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裡,時光的渡口-紫荊網

浙裡,時光的渡口

日期:2025-10-20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人在浙江,總不免生出一種奇妙的時空交錯之感。錢塘江的潮水奔騰不息,見證着這片土地從史前文明到數字時代的滄桑變遷,將五千年的文明脈絡綿延至今。

站在201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秋風拂過莫角山宮殿區的考古現場。那些出土的玉琮、玉璧,印證着《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的禮制傳統。這些距今5300-4300年的器物,實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

與之形成呼應的,202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宋元時期的碼頭、沉船等遺蹟保存完好。這裡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印證了《馬可·波羅遊記》中對當時溫州港"船舶往來如織"的記載。

漫步在2011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西湖文化景觀,蘇堤上的柳絲依舊搖曳。蘇東坡在《乞開杭州西湖狀》中寫道:"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他主持疏浚西湖,築就蘇堤,讓這片山水成為永恆的詩篇。

前往紹興蘭亭,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41位名士在此曲水流觴,寫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如今遺址區內保留着清代重建的流觴亭、御碑亭等建築,延續着千年文脈。

在龍井茶原產地保護區的龍井村,茶農們依然遵循着唐代陸羽《茶經》中記載的種植技藝。2008年,"西湖龍井茶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片茶園裡,每一片茶葉都承載着千年的茶文化傳承。

京杭大運河畔的塘棲古鎮,廣濟橋作為古運河上僅存的七孔石拱橋,始建於唐代。這裡的傳統茶食製作技藝,延續着運河人家的生活智慧。

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見證這家創立於1999年的企業如何改變商業模式。作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務平台,它的發展歷程正是浙江數字經濟的縮影。

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中心,這個2016年啟動的項目已實現交通、文旅等領域的數字化治理。而在機器人小鎮,各類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展示着"中國智造"的實力。

從良渚玉器到數字代碼,從運河帆影到智能雲圖,浙江的文明傳承從未間斷。這裡既是歷史的博物館,也是未來的實驗室,等待着每一位來訪者親身體驗這場跨越五千年的對話。

線路推薦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天源 校對:梅肯 監製:連振海
香港特區代表團赴雄安新區考察
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京召開 王滬寧出席並講話
夏寶龍會見香港特區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代表團有關官員
今日 第一個台灣光復紀念日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