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專稿】范鴻齡:提高新冠疫苗接種率是現階段對抗疫情的最好方法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已持續了近一年半,環球疫情仍然未遏,特別是印度、非洲等地的發展更是令人憂慮,而亞洲區內面對變種病毒的威脅,更讓防疫工作如履薄冰。受惠於疫苗的普及提供以及中央政府果斷的防疫策略,內地的疫情已明顯受控,除了零星外地輸入案例外,未有出現大規模的本地暴發情況。香港特區政府一直採取“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疫策略,雖然五月中旬無源頭的本地感染個案數字大幅回落,但要面對高傳染性變種病毒的挑戰。變幻莫測的疫情,每時每刻都是對現階段防疫抗疫工作的考驗。 文|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 范鴻齡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在特區政府開始疫苗計劃的前期已率先接種了“科興“疫苗,現已完成第二針並已經過了14日,並沒有明顯的不適(圖:香港醫院管理局)香港接種疫苗仍有進步的空間“內防擴散”的整體策略涉及多項措施,包括透過普及檢測找出有可能潛藏在社區的病人、防止社區暴發等一系列的社交距離措施(如食肆人數及營業時間限制、學校暫停面授安排)以及疫苗接種計劃等,每項措施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醫學研究發現,完成了兩針新冠疫苗的十四天後,體內產生抗體可以有效預防新冠肺炎,透過廣泛接種疫苗以達至“群體免疫”是走出疫情困境最佳策略。世界衞生組織的數據、以及世界各國的實際經驗,均印證了提高新冠疫苗接種率是現階段對抗疫情的最好方法,部分歐美及中東國家的經驗亦印證了相關說法,數據顯示整體疫苗接種率與新增確診個案數字呈反向發展,接種率愈高、新確個案人數則跌。 香港特區政府在2月26日開始“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提供“科興”及“復必泰”兩種疫苗供市民自行選擇,兩款疫苗都是經過本港專家認證確認安全、有效及有品質保證,整體接種效益高於風險。市民只需要在互聯網完成簡單的預約程序,便可以按預約時間到自己選擇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市民如果選擇接種“科興”疫苗,亦可選擇到醫管局轄下的普通科門診診所、私家醫生及診所接種。 毋庸諱言,香港接種疫苗仍有進步的空間。相較其他地方,香港的感染人數和死亡率都比較低,加上部分市民受到一些負面資訊影響,使部分市民裹足不前。幸而,特區政府近月加強有關疫苗的宣傳及教育,醫管局亦安排大量各專科的專家向市民解釋,市民對新冠疫苗的接受程度大增,預約接種疫苗的人數亦穩步增長。根據特區政府最新的數字,截至5月18日,本港接種疫苗的總劑次達1,984,291,當中已接種第一針的人口為1,180,443,佔全港市民人數18%;已接種第二針的人口為803,848,佔全港市民人數12.3%。 醫管局員工一直奮戰在抗疫最前線醫管局的員工自疫情暴發以來一直站在抗疫最前線,醫管局亦積極鼓勵前線員工接種新冠疫苗,84,000名員工中(包括醫護、文職及行政人員)已有超過三成以上的同事接種了疫苗。為了鼓勵員工接種,醫管局透過內部通訊向員工解釋接種疫苗的好處,並透過不同措施方便員工接種,包括在部分公立醫院設立“流動接種站”方便員工接種。有意在其他地方接種的員工,醫管局總辦事處亦已知會了前線各部門主管,在工作安排上儘量作出配合。作為醫管局的主席,我亦以身作則,在特區政府開始疫苗計劃的前期已率先接種了“科興”疫苗,現已完成第二針並已經過了14日,並沒有明顯的不適。 除了鼓勵員工接種及協助營運疫苗接種中心外,醫管局員工亦在各方面支持特區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的院友屬於疫苗接種計劃優先接種群組。在特區政府的安排下,由醫管局營運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在四月中旬開始派出外展隊,上門到院舍為合適而行動不便的院友接種“復必泰”疫苗,有關院舍的外展接種安排會分階段推行。外展團隊主要由一位醫生及一位護士負責,會先派出醫護人員到院舍為選擇接種疫苗的長者進行評估,並與院舍工作人員商討疫苗接種的具體安排,在注射後外展醫護團隊亦會監察院友在接種後的情況,如出現不良反應會即時提供協助。 坊間曾有言論指特區政府的“疫苗氣泡”政策,以及一系列為已接種疫苗人士所提供的便利(如放寬堂食及縮短檢疫時間等),目的是將民生與疫苗綑綁“利誘”市民打針。在我看來,接種新冠疫苗的“利”,是市民保障自己身體健康、確保家人朋友不受病毒感染的“利”, 也是作為香港一份子盡公民責任讓香港能儘快重回正軌的“利”。香港要走出疫情的陰霾,特區政府必須要在政策方面作出平衡,免費為市民接種疫苗,免於疫症的侵襲,希望市民能享受到接種疫苗的“利”,這是天經地義的做法。 香港醫院管理局積極鼓勵前線員工接種新冠疫苗(圖:香港醫院管理局)香港乃至全球都面對另一波由變種病毒帶來的威脅也許本地感染個案數字已從高峰大幅下降,但香港乃至全球都面對另一波由變種病毒帶來的威脅,在香港發現的變種病毒包括英國變種、南非變種、巴西變種及近期出現的印度變種等,該等變種病毒的傳播力強,稍一不慎便會造成嚴重後果。特區政府繼續透過“外防輸入”政策,透過出入境政策嚴防變種病毒傳入本港,醫管局亦立即推出相應政策阻截、防止變種病毒在醫院及社區暴發。 醫管局收緊了確診病人的隔離規格,所有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在入院時都必須單獨隔離,並立即安排病毒基因排序測試。輸入個案的病人,由於帶有變種病毒的風險較大,會單獨隔離至康復出院為止。至於本地個案的病人,除非變種病毒基因排序呈陰性結果,否則亦需繼續單獨隔離直至出院。各公立醫院,包括由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協助與建的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都會調配足夠病床應付需要,亦會在人手及資源上作出配合。 另外,醫管局在5月10日開始為所有與病人有接觸的大約65,000名前線員工,安排定期新冠病毒檢測,醫院向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試劑,方便每周定期自行進行檢測。完成檢測後,可選擇經由醫管局員工專用手機應用程式報告檢測結果,或拍照自行存檔作紀錄。員工若已接種兩劑新冠病毒疫苗超過14天,可選擇是否參與定期檢測。此舉有助進一步強化公立醫院內的防線。 在過去一年多,香港在疫情影響下受盡苦頭,從媒體不時會看到因為入境控制而兩地分隔的個案;本港各行各業,特別是零售、餐飲及旅遊等服務業的生意受到嚴重的打擊,開工不足、企業經營困難,很多基層打工仔生計頓成問題。相信讓疫情儘快過去,令香港回復正常是所有香港人的共同心願。 現在,香港又再一次站在疫情的關鍵路口。在情在理、論科學講證據,接種疫苗對自已對香港都是利多於弊,只有儘快提高香港的整體接種率,才能達至“群體免疫”,讓疫情儘快完結,讓香港重回正軌。 相信只要齊心協力,下個路口,將會是通往疫情“清零”的康莊大道。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6月號編輯:趙欣校對:邸倩、李博揚監製:連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