出潛藏已久的老大難問題,包括在中央支持下,堵塞了選舉制度漏洞,也把一些以「新聞自由」為名,實質肆意反中亂港的「黃媒」連根拔起。 正當香港復歸平靜,社會上苟延殘喘的激進勢力眼見大限將至,頓失方向,紛紛垂死掙扎,甚至要玉石俱焚。繼「六四」有逾千人聚集銅鑼灣涉非法集結後,又有人在網上號召「6‧12」上街云,為免黑暴分子再度禍港,警方在七一前夕已在港九多區重兵佈防,嚴防有人生事。 奈何恐怖份子死心不息,在回歸日有狂徒揮刀襲警,有疑犯藏有利刀及仿製槍械,有不法份子向禮賓府外圍投擲易燃物品,亦有人派發具煽動內容的單張等。多宗涉嫌破壞公共秩序事件,顯然是危害社會安寧和衝擊特區政權,社會各界必須譴責目無法紀的行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香港雖然走出了黑暴陰霾,但社會各界絕不能鬆懈,必須保持警惕,守護家園。我們更要全力支持警方果斷執法,瓦解本地恐怖主義,嚴防再有人「英雄化」危害他人性命的暴行,令激進青年有樣學樣,累己累人。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編輯:潘麗麗審稿:黎知明
@ 陳勇:先打針再外遊 更安全放心
2021-06-30
0
0
夏天一向是港人外遊的旺季。當大家已忍了差不多年半的時間,聽到泰國及歐洲部分國家開始放寬入境政策,連特區政府都宣布縮短已打針港人外遊回港的檢疫期,是否都心癢癢想盡快出發呢?但當各地入境規則愈來愈鬆,這時正正是病毒最容易入侵、防疫網最容易打開缺口的時候。 疫情肆虐,全球經濟因人員難以流動受到重創,所以近期不少國家趁疫情稍緩,均紛紛放寬入境限制,以拯救低迷的經濟。泰國布吉是快於下月重開,讓已接種疫苗的旅客可以免檢度假。歐洲多國更容許低風險地區人士,只需持有陰性檢測結果,即可免檢入境。其中法國已將香港列入邊境開放綠區名單,只要港人持有近期陰性核酸、以至快速抗原檢測證明,即可免隔離出入境。 隨著多國的疫苗接種率不斷上升,放寬限制的國家及地區相信只會愈來愈多,入境規限亦只會愈來愈寬鬆。但我們希望港人三思,不打針外遊,是否安全呢?先不說會否於外地染病,就算回港亦需因應不同區域隔離14至21日,是否值得?更別說現時新冠病毒不斷變種,而外地疫情其實從未清零過,沒有疫苗抗體的保護,你確定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一旦染疫,分分鐘被逼滯留當地就醫。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各地入境措施一放寬,人員恢復往來,病毒的傳播及變種速度一定會加快,隨時再掀起新一輸疫情。不過,要各地長遠閉關,亦只是斬腳趾避沙蟲,實際上並不可行。所以,唯有大家一同接種疫苗,為自己及社會多建一層保護,才是治本之計。為了你那顆渴望外遊的心,快點去接種疫苗吧!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編輯:潘麗麗審稿:黎知明
@ 陳勇:消費券重振經濟 助拓電子消費市場
2021-06-29
0
0
特區政府的消費券計劃即將展開,合資格的香港市民在登記後,最快可於八月一日領取第一期金額。是次計劃一舉多得,除了在香港疫情稍緩時,適時推出新措施刺激本地消費外,也是幫助香港發展電子消費市場的大好時機。 自從電子消費券計劃消息出爐,不少港人「未收錢,先興奮」。特區政府估計消費券可望貢獻0.7%經濟增長,有商界代表更指,計劃能為消費市場注入360億元,預計720萬人受惠,期望能引發「報復式」消費效應,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心針,幫助各行各業從谷底走出來。 更難得的是,今次計劃能為香港電子消費模式揭開新一頁。其實,電子支付早已是環球趨勢,多年前,內地電子錢包已發展得非常成熟,無論乘車、用餐或逛街購物,只要用電話掃一掃就能暢通無阻。相反,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電子貨幣的發展一直相對落後,長期滯留於用現金或八達通付費的模式。 今次當局的電子消費券計劃,正好鼓勵商家發展電子商貿,促使更多市民加入電子消費市場,與內地電子消費市場看齊。在金融發展方面,本港早日建立電子支付平台,將有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尤其有助與內地消費模式接軌。從衛生角度來說,在疫情中用電子消費,亦可大大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 推廣電子支付乃大勢所趨,目的是賦予市民更多選擇,便利生活。當然,落實任何新模式也有適應期,政府有責任提供良好的配套,包括詳細研究電子支付潛藏的私隱問題,防患於未然,並針對不熟識科技產品的長者,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大家能安心消費。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編輯:潘麗麗審稿:黎知明
@ 陳勇:中共百年華誕和中國香港的未來
2021-06-24
0
0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華誕,回望百年歷史,香港的歷史變遷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息息相關,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也開始思考:中國共產黨與香港有什麼關係?香港的未來又將在中國共產黨的引航下駛向何方?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從歷史中可以尋找到問題的答案。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根據不平等條約割佔香港,沒有人知道香港何時可以回歸祖國懷抱;1941年12月8日日軍攻打香港,駐守英軍在僅僅18天後的聖誕節就宣佈投降,沒有人知道香港何時可以擺脫日寇魔爪。今天,我們從歷史中獲得了答案。是中國共產黨以開創性的「一國兩制」政策讓香港在被佔領150多年之後重回祖國懷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帶領香港的熱血青年,在日據期間保家衛國,直到取得抗戰勝利。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一國兩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香港今天的繁榮穩定。一百年來,我們的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今天的中國,信息暢通、公路密布、高鐵飛馳、高壩矗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航母巡航、「北斗」成網、「嫦娥」攬月……更重要的是人民有了極大的獲得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我相信,中國還將創造更大的奇跡。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我們的祖國和西方強國,都交出了各自成績表,誰的更亮麗?如果現在給你一張未來號客機的機票,你更願意登上哪一家?看一看全球的疫情控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祖國是香港不變的依靠。祖國百年的奮鬥與成就,同時也促成了香港的騰飛與繁榮。香港今天的成就,是與祖國內地堅定支持密不可分的,是由香港市民發揚「獅子山精神」拼搏奮斗出來的。特別是回歸祖國20多年來,香港兩次與金融風暴正面遭遇,曾經歷來勢洶洶的非典、禽流感,也曾有過失業率上升、收入增幅下降的困境。然而,背靠內地、擁抱祖國,香港都能化險為夷。今天,從粵港澳大灣區打開的廣闊天地,到「一帶一路」搭建的廣闊舞台,到「十四五」規劃擘畫的廣闊前景,強大的祖國不僅是香港的底氣所在,也是香港的機遇所在。更讓我們堅信前途光明的是,「一國兩制」在20多年的實踐中更加成熟、定型,尤其是近年來,因應香港發展變化,頒布香港國安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在香港發展的又一個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牢牢把握了香港發展的正確航向,香港的長治久安,行穩致遠,未來可期。展望香港未來,在社會政治大局穩定之後,有望解決深層次社會矛盾,聚精會神解決土地和房屋問題,改善貧富懸殊,達至優質民主。香港再出發,實現新的騰飛!記得我還在香港城市大學就讀社工的時候,前輩學生領袖,傳承給我們的十二字真言:「扎根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指出:「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隨著歷史的演進,相信我們大家尤其是青年人,會對香港與祖國的命運與共感受得更加深刻,這也應該是我們當代青年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應有的大格局。 我們在抗擊疫情期間舉辦了青少年口罩設計大賽,優秀作品中畫出了中國加油,香港加油的圖案,這不單是香港青少年的心聲,也是我們絕大部分香港市民的心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加油,中國香港加油!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編輯:潘麗麗審稿:黎知明
@ 陳勇:灣區醫療潛力無限 香港可帶路領航
2021-06-22
0
0
香港地少人多,不少人為居住環境而頭痛不己。隨著國家大力發展大灣區,近年已有不少人北上置業,尤其吸引退休一族。大灣區生活配套一應俱全,跟香港已沒有兩樣。即使是銀髮族最為關注的醫療水平,亦隨著更多政策開放落實,逐步跟上香港,甚至國際水平。 為便利在大灣區工作及生活的港人在當地就醫,以及促進港資醫療機構落戶大灣區,國務院已批准「港澳藥械通」以試點形式,率先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展開。計劃容許在大灣區的指定醫療機構,經廣東省審批後使用臨床急需、並已在香港上市的藥物和醫療儀器。計劃如順利進行,會逐步擴展至其他符合要求的指定機構。 有關安排不單可令北上發展的醫療人員在服務病人時能更得應手,更可令灣區醫療服務更貼近香港水平,從而跟國際接軌。下一步,特區政府可與內地再加強合作溝通,例如近期醫療界建議可將本港的醫療數據,與大灣區各城市互通。此舉不止能更方便在大灣區定居港人查閱病歷,控制過度醫療,更能進一步打通醫療融合領域中的信息流,對整個大灣區的醫療水平提升有莫大裨益。 香港的醫療水平處於國際前列,以我們目前的醫療設備和醫生水平,絕對有能力幫忙促進大灣區的醫療水準。而大灣區擁有龐大的人口,不論醫療數據及市場潛力,均是香港所不及。因此,我們鼓勵更多有志發展醫療事業的機構及人才,到大灣區實踐抱負,第一步,就由深圳試點開始。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編輯:潘麗麗審稿:黎知明
@ 陳勇:科興疫苗星國供不應求 本港「福地」市民應珍惜
2021-06-22
0
0
新加坡日前開放中國科興疫苗的接種,首批針劑可在24間合資格的私營醫療機構預約接種。民眾熱烈反響,科興疫苗供不應求。有診所一日內接到超過800通電話,亦有診所表示首批200劑疫苗還未送達,診所電話從早上8時開始就被「打爆」,並已經接到1000多人的預約登記申請。 早前新加坡批准的輝瑞和莫德納疫苗皆採用mRNA技術,雖然該項技術已經有30多年歷史,但直到今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才在緊急情況下研發疫苗。而科興疫苗則沿用已經有數十年使用歷史的滅活疫苗技術,相比之下更為安全可靠。不少選擇科興疫苗的人士希望「穩中求勝」,直言相信中國的產品和技術。 近日,內地新冠疫苗注射累計超過10億劑次,預計今年底可為至少70%目標人群接種疫苗,屆時可以形成「群體免疫」的保護屏障。內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受控,除了實行嚴格的防疫措施,亦離不開全國人民齊心抗疫的共同努力。也正是這樣,內地的經濟、民生早已恢復正常。 反觀本港這塊「福地」,在各界推出「谷針」誘因前,接種計劃遲遲未有進展。截至6月20日,政府已經為市民接種3,182,520劑,其中接種第一針的有超過191萬人,佔全港總人口28%。儘管近日單日接種人數屢創新高,距離本港形成「群體免疫」仍遙遙無期。 本港接種率低,少不了別有用心的媒體抹黑中國疫苗。做法實在可恨!可恨之處在於他們置本港市民健康於不顧,本著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從中作梗,企圖拖垮香港。實際上,中國疫苗不僅給中國國民接種,早前已經多次向世界上其他國家伸出援助之手。這麼多人完成接種,幫港人「試毒」,已經驗證疫苗安全可靠有保證。由此,市民需要擦亮眼睛,為自己、為家人、為香港這座城市,齊心抗疫、齊打疫苗!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編輯:潘麗麗審稿:黎知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陳勇-紫荊雜誌_紫荊網
現任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理事長、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第十二屆及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