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登錄
賬號設置
退出登錄
下載APP
繁
简
首頁
資訊
視頻
時評
財經
創科
法治
文體
教育
健康
社會
任免
專欄
網刊
專題
紫荆
>
專欄
>
名家
>
陳勇
陳勇
0關註
+關註
現任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理事長、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第十二屆及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他的文章
@ 陳勇: 繼續高度戒備 提防疫後危機
2020-05-08
0
0
文/陳 勇 本港抗疫超過100日,疫情漸趨緩和,早前亦連續多日未有發現本地感染個案。經過前線醫護三個多月的努力,以及全香港市民同心協力,情況漸露曙光。不過,大家稍為放心之時,亦應繼續高度戒備。這次新冠肺炎病毒不易消除,稍一不慎容易再度於本港社會爆發。此外,我們更應提防,疫後有機會出現的經濟及社會危機。雖然本港疫情正在好轉,各項禁令有望放寬,但當人多聚集,病毒傳播機會便大為增加。加上新冠肺炎疫苗仍在研發中,短期內都沒有藥物可以遏止,一旦邊境重開,本港需為新一波可能出現的輸入個案作準備,大家要做好準備要打一場長久防疫戰。 禁令放寬,最歡喜的莫過於店舖老闆。疫情肆虐以來,本港經濟步入寒冬。加上實施近一個月的各項禁令,令港人外出消費的欲望幾乎歸零。近月不少經濟數據跌幅令人心驚,政府更大幅下調全年GDP預測,可見情況比沙士時期還要嚴竣。除了疫情,另一個經濟隱憂,來自中美兩國的博弈。美國借疫情不時對中國作出無理攻擊,更聲言要向中國索償。縱使其行為及理據不可理喻,但若中美關係再次轉差,甚至再次發生貿易戰,對本港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希望政府繼續密切關注情況,在必要時再次推出紓困措施。經濟問題政府可以動用財政儲備解決,社會問題就需全社會一起齊心合作。眼下香港正經歷疫情及經濟雙重打擊,社會應聚焦抗疫及振興經濟,盡力抵制無謂的政治爭拗,以及搞亂香港的暴力示威。只要全社會同心,就一定可以走出低谷。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 陳勇: 履行憲制責任 維護國家安全
2020-05-05
0
0
文/陳 勇 香港過去一年飽歷「黑暴」衝擊,隨即陷入抗疫長期戰,在連番挑戰中,社會各界更應深思,只有準確建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才能免於被縱暴派迷惑,切實從政治經濟及公共衞生安全等層面,保障國家和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環顧世界,維護國家安全天經地義,其中英國美加等西方國家,更早已建立完善的國家安全法律。偏偏崇洋媚外的香港縱暴派和攬炒派,刻意避談外國力倡國家安全的現實,只大聲唱好他們自己標準的「民主自由人權」,肆意抹黑本港在國家安全立法和教育方面的工作,令我們的步伐大大落後於世界。縱暴派和攬炒派對於國家安全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要麼猶抱琵琶半遮面,要麼亮出「政治打壓」做擋箭牌,皆因他們深知肚明,一旦香港人意識到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的憲制責任,是全面落實「一國兩制」的基石,是關乎到個人、特區香港及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根本利益,那麼他們就再沒有叫座力。在縱暴派和攬炒派阻撓下,香港已一次又一次錯過23條立法及推動國民教育的時機。自去年開始,「黑暴」橫行無忌、政客要求外國「制裁」香港、激進青年甘於「攬炒」等,更令我們不得不承認,香港雖然回歸23年,惟國家安全觀念卻依舊薄弱。正如中聯辦駱惠寧主任所言,「侵蝕法治的『蟻穴』得不到清除,摧毀的將是國家安全的『大壩』」。維護國家安全,香港人人有責,社會各界不能再猶豫,必須在法制及執行機制層面下功夫,同時要加強青年人和同學們的國家安全教育,決不能讓香港繼續成為國家安全的風險口。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 陳勇:自由經濟非藉口 政府應檢討本港油價政策
2020-05-04
0
0
文/陳 勇 除了新冠肺炎,還發生了另一宗全球關注的大事件。紐約期油在4月20日結算時,出現史上首次負油價,最低時每桶-37.63美元,震驚全球。油價低至負數,全港車主即滿心歡喜,以為汽油價格可以大調下降,或至少有合理減幅,但當你去到油站時,發現原來只是一場空。為何油價跌至負數,但香港油格卻幾乎紋風不動?當中涉及兩大原因。第一,本地出售的車用汽油,是進口成品油,並非原油。而油公司在訂價時,除了汽油本身的成本,還有油公司的營運成本,包括地價、地租、人工、運輸等。情況有如你在外吃飯,所付的價錢並不止是食物本身。因此,當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其跌幅自然不會全部反映在零售價之上。第二,香港政府監察本地燃油零售價,所參考的指標是新加坡無鉛汽油和車用柴油離岸價,所以國際油價市場價格下跌,不一定會帶動香港油價。雖然油公司表明,會密切注意油價走勢,調整本地零售價。但可惜本地油價高企,是一個長期問題。根據一個國際油價監察網站顯示,截至今年4月,香港車用汽油貴絕全球,比第二中非共和國貴近兩成。而油價由年初至今累跌75%,但本港汽油零售價同期僅跌7.8%,政府有必要就此作出政策檢討。面對社會對油價訂定的批評,政府過去曾指在自由市場經濟運作下,香港油價一向由油公司按商業運作原則釐定。政府的工作是致力確保燃油供應可靠,並促進競爭及提高燃油產品價格的透明度。可是,汽油是公共運輸的必須品,影響全社會,不應以自由市場作藉口就不作為。政府可循招標方式、批地方式,甚至汽油訂價方式作一個徹底的檢討或改革,以回應社會訴求。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 陳勇: 抗疫是持久戰
2020-04-21
0
0
文/陳勇 隨著在外港人回港人潮下降,本港的第二波疫情亦暫時緩和。執筆之時,確診個案已連續8天為單位數,昨天更是零增长,情況令人鼓舞。雖說我們不應以短暫幾日的數字,就判斷情況好轉,但這都是有賴前線醫護努力抗疫,以及全香港市民同心協力的成效。 需留意的是,不少專家指出今次新冠肺炎與沙士不同,難以徹底消滅。美國哈佛大學有研究指出,社交隔離措施應間歇性持續至2022年,而本港衞生防護中心也形容疫情是漫長戰爭,要等全球大部分人有抗體或疫苗,才有望受控,呼籲大家要保持警惕。 不過,既然是一場漫長戰爭,香港社會亦無可能無限期的暫停下去。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停課、停業、限聚令、出入境限制等防疫非常手段,對社會運作影響極大,影響的不單是本地市場,更是外國人員交流及生意往來。現時本港的旅遊、零售、餐飲、酒店等行業全部陷於冰河期,近期所有經濟數字亦令人觸目驚心。即使政府公布1,375億元抗疫基金,解社會燃眉之急,亦難以長期維持。特區政府應審慎地評估,社會如何逐步恢復,以應對未來一至兩年與病毒並存的新形態。 經過近三個月的居家抗疫,市民愈來愈渴望回歸正常生活。加上近期確診個案大幅減少,整個社會都憧憬疫情完結。特區政府在抗疫一仗上得到國際肯定,接下來就需與各方研究,如何讓社會一邊防疫,一邊漸漸回覆正常運作。市民亦應繼續警惕戒備,減少不必要的聚集聚會,以防社會回復正常 運作後,有機會出現的第三波疫情。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 陳勇: 凝聚正能量 冀港不分化
2020-04-17
0
0
文/陳勇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香港抗疫長逾兩個半月,除了經濟疲態顯露外,長期作戰的醫護人員及留家抗疫的市民,也承受不同的壓力。難得在此時刻,歌神許冠傑在網上開演唱會,在風和日麗的維港前自彈自唱經典金曲,為香港打氣,當唱到「但願日後獅子山下,人人團結,永不分化」,更觸動了不少香港人的心。自去年中的修例風波開始,香港撕裂到不得了,豈料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初肺炎突然來襲,人心惶惶,各行各業更難逃一劫,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今次許冠傑舉行約一小時的演唱會,鼓勵港人重拾正能量,他更身體力行活出同舟共濟精神,藉演唱籌款支援音樂界被裁工作人員的生計,非常有意義。據主辦方公佈,是次全球有255萬樂迷同時在網上觀看許冠傑的演出,奈何歌神也避不過泛政治化的歪風,在各界好評中,縱暴派竟然在網上冷嘲熱諷。最可笑是,有從美國跑回香港避疫的政客,在社交媒體發文揶揄演唱會「離地」,宣稱「時代真的變了」,繼而繼續為摧殘香港的黑暴貼金,「後生仔在街頭以血汗換取尊嚴的未來」云。年青政客崇洋縱暴不足為奇,但所謂身體比說話誠實,眼見歐美國家抗疫不濟,此等政客急急腳回港逃難,顯然是用行動默認香港幾代人的努力和社會保障。惟他們回港坐享其成之際,反而要數落上一代的香港精神,他們真的臉不紅氣不喘嗎?看著縱暴派暗諷歌神金曲「不合時宜」,再細味歌詞:「無知井裡蛙,徒望添聲價,空得意目光如麻,誰料金屋變敗」,令人會心微笑。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 陳勇: 全球齊心 才能取得最後勝利
2020-04-15
0
0
文/陳勇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確診個案已過150萬宗,死亡人數亦已超過10萬。在全球人員大幅流動之下,病毒高速傳播,亞洲、歐洲、美洲等無一倖免。在抗疫的大前題下,各國應該共同合作,以科學精神尋找病毒源頭及治療用藥,用團結應對無情的病毒,全球疫情才有緩和及可控的一日。可恨的是,西方部份機構、政客甚至國家元首,把新冠肺炎的責任全推到中國身上。例如國際科學期刊《自然》早前亦曾將新冠病毒與武漢及中國連結,但及後該期刊承認報導有誤,令世界各地亞裔受到種族歧視的情況明顯,因而向公眾致歉。更甚者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宣稱新冠肺炎為「中國病毒」,抹黑中國之餘,更令中美兩國關係嚴重受損,這無疑是對疫情雪上加霜。新冠肺炎源頭是科學問題,各國應該秉承科學精神找尋,並合力研發疫苗控制疫情。而中國在一月時對武漢封城,即時通報世衛和國際,就是基於科學精神而作出的決定,並為世界抗疫作出犧牲及取得寶貴經歷。這些都不是別人隨口幾句政治口號就可以污衊的。疫情一日不受控制,全人類都會是輸家。一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紐約時報》撰文所提出,現在不是相互指責的時刻,此時此刻團結至關重要。我們要保持清醒,對那些企圖煽動種族主義和歧視仇外的言行說不。最近,近百名美國前政府高官、專家學者呼籲中美開展合作,共同抗擊疫情。只有全世界同心合作,互利互補,全球才能取得最後勝利。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 陳勇:維護落實基本法 遏黑暴走出困局
2020-04-08
0
0
文/陳勇 今年是《基本法》頒布30周年,過去九個月,香港飽歷前所未有的撕裂,政客曲解「高度自治」,煽動「本土」、「港獨」主義,試圖去中央化,暴徒甚至無視法紀發動暴力騷亂,嚴重衝擊香港「一國兩制」的落實。香港正處於十字路口,社會各界有責任讀通讀懂《基本法》,認清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才有望重回正軌,找到出路。《基本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並於1990年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當中訂明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重要理念。無論對國家、香港及歷史而言,《基本法》都具重要意義,既保障國家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實施,也令香港在回歸祖國後有法可依,維護香港穩定和體現法治精神。在《基本法》框架下,香港的民主自回歸後有更大的進步,中央實際上也兌現承諾,將特首普選問題擺上公共議程。奈何破壞派一直盲從西方民主方式來爭取他們心目中的「真普選」,在2015年更漠視主流民意的支持,否決了政改方案,令全港市民白白痛失「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機會,也令社會繼續在政改爭議中空鑽內耗。近年,有法律界人士甚至帶頭破壞法治,鼓吹「違法達義」等歪理,又縱容暴徒掀起「黑暴」風潮,嚴重觸碰「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正如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所言,如果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得不到維護和保障,香港繁榮穩定就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攬炒式「抗爭」已令香港傷痕纍纍,唯有一起準確認識、擁護和落實《基本法》,香港才能走出困局,長治久安。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 陳勇:譴責自私行為 自律方能戰勝疫情
2020-04-07
0
0
文/陳勇 本港的新型肺炎確診個案,於外地返港人士回來後再度急升,令本港社會及醫療系統再次陷入緊張狀態。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們更需要一同做好自己,自律抗疫。可惜,人性的醜惡往往在這時現形,有人不理政府外遊警示,堅持出外旅遊;更有人外遊後不管家居檢疫規則,擅自外出,對社區形成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對於這些自私自利的行為,我們應共同強烈譴責。 最近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是有港人早前出遊到秘魯,但當地因應疫情肆虐,關閉所有客運邊境,導致大量旅客滯留。其實新冠肺炎早在一月已發生,香港一早已採取嚴厲措施防疫,而病毒於三月更開始蔓延全球,絕不存在有人不知疫情的情況。但有些人心存僥幸,在大部份港人自律留家的時候,仍然選擇外遊,其決定已令人費解。更甚者是要求港府包機,並理直氣壯地批評政府救援不力,到底是什麼道理?港府安排包機接載他們回港,要求他們自費,亦是應有之義。 另一批極度不負責任的人,就是不嚴守家居隔離令的人。近日不少戴著檢疫手帶的人,被發現於社區遊走,此舉簡直是妄顧公共衛生,自私之極。政府亦表明,不會容忍此等行為,這些人士一旦被發現,就會送到檢疫中心,亦有機會被檢控。近日就有3人因違反隔離令,被判監10日至3個月不等。 當前線醫護日以繼夜為我們打仗,我們最基本可以做到的,就是做好自己本份。不論是否從外地回來,保持社交距離,減少聚會聚餐。這樣做不但保護別人、更是保護自己。若大家想盡快回到正常生活,不如一起自律,忍痛一段短日子,相信勝利將很快降臨。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嚴懲暴徒襲社區 絕不手軟不留情
2020-03-31
0
0
文/陳 勇 警務處長鄧炳強表明正與律政司研究改以《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向年初多宗爆炸品案疑犯提控,惟縱暴派抹黑此舉是以反恐之名「打壓」異見者云。必須重申,特區政府依法執法乃天經地義,社會各界必須堅決支持香港警隊及司法機構果斷執法,加強懲處,否則一味隔靴搔癢,社會難以安寧。在9個多月來的黑暴運動中,暴徒拋出一堆漂亮口號,「抗爭」手法令人髮指。自去年七一,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大樓後,暴徒愈來愈無法無天,違法堵路、襲警「私了」、擲汽油彈、縱火打砸,總之就要「攬炒」香港。今年初疫情來襲,暴徒為了聲援所謂「全面封關」罷工行動,更在社區策動多宗爆炸案,並在網絡群組承認責任,所作所為完全視人命如草芥。根據香港法例第575章,只要作出或恐嚇作出的行動,有「導致針對人的嚴重暴力;導致對財產的嚴重損害;危害作出該行動的人以外的人的生命」等意圖,而且為「威嚇公眾人士或部分公眾人士」,基本上都可視之為「恐怖主義」。事實上,國務院港澳辦在去年8月,已嚴正批評香港激進示威者屢屢用極其危險工具攻擊警察,已經構成暴力犯罪,並開始出現恐怖主義的苗頭。今次執法機關研究把爆炸品案改控反恐例,值得支持,畢竟涉案暴徒旨在製造大型破壞來要脅政府和市民,無論在行為或意圖上,基本上已有恐怖主義的元素。對暴徒仁慈就是對市民殘忍,為免炸彈案陸續有來,社會各界必須堅決支持警隊及司法機構嚴懲暴行,毫不手軟,絕不留情。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 陳勇:危機當前 同心抗疫
2020-03-30
0
0
文/陳勇 本港近日正進入抗疫最重要的階段,由於大量港人從世界各地回港,令原本已漸趨穩定的社區情況再次進入嚴峻階段。更令人不安的是,不少本應接受居家檢疫的人,不理自身是高危人士,於社區四處走動,令人人自危。在這個危急關頭,我們希望全港市民可以放下私利私欲,自覺自律,齊心對抗疫情。執筆之時,本港確診新型肺炎個案已超過六百宗,增幅驚人。個案大幅增加,其中一大部份原因是因為外遊港人在外地被傳染,回港後才確診。但不可忽視的是,當中不少為本地傳染個案,如愉景灣飲宴群組、蘭桂坊群組等,都是市民離家消遣,受到感染。我們明白,自二月開始大家在家工作,出門次數大為減低,經過近兩個月,是會感覺鬱悶,想外出見見朋友。但正因如此,我們更不應在此時放下戒心,為了一時之快,令自己、甚至全香港兩個月來的抗疫工作功虧一簣。應受檢疫的人士,更不應只是因為想外出吃飯,就不管自己有機會在社區傳播病菌,白白浪費前線醫護人員努力守護香港的心力。相比外國的封城、禁出門的禁令,香港政府採取相信市民、靠大家自律,不希望用禁令影響市民日常生活,限制大家的自由。因此我們不應為私利濫用這種自由,更不應在全球疫症當前,撈政治油水,搞無良黑暴、政治遊行及非法集會,令本已沉重的都市,雪上加霜。否則,衹能用更嚴厲的禁令和法律,眼下是抗疫的關鍵時刻,真誠希望大家可以齊心抗疫,與香港,效法國家,走出困境。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陳勇-紫荊雜誌_紫荊網
現任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理事長、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第十二屆及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