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荊雜誌(記者彭彥)11月22日東莞報道:農曆小雪時節,千年莞香再度凝脂成韻,在第十二屆“東莞香典”採香日活動中綻放時代華彩。這一承載着時光堅韌的非遺瑰寶,正以香為媒,在鄉村振興與文明互鑑的宏圖間譜寫嶄新篇章。

一脈莞香世界迴響
11月22日(農曆小雪),第十二屆“東莞香典”莞香採香日活動在東莞大嶺山鎮莞香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園圓滿舉行。作為2025年“江湖山海”湖系列活動的重頭戲,本屆“香典”以“莞香出海”為核心主題,為這場跨越十二載的文化之約再添華彩。
莞香,以地為名,因奇而傳世。它紮根於貧瘠土壤,歷經刀砍斧斫,在歲月風霜中凝脂成香,每一縷香氣都承載着時光的堅韌。農曆小雪,是莞香的傳統採香日,更成為東莞一年一度“香典”的慶典時刻。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東莞市農業農村局、東莞市林業局指導,東莞市文化館、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大嶺山鎮人民政府、大嶺山鎮“百千萬工程”工作聯席會議主辦,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站(莞香製作工作站)、大嶺山鎮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公室、大嶺山鎮文化服務中心、大嶺山鎮農林水務局、大嶺山嶺南莞香專業合作社合作承辦,東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尚正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千年採香禮今朝續新篇

莞香採香歷史悠久,明代《廣東新語》早有記載:“秋冬鑿則良,霜雪所侵,精華內斂”,農曆小雪採香遂成傳統。十二載採香路,十二塊頭香見證歲月流轉。每一次採香,不僅是對自然的禮讚,更是對千年文脈的賡續。
活動當日凌晨五點,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黃歐的帶領下,採香師傅們於大嶺山傳承基地舉行了莊重的采頭香儀式。這份凝聚日月風霜的“香中珍品”依舊備受矚目,頭香在現場拍賣,競投激烈,展示出傳統香文化在當代的蓬勃生機。
薪火相傳時青年共植香

薪火相傳,文化傳承,根基在青年。
活動現場,除嶺南莞香專業合作社新進社員頒牌儀式外,還正式啟動“莞香育苗計劃”,特邀來自內地、香港、台灣、澳門的20位西湖玖玖國際青年創科中心青年代表參與。現場領導嘉賓向他們贈予20株莞香幼苗,寓意莞香文化尋根溯源、代代相傳。這些承載莞香基因的苗木將由青年代表帶至香港栽種,為莞港兩地香事交流架起友誼之橋。
香韻越四海文明共交融

傳承是莞香之根,出海則是創新之路。
圍繞“莞香出海”主題設置的多個環節成為全場焦點:紀實片《莞香與世界》系統梳理了莞香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珍貴商品,到新時代外貿新標杆的發展歷程,生動展現其歷史縱深與當代活力;引人注目的“出海定製款”產品體驗區,通過原料溯源、工藝講解與場景演示,具象呈現莞香產品走向全球的品質底氣,讓“東莞香品”的實力清晰可感。
下午舉辦的“莞香與世界”文化沙龍上,多位嘉賓分享了不同地區的香文化體驗。在莞香與異域香韻的碰撞中,來賓從多元視角品讀莞香的深厚價值。“香氣,是無國界的語言。”莞香出海,承載的不僅是一件件商品,更是一份文化自信——它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魅力,展現中國非遺的創新活力,踐行“美美與共”的文明理念。
此外,本屆“香典”同步開啟大嶺山首屆好物節之香材專場,匯聚行業優質香材。每一件展品都凝結大嶺山的風土匠心,讓觀眾在品鑑選購中沉浸式感受莞香產業的多重魅力,將一縷嶺南香韻帶回家中。戶外草坪打造的“香茶雅集”,則構建“養生+莞香”的特色體驗空間,來賓在茶香氤氳與香韻繚繞中,盡享傳統美學生活。
從莊重採香儀式到豐富文化體驗,從薪火相傳到產業賦能,第十二屆“東莞香典”不僅賡續千年香俗,更搭建起莞香與世界對話的橋樑,讓這縷嶺南芬芳,飄向更遠的天地、更廣的未來。
今日熱搜
本週熱搜
本月熱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