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首次設置“六小龍烏鎮對話”,深度求索、宇樹科技、雲深處科技、遊戲科學、強腦科技、群核科技等杭州“六小龍”企業齊聚,圍繞人工智能前沿發展態勢和技術創新熱點展開交流。

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CEO、CTO王興興:
機器人能取得快速發展的最大原因是全球共創。這就像早些年的電腦一樣,很多研發者都在上面開發軟件,共同打造了一個生態。去年人形機器人走路走得好都已經算是優秀,但今年,尤其是最近幾個月,很多機器人都可以跳舞或者表演得很好。原因在於全球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動這個行業發展。
關於未來,AI加速了整個機器人行業的發展速度,相對於核聚變等技術,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實現可能相對容易一些,明年、後年,機器人行業會有更多驚喜,“我現在能夠想到的驚喜可能比今年還會更多一些。”
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韓璧丞:
腦機接口是一個非常宏大的技術,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做腦機接口技術的企業。10年前,核心團隊當時都在哈佛大學讀書,非常幸運很早的時候看到了很多神奇的技術,比如自閉症孩子沒有辦法說話,但是通過神經調控可以讓這些孩子開口說話;比如很多人因為壓力大睡不着覺,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可以讓人很快地入睡。
2018年,我們正式決定把公司的總部遷到浙江杭州,企業也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10年以來,腦機接口領域可以用風起雲涌來形容。“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推動腦機接口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現在也越來越有信心去把這個事情做好。
雲深處科技創始人兼CEO朱秋國:
企業做機器狗更多的是要面向行業應用,開始會接受很多質疑。從2018年開始企業就琢磨怎麼把系統用起來,將機器狗擴展的第一個場景就是用在電力巡檢的一個環節,即在變電站用起來。但後面在測試的時候發現,平時跑得很好的機器狗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比如戶外跑了幾個小時足底就磨損了,所以我們從那時就開始結合具體的應用場景來做產品。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技術方面,企業還做了很多市場應用端的創新,包括電力巡檢、應急消防等等,走到今天的話,機器人面向行業及應用這一塊路徑我們認為是基本打通了。
群核科技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曉煌:
AI的發展是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新階段,空間智能則是繼大語言模型之後一個很重要的領域,因為它可以用在機器人相關領域,也可以用在視頻生成上等等。
企業在2021年、2022年左右意識到了這個方向,但是並沒有找到很好的應用場景,但團隊一直在這個方向努力,直到今年產業發生爆發性增長。
具身智能是需要空間智能的,因為機器人需要在物理環境裡行動,具身智能包括空間的理解、空間的推理及空間的行動,這些都是空間智能的一部分。相信未來是一個充滿機器人的世界,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空間智能技術來服務人類。
遊戲科學創始人、CEO,《黑神話:悟空》製作人馮驥:
如果追溯中國遊戲整個產業的發展,中國有長達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整個遊戲產業是全世界用戶數最多、規模最大的,這個產業培育了很多用戶和人才,我們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得以發展),也許我們選對了題材,也許找對了時間和商業模式,但也不能忘記中國還有很多做得很好的公司。
深度求索資深研究員陳德里:
這10年間,中國的科技發展速度非常快,深度求索公司是在2023年成立的,從創立之初就確定以追求實現AGI(通用人工智能)為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聚焦於最前沿、最硬核的技術探索,一個核心優勢可能就是專注在長期主義,堅持做前沿智能突破這條主線。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也捨棄了很多支線上的事情,不做那種很“短平快”的事情。
AI不僅是工具,將對人類制度產生深遠影響。短期的3至5年內,AI與人類將處於蜜月期,AI作為人類能力的延伸,可解決更復雜問題創造更大價值。長遠來看,科技公司應提醒公眾哪些工作無法被取代及未來所需技能,同時需守護人類安全並參與秩序重塑。
今日熱搜
本週熱搜
本月熱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