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建輝
2025年1月17日,本人榮幸受邀出席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新春招待會,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發表2025年新春致辭,向廣大香港市民表示親切的問候,並表示:結束2024特別不平凡的一年進入2025年春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春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的首個春節。在世界一片不確定性中,中國展現了最為可貴的確定性。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一國兩制》實踐也進入了新階段。”
在鄭主任的年終演講中深刻感受到在“一國兩制”的特殊政策下,香港獨特的制度優勢、經濟區位、法治體系、多元文化,都能聯合廣闊區域,以及發展空間,香港的經濟繁榮復興通過持之以恆的努力,香港由治及興的願景必定能實現。


2025年1月17日下午,本人參加香港中華總商會《中總論壇2025-創新求變 共建未來》,香港中華總商會1900年成立,是香港歷史最長及最具規模的商會之一。自成為中華總商會會董後,本人一直在學習秉持其宗旨,致力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積極朝向“ 立足香港、背靠祖國、聯繫世界”的目標進發。在中華總商會的引領下,參與了一系列國內外商務、經濟、投資及交流活動,特邀專家教授進行培訓授課,以提升會員對中國認同感,並探討經濟合作方式,同時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對接全球資源。通過“中總”這一溝通橋樑,進一步促進國內外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拓寬了國際視野,深化了各領域合作層次。“中總”始終以其獨特角色,搭建了更加緊密高效的合作平台,助力每位參與者實現共贏與發展。這不僅為會員企業創造了更多商機,也為推動全球經濟的繁榮與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亦有多元化民族文化的組合,擁有豐富的國際文化和宗教資源。2025年1月4日,香港道教聯合會連續三屆任命為香港道教聯合會名譽顧問。2023年曾受聘為胡文虎基金會理事,為基金會香港聯合福建永定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2025年1月20日,廈門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很榮幸作為港澳台代表人士受邀參加廈門市第十六屆人大第五次代表大會,會上聆聽學習伍斌市長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分為三個部分:一、保持定力、勇毅前行,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二、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三、幹字當頭、以快爭效,推動政府治理現代化上新水平。2025年要聚智集力做好九個方面工作,包括強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競爭力等;如伍斌市長會上所講,我們必須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領導下,扭住目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為奮力譜寫新福建新篇章貢獻廈門力量!

作為一個在廈門出生移民至香港的華僑,盼能在“一國兩制”的特殊政策下,發揮香港超級聯系人的作用,為祖國的發展以自我所學所見所聞貢獻力量“凝聚港澳僑台心、助力廈門新發展”。



2025年1月19日,楊國豪主任親自率陳瀋陽、陳紫萱、盧海林、許珠明、洪春風、蔣嬌容、翁振生等人大領導邀請來自海內外12名特邀代表餐述交流。1月20日早學習伍斌市長政府報告。之後會議期間審議伍斌市長報告,其中李明哲主任特別強調響應重視企業合法權益和民生的安樂等問題。楊國豪主任1月20日晚召集海外代表與市委人大政府相關代表一起討論,為廈門民生收集各方建議為助廈門發展傾心盡力想盡辦法,陳紫萱副主任主持授牌、陳瀋陽市人大常委會常委副書記及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盧海林等予大家合照紀念,海外代表感受到祖國家鄉的關懷均盡心出策出力貢獻自我所有,盼助家鄉發展。

2024年10月,習總書記指示“深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推動福州、廈門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做大做強海洋經濟”,為廈門指明了航向。期盼繼續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海洋產業新優勢。2024年,本人曾陸續參加國家“海島文化推廣、應急救援研討會”、第十五屆海峽兩岸文博會、“2024年國際海洋合作論壇”和“2024年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參與協辦《2024年海商法研討會暨第三屆海絲法治論壇》等涉海會議,深刻認識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和灣區經濟”的戰略意義。
盼廈門因地制宜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發揮廈大、海洋三所等校所創新優勢,發揮港澳僑台資金、技術和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和區域合作,建設海洋強省。深受“第三屆科技與資本論壇-“新質生產力與耐心資本”的啓發,希望引進“耐心資本”,緩解“金融需要穩定性、科技存在不確定性”的壓力,例如引進卡塔爾國家資本等中東國家基金,為創新發展海洋經濟提供長期融資支持。期盼繼續發揮“自由港”政策作用,對標“一國兩制”政策,先行先試,推動部分特色自由港政策擴展到海島產業,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提升台灣同胞民族認同感。盼大嶝島以對台為中心,對標香港和深圳交界的中英街某些政策提升對台交流溝通的多樣性發展。


盼聯合港澳僑台資源優勢,促進郵輪產業發展。廈門一直秉承“愛拼才會贏”的精神,搭建國際經貿合作平台。2007年建成的國際郵輪中心,完善的郵輪母港硬件設施,包括專用碼頭、客運大樓、登船通道和泊位資源等,為發展郵輪產業奠定了基礎。本人有幸參與了廈門郵輪母港的初期規劃與建設工作,並於2010年陪同主管部門赴美考察,深入了解國際先進郵輪運營模式和服務標準。2014年“廈門總商會110週年紀念活動”成立的註冊資本50億元的廈門民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曾討論過投資郵輪產業事宜。盼廈門繼續發揮民營經濟與外資及郵輪專業機構的結合優勢,着力吸引國際郵輪公司駐泊廈門,充分發揮港澳僑台資源優勢,吸引資金和技術,加快郵輪製造、碼頭運營及相關供應鏈建設,促進郵輪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廈門屬於經濟特區,盼用足用活特區立法權,發揮“軟法”輔助作用,優化營商環境。習總書記強調,福建和廈門要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多出制度性、政策性成果。希望推進軟法建設。硬法指 “由國家制定”並“強制推行”的法治制度,軟法指自律自治的非強制性規範。“軟法亦法” 相輔相成。北大法學院和廈大法學院已分別成立“社會治理和軟法研究中心”。盼能制定軟法推進營商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建設,適應新質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用足用活特區立法權,推進“小切口”“小快靈”立法,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借鑑國際區域和行業標準、自律規範、行為守則等推動涉海“軟法”建設,促進海洋產業國際合作。盼推進設立“國際軟法研究院”,香港註冊成立的“國際軟法促進總會”可為其提供基礎。希望推進加快“軟法”建設,創新營商環境,繼續提振港澳台僑胞投資信心,提升對優質要素資源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希望通過“商協會”協調軟法與現有規則結合,建立對話協商機制,協調相關利益關係。推進應用制定軟法,完善海洋應急救援規則規範,設立國際人道主義海上應急救援中心,推進海洋行業與慈善業的結合,從廈金海域延伸到台灣海峽以及太平洋區域。
最後,廈門是本人的故鄉,根據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最新規劃,翔安新機場預計將於2026年底正式通航。高崎機場曾推動了廈門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擁有豐富的空域資源和適合飛行的地理條件的地區基礎,希望建議可保留高崎機場部分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海洋經濟中的低空經濟及郵輪產業可能性,盼能積極參與配合深化此課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新的一年祖國越來越強大,期盼能以香港為中心發揮各自的優勢聯合海內外華人華僑,推動廈門經濟不斷發展,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助力中國科技強國建設目標,為全球共濟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貢獻。
(作者為國際軟法促進總會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第六屆理事、香港中華總商會會董、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永遠名譽主席)
今日熱搜
本週熱搜
本月熱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