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借殼辦學” 維護香港教育聲譽-紫荊網

嚴打“借殼辦學” 維護香港教育聲譽

日期:2025-08-19 來源:香港文匯報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對於香港近期發生的“借殼辦學”事件,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表示,對“借殼辦學”問題“零容忍”,局方已成立“突擊巡查小組”,目標於下月完成首輪行動,希望藉此加強質素監管,提升家長信心。“借殼辦學”議題受到社會關注,教育局嚴肅表態、迅速回應,採取針對性行動,展現特區政府保障學生及家長利益和本港教育質素的決心。未來教育局應強化與內地教育及執法部門的跨境合作,攜手嚴厲打擊違規辦學的招搖撞騙行為,積極優化插班安排,協助符合條件的學生循合法合規的途徑來港就讀,從根源上堵塞“借殼辦學”的漏洞。

蔡若蓮昨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明確表示,“借殼辦學”行為不能接受。為此,教育局成立“突擊巡查小組”,重點查核學校的學籍資料、學生人數、教師註冊及場地安全等。首輪巡查將於9月完成,會針對較高危的學校,例如曾出現營運或財政困難的學校;第二輪巡查則於10月展開,針對有可能出現收生等困難的次高危學校。若發現違規行為,局方將勒令學校限期整改並提交報告,涉嫌違法的個案將轉交執法部門跟進。此舉直擊問題核心,體現對相關問題“零容忍”的堅決態度,通過突擊檢查與嚴格執法,將有效震懾潛在違規者,防微杜漸,確保學校營運符合規例。

此外,教育局已即時設立“舉報機制”,讓香港學校實名舉報懷疑被假借學校名義代為招生的個案;並計劃在新學年設立“合規私校名冊”,明確私立學校的辦學守則,並將願意承諾遵守法規的學校納入名冊供家長參考。這些措施有助提升資料的準確性和信息的透明度,減少學生和家長受誤導的風險,不僅體現了特區政府的快速反應能力,更展現了其從制度層面堵塞漏洞的長遠眼光。

打擊“借殼辦學”涉及香港與內地的跨境合作。蔡若蓮昨日指出,現時教育局與內地相關部門有信息情報交流機制,當發現涉及違規或欺詐行為,會轉介執法部門跟進。未來,當局應進一步加強與內地教育及執法部門的合作,建立常態化的信息共享與執法聯動機制。例如,兩地可設立專項工作組,定期通報涉及跨境教育的違規案例,並協同調查與處置。對於內地網絡和社交媒體上出現的失實廣告或誤導性宣傳,教育局可聯同內地有關部門及時發布澄清聲明,通過官方渠道,例如新聞公報、官方社交平台賬號等,傳遞準確信息,以正視聽。

此外,針對內地家長對香港教育體系不熟悉的問題,教育局可在內地主要城市設立諮詢點,舉辦講座或發布指南,普及香港的學制、升學政策及監管要求,增強信息透明化,減少學生、家長受騙的機會。

教育局早前修訂本地生獲資助入讀八大院校的條件,各項人才簽證下的受養子女須居港滿兩年,才符合資格申請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本港高中插班生的數量可能因此會有所增加。蔡若蓮昨日表示,本港的高中學額非常充裕,教育局將優化新學年的插班安排,擴展區域教育服務處的支援至中六級別,為來港學生提供全面的學位信息與協助。

香港優質教育一直是吸引人才來港的重要因素,隨着本地學齡人口下降,受養子女的到來不僅能緩解學額過剩的問題,還能為香港注入新的活力。為受養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學習環境,不僅有助於培養他們對香港的感情與歸屬感,更能增強其家長扎根香港的意願。長遠來看,這些學生未來可以成為建設香港、貢獻國家的力量。因此,特區政府在嚴格監管教育質素的同時,也應為受養子女創造更多融入本地教育體系的機會,為香港和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來源:香港文匯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雨晨 校對:梅肯 監製:張晶晶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短視頻《血火的契約》重磅上線
香港24位黃埔後代獲頒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章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將舉辦3場記者招待會、3場記者見面會
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東江水供港60周年展覽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