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登錄
賬號設置
退出登錄
下載APP
繁
简
首頁
資訊
視頻
時評
財經
創科
法治
文體
教育
健康
社會
任免
專欄
網刊
專題
紫荆
>
專欄
>
名家
>
陳勇
陳勇
0關註
+關註
現任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理事長、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第十二屆及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他的文章
陳勇:履行好主體責任 從嚴抓好抗疫
2022-04-02
0
0
第五波疫情來得既急且猛,近日疫情稍為放緩,但正如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重申,中央支持香港特區政府進一步負起主體責任,要把中央援港抗疫措施用好。鑑於不少專家指出第五波隨時反彈,特區政府必須從嚴抓好防控抗疫,我們亦支持加強執法,協助政府與市民一起走出「疫」境。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兩年多,特區政府團隊、醫護團隊、前線抗疫人員和政黨社團義工等一直堅守崗位,令香港疫情一直處於平穩。此外,警隊在困境下不忘初心全力抗疫,由追蹤病源傳播、圍封強檢、協助居民撤離、票控違例者、打擊疫情騙案等,都守好每一道防線,盡顯警隊逆境自強、救急扶危的精神。 無奈第五波來襲,香港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除了醫療系统崩潰,抗疫前線疫於奔命外,普羅市民也求助無門,只能自救。我們感激中央政府和內地同胞適時出心出力挺身幫助,香港近日總算把嚴峻的疫情遏下來,但有專家警告,隨著分階段放寬措施,社區人流增多,疫情可能反彈。因此,特區政府必須從嚴抓好防控,做到萬無一失。 夏寶龍主任近日在援港抗疫工作協調會上亦強調,要充分認識香港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反覆性和援港抗疫工作的複雜性,支持香港特區政府進一步負起主體責任,把中央支援香港抗疫的措施用好,確保物資發放到位、設施利用到位,全力減少死亡、減少重症和感染,並採取嚴格措施防止疫情輸入和反彈。 特區政府必須汲取第五波抗疫方寸大亂的沉重教訓,部署好、善用好中央一切的援港軟件硬件,勿再錯失「備戰」的黃金時機。同時,為保障公眾健康,我們也支持加強巡查,嚴打違例行為,打擊煽惑「播毒」流言,以減低病毒傳播風險。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疫情下行不鬆懈 咬緊牙關防反彈
2022-03-31
0
0
所謂「波係圓嘅」,比賽未到最後也不知誰勝誰負。面對今場重創香港醫療和經濟體系的第五波,我們香港在中央傾力支持下,總算咬緊牙關走出了疫情高峰期,但抗疫戰如同球賽,未到最後一刻大家都不要鬆懈,專家也提醒社會各界一旦誤以為疫情正走下坡而掉以輕心,第五波反彈不足為奇。 本港疫情近日有明顯緩和跡象,但每天呈報確診人數仍數以千計,相對過去兩年多的疫情來看,目前尚處於高水平。不過,不少人經歷過每日確診個案數以萬計的慘況後,如今已急不及待外出鬆一鬆,而隨著禁飛令取消,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將陸續放寬,再加上清明、復活節假期到來,都令疫情再添變數。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以視像形式,主持召開支援香港抗疫工作第十次協調會。他強調,援港抗疫的專班成立40多天以來,堅決落實總書記習近平的重要指示,選派精兵強將爭分奪秒加快方艙醫院等援建項目的建設,又源源不斷向香港提供各類醫療和生活物資。他勉勵專班要堅定信心、毫不鬆懈,把中央援港抗疫的各項任務不折不扣落實好。 的確,在中央的關愛支持下,各界充分體現了內地與香港血脈相連的同胞之情。我們理解不少港人出現抗疫疲勞,各行各業也苟延殘喘,但要徹底打倒病毒,除了中央和同胞們出手相助,還得靠全港市民堅守社交距離,並履行接種疫苗和接受核酸檢測等共同責任。 抗疫戰一天未結束,我們也沒有鬆懈的條件。唯有特區政府所有部門都積極堵塞防疫漏洞,更要為迎戰可能出現的第六波做好準備,同時各界要團結一致,齊心防範各種風險隱患,香港才能在疫情防控戰中取得最終勝利,有望逐漸打開與內地的通關大門,抓住融入國家發展發展機遇,恢復經濟民生。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社區義工 抗疫真英雄
2022-03-27
0
0
抗疫兩年以來,尤其今年第五波爆發,社區有一大批有心人,在疫情最嚴峻、市民最彷徨之時,無懼病毒、不辭勞苦,全心全意全力投入支援社區的工作,將個人危險置之度外,這班社區義工是抗疫真英雄! 疫情嚴竣,防疫措施不斷收緊,對社區服務帶來巨大挑戰。由於疫情不能聚眾,街站等傳統服務大受影響,對於訊息發放及物資派發同樣帶來難題。不少社區義工及幹事議員,藉不同網上渠道拍短片和做直播,還有派信箱,高空『嗌咪』廣播等,向市民第一時間報告區內最新情況,以及如何處理和應對不同問題,令市民可掌握最新最快資訊。 社區服務另一挑戰就是上門探訪服務,多得很多社區義工的無畏無懼無私地奉獻,冒著巨大風險在各區為居家檢疫乃至確診家庭上門送藥送物,為市民籌募、收集、派發各種抗疫物資,默默盡自己所能貢獻社區。 經過連月的工作,這些社區團體組織和義工持續發揮出有效的民間社區系統,自發自動服務。特區政府接下來派發主要中央援港物資防疫包給全港市民。同時凝聚並聯同上述的義工群體,持續發揮好社區力量,更快地將各項防疫物資,火速送到每一家手中,加快戰勝第五波疫情。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堵塞抗疫漏洞 做好前瞻部署不放鬆
2022-03-24
0
0
特區政府綜合根據內地和本地專家建議,宣佈暫緩全民檢測,並由下月起取消九個國家的禁飛令,又會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確,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體系,加上市民長期抗疫疲勞,手停口停,保生命健康,也要保飯碗,保經濟民生。政府因應確診數字逐漸回落而調整政策是有其需要和理據。但要在這場抗疫持久戰中取得最後勝利,特區政府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總結第五波經驗和慘痛教訓,繼續加強堵塞防疫漏洞,為迎戰專家預測的可能的第六波做好更多準備。 第五波疫情爆發至今,病亡人數已逾6千人,令人非常心痛。公立醫院超負荷,安老院舍淪為重災區,情况慘不忍睹。特首在立法會答問會上坦言,沒有「水晶球」看到疫情趨勢,在普羅市民心中,各位領袖高官雖然不能未卜先知,但在疫戰中帶著香港人摸著石頭過河時,卻有責任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全力作出前瞻性的周全部署。 正如微生物專家指出,香港去年曾有九個月的黃金期,若當時能盡可能普及疫苗接種和充足準備,香港應該就不會在第五波疫情中失去這麼多寶貴生命。如今第五波疫情由最高位稍為緩和,調整防疫政策讓大家回一回氣,無可厚非,但絕對不能心存僥倖,政府更要爭分奪秒彌補第五波中的抗疫漏洞。 同時,港大醫學院按政府公布的路線圖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推算出的第六波疫情高峰期或於6月初再現,特區政府應該如何準備迎戰?第一,有責任趕緊為長者、幼童及長期病患等高危一族,加快全面接種疫苗。第二,必須針對一度崩潰的公共衛生體制重整旗鼓,包括做好病人病床病院醫護的分流和支援,補充醫藥裝備等,以應對重症及死亡個案再度攀升的危機。 第三,針對外國航班來港入境政策新安排,以及疫情隨時反彈的可能性,特區政府應仔細參考內地閉環式管理和精准圍封檢測的經驗,抓緊抗疫的黃金時間。就以深圳為例,早前在短短幾日間急增數十宗個案後,即馬上拍板推行封城措拖,然後很快能成功解封,其當機立斷的做法值得我們香港借鏡。行軍打仗重點不單在于勇猛前進,更要有智有謀,周詳戰略部署。隨著政府宣布下月下旬開始放寬措施,香港既有危也有機,要在不確定性因素中打贏疫戰,必須汲取第五波的寶貴經驗教訓,在有序推進市民重回較正常生活時,更要未雨綢繆,亡羊補牢,強力統籌,做好後續的各種預判,預案和準備工作。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繼續全力應戰 絕不能鬆懈
2022-03-20
0
0
第五波爆發以來,本港累計確診病例突破百萬宗,縱使近日疫情轉趨平穩,但正如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接受中新社專訪時強調,抗疫仍須繼續保持高度備戰狀態。抗疫如救火,香港社會各界必須深存感恩,善用中央一籃子援港軟硬件措施,更要致力打擊任何抹黑國家和擾亂抗疫的流言蜚語,確保香港同心力遏病毒,早日重回正軌。 「香港有求,國家必應」,中央政府援港抗疫一個多月來,成為本港抗疫戰的最強後盾。中央除了火速建設方艙醫院,解決本港隔離設施不足的問題外,大量具備醫護和檢測實戰經驗的內地精英骨幹,甘願逆行來到本港抗疫的第一線,為民請命,也即時緩解了醫護資源緊絀的壓力,讓港人重現戰勝疫情的信心。儘管近日疫情有回落跡象,但大家務必打醒精神,支持繼續落實社交距離措施、完善「疫苗通行證」安排,還要爭分奪秒推動長者幼童接種疫苗,免得隨著社交活動漸趨頻繁,疫情馬上反彈。 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外,社會各界也要做好思想上的防護,切忌誤信無稽之談。近日,有反中亂港分子惡意抹黑國家對香港抗疫的支持,有人製假圖散佈謠言,有人質疑內地醫護專業水平,有人挑撥兩地人民矛盾。如此種種,不單破壞全港齊心抗疫的氛圍,更令廣大市民生命安全受到更多威脅。 事實勝於雄辯,當初全國上下齊心,很快就控制住了武漢疫情,我們堅信國家同樣是港人最堅實的依靠。香港仍處於疫戰關鍵時刻,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不鬆懈,善用國家援港措施,支持警方嚴正執法,打擊拖拉抗疫後腿和破壞的不法之徒,我們中國香港一定能盡快戰勝疫情!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中央援港說到做到 社會各界衷心感激 本港落實要儘早儘快
2022-03-19
0
0
「香港有求,國家必應」,香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可幸在中央及內地同胞傾力支援下,本港抗疫的軟件、硬件均在過去一個月大幅提升。無論是本港醫護界或絕大部份的香港市民對此深存感恩,惟有傳媒就有關內地醫護的提問卻引起爭議,畢竟雷霆救兵內地醫護離開家園逆行援港,人家未就位開工就面對「投訴」問題,實乃某咬呂洞賓。 自從香港疫情大爆發,中央對香港的支持說到做到,不僅在抗疫物資和人手方面全力挺港,就連日常生活物資也保證香港市民一無所缺。短短一個月,香港九所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已有逾半投入服務,為港新增逾萬張床位,而內地醫護也陸續趕赴香港的最前線,支援心力交瘁的本港醫護界繼續抗擊疫情,相對外國政府無視人民死活的躺平投降作風,我們真的身在福中定要知福。 首批抵港的75名醫護,從收到通知至「出征」僅有十天。有逆行者坦言,自己以往「經常聽獅子山下、看TVB,香港都是我們的一部分。」她的家人就表明幫她「守住後防線」,會照顧好兒子令她無後顧之憂。有醫護8歲的女兒也寫了一封信給香港的小朋友指:「把自己最愛的媽媽送來香港,大家一起努力,戰勝疫情,希望媽媽可以早日平安回家」無不令人動容。 是的,每一位援港的內地醫護也有自己的家人朋友,他們冒上染疫風險,有人更推遲婚期,為港人無私付出,只源於對香港的同胞之情。事實上,香港絕大部份市民都對中央和內地醫護深存感激,偏偏極少數人無限放大個人「權益」,甚至當大批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之時,他們還高論所謂「公眾知情權」及「公眾利益」來橫生枝節,是幫忙還是倒米?大家心裡有數。同時,本港更要快馬加鞭,儘早儘快落實好人力物力的資源,儘早儘快到達每一家市民手中。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內地醫護逆行援港 經驗豐富誓遏疫情
2022-03-16
0
0
香港第五波確診數字高企橫行,有醫護界人士形容公立醫院過去數周已經「淪陷」。特區政府向中央提請派內地醫護來港支援,繼首批75名醫療人員抵港後,未來「援兵」陸續有來,這不僅能彌補本港抗疫人手不足的問題,內地醫療團隊更能分享豐富抗疫醫療經驗,有助壓低重症率和病亡率,助港早日走出疫境。 第五波爆發以來,至今已平均每十名港人就有約一人中招,新冠肺炎死亡總人數更逾4千人。香港醫療系统爆煲,有業界慨嘆公立醫院的惡劣情況猶如烏克蘭戰地醫院,不論是大堂、餐廳等都動用來接收新冠病人,但由於醫護人手短缺,部分患者無人餵食或照顧,甚至大量死者遺體堆積在院內。更可悲是公院失守,無法接收安老院舍病人,逾千院舍長者慘成疫下亡魂。 慶幸是自特區政府向中央提請求助後,無論是醫護物資和支援人員,中央也有求必應,給予港人最大最好的支援。儘管近期廣東多地疫情爆發,惟廣東醫護依然「逆行」援港,令人動容。據傳媒報導,訪港醫療團隊不少曾參與過03年沙士疫戰和兩年多前武漢市新冠疫情,定能提升醫管局設施的治療功能,為本港抗疫戰打下強心針。 不過,有部分醫護界人士關注內地醫護沒有在港註冊,又擔心兩地醫療操作和語言溝通不協調,甚至還推論到一旦發生醫療事故,如何跟進病人投訴云。但所謂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如今本港醫療系统已火燒後欄,人命關天,事在人為,既然大家的共同目標都是治病救人,深信特區政府、醫管局及兩地醫護界齊心協力,定能做好溝通,而內地寶貴的醫護經驗,也有助促進今後中西醫融合發展。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中央全心全意全力支援香港 港人備受感動齊心抗疫
2022-03-14
0
0
全國兩會日前在北京順利召開,順利通過隔離等嚴格防疫舉措,最終成功上京與會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亦於近日返回香港。回顧整個會期,感受最深的就是國家真切的支持和幫助,無論是堅定維護「一國兩制」方針、落實「愛國者治港」,還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央通過各項實實在在的行動和舉措,證明國家永遠是香港最堅強的後盾和靠山。 會議期間,提及香港最多的當屬疫情。現時香港的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位最高層領導人亦通過港區的代表和委員們,不斷表達國家對香港抗疫的高度關注,以及對全體香港市民的關心、關懷和鼓勵。對此,中央全心全意全力支援香港各項抗疫工作,無論人力、物力、財力,只要香港「有求」,祖國「必應」。最近一兩個月,中央及時派出專家組、醫療團隊、車隊赴港,提供食物、藥物和各類防疫物資,確保供應穩定;面對確診人數呈「幾何式」激增,隔離設施嚴重不足的問題,中央援建多個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其中最快的青衣方艙醫院在七日內落成並投入運作,短短時間已經有四個中央援建香港社區隔離設施項目竣工,這是國家用「中國速度」保障港人生命健康、防止香港疫情進一步擴散。 這還不夠,中央還幫香港清空「購物車」。特首林鄭月娥日前更是在記者會上表示,將本港物資需求以清單形式提交中央相關部委,中央照單全收,為香港提供醫院病床、空氣淨化機、口罩及快速測試等各項物資。反觀早已「躺平」的美、英等國,任由病毒侵入人體,對多個州份提出醫療系統不堪重負的聲音置若罔聞,對數以百萬因新冠逝去的生命視若無睹,所謂「民主大國」的稱號,現在聽來頗為諷刺! 國家方方面面的支援,讓750萬香港市民深受感動和鼓舞,特區政府更要積極主動承擔起和落實好主體責任,珍惜、把握及善用中央提供的一切資源,部門之間各司其職之餘更要真誠全力協同合作,動員所有人手投入抗疫工作;聽取內地專家意見,不斷完善各項抗疫措施,對確診者予以足夠且及時的醫療救治,並提升家居檢疫支援能力。眼下抗疫是香港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筆者樂見並盼望本港各界繼續齊心協力、共同抗疫,社會上湧現一批又一批無懼疫情、逆風而行的義工,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發揮同舟共濟的精神,早日迎來擊退疫情的勝利!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勿讓謠言妨礙抗疫工作
2022-03-07
0
0
記得2019年「黑暴」肆虐之時,社會便曾經充斥大量針對特區政府及警方的「謠言」,例如所謂的「8.31」太子站衝突或「新屋嶺強姦案」等,加劇了當時候的社會不穩定和恐慌情緒,以及市民對特區政府和警方的不信任。諷刺的是,時間總能夠揭露真相,過不了很久的時間,隨著有太子站的「死者」復活,曾經造謠的人經不起執法部門及法官的調查盤問,主動坦承造謠,愈來愈市民亦醒覺自己曾經被瞞騙的事實。 然而,事後的招供絕不能彌補造謠所帶來的社會傷害,在非常時期,謠言所帶來的恐慌,對社會的危害可以是十分巨大的。 近日,「第五波」疫情爆發,在人心最惶惶的時候,卻不斷有謠言流出來,例如散播所謂即將「封城」的謠言等,更言之鑿鑿呼籲市民盡快屯積採購日用品和食糧,引起了一陣混亂和哄動。 疫情防控關乎市民的生命安全,所謂人命關天,是絕不能夠開玩笑的。在最需要團結和沉著的關頭,網絡上流傳的謠言卻愈來愈多,不禁令人想到「黑暴」的慣性操弄手法,旨在引起社會混亂,分散特區政府精力,妨礙抗疫工作,令人髮指。 多年來的經驗說明,反中亂港勢力的活動是不會突然結束的,造謠更是他們的常用板斧。特區政府有必要立即完善現時的資訊發佈機制,在謠言出現的時候迅速澄清。執法機關亦加大力度進行調查工作,將造謠者繩之以法。市民亦應自覺抵制謠言,不輕信及不輕率轉發來源不明的網絡訊息,不要成為造謠者的幫凶。特區政府亦應盡快推行「假新聞法」的立法工作,明確惡意散播「假新聞」、「假資訊」的法律責任,以法律維護公眾利益。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深化認識國家歷史 積極融入國家大局
2022-03-03
0
0
全國兩會本月初在北京開幕,民建聯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一如以往,通過地區和界別工作收集香港各界意見,今年合共提出六大類別共21項建議和提案,涵蓋兩地機場一地兩檢、容許救護車跨境服務、進一步擴大回鄉證在內地使用範圍以便港人在內地生活,以及要求中央在港建立抗戰歷史紀念館與中共展覽館等。 過去兩年多來,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而港人未能如常往返兩地,也影響了雙方經濟民生的互動。惟歷史早已清晰告訴我們,自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因背靠祖國而成功抓住了發展機遇,如今國家高速發展,積極融入國家大局,尤其是完善大灣區互聯互通政策,是香港未來的出路。 民建聯在今年兩會繼續積極為推動兩地合作與國家發展出謀獻策,同時爭取港人在內地的福利和便利政策,希望藉此鼓勵港人投身內地發展,參與建設國家大業。今年香港亦將迎來回歸25年來,隨著中央政府為國家憲法及《基本法》作出重要闡釋,香港翻開了良政善治的新篇章,社會各界尤其是年青一代,必須多讀國家歷史,致力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貫徹落實好。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明確指出,「『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筆者今年重點跟進多項建議,包括要求中央支持在香港建立抗戰歷史紀念館及中國共產黨展覽館,藉此推動全民認識國家歷史、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和新中國的成就。本人也促請中央支持特區政府成立僑務辦公室,發揮好在港僑胞的作用,並邀請海外僑胞借助香港平台參與國家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的建設。儘管香港正努力克服第五波疫情的挑戰,但我們深信在國家的傾力支持下,我們定能咬緊牙關,走出疫境。我們也期盼香港與內地,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交往愈來愈頻密和成熟,有助港人譜寫香江新發展,為祖國貢獻力量。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陳勇-紫荊雜誌_紫荊網
現任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理事長、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第十二屆及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