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文化促進會近日成功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飲水思源感恩祖國”—慶祝東江水供港60周年新詩創作比賽頒獎典禮。60年前,東江水跨越山海,開啟了供港的壯麗征程;60年來,這泓清水哺育了香港兩三代人的成長,是香港的生命水、幸福水。今天,青少年通過創作詩歌來抒發感恩祖國的深情厚意,詩中流露了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激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進的精神力量,體現青年一代的責任感,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未來和希望。

這次比賽由江西省贛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擔任指導機構,香港音樂體育文化聯盟擔任支持機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執行會長凌友詩,中聯辦宣文部二級調研員李若潔,中西區區議員王倩雯,香港音樂體育文化聯盟主席張維樂擔任頒獎典禮的重要嘉賓。
老師:學生從感恩中學會做人之道
這次比賽獲數十間學校的大力支持,培僑中學、筲箕灣東官立中學、宣道中學、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李求恩紀念中學、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香港培道中學、創知中學組織學生参加,港島民生書院、聖若瑟書院、保良局何蔭棠中學、將軍澳官立中學等學校的學生自發參加。本次評判團榮獲香港著名律政詩人、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古松擔任評判團顧問,多位專業評判老師抽出時間認真評選,因參賽作品水平旗鼓相當,最終評選出了雙冠軍、多位亞軍和季軍。另外,根據作品的內容風格,評選出閃耀之星獎、潛力創作獎以及新秀創作獎若干名,並向學校和老師頒發最高榮譽。
獲獎學校的老師說:這次活動一方面讓學生了解歷史,獲得學習的機會,提高詩歌寫作的創造力和創新力。另一方面,讓學生上了一堂愛國教育課,飲水思源,從感恩學會做人之道,對他們走入社會很有好處。



凌友詩:為國家多盡責任回報祖國

凌友詩博士在致辭時感謝主辦機構舉辦了這麼有意義的活動。她從三個方面勉勵同學們。第一是“感恩”,國家在當時的艱難時期投入巨大力量建設東江水,要感恩國家對我們的這份恩情。第二,“謝天”,要感謝無數為我們幸福生活默默付出的東江水引水工程的建設者。第三,“報恩”,同學們還要懂得報恩,為國家發展多盡一份責任,回報祖國的恩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可以溫柔人的內心,希望同學們能始終保持對文學的熱愛、對創作的熱情,來報答父母、報答社會、報答祖國。
李俊銳:累計輸港優質水源超671億立方米
贛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李俊銳特別發來書面致辭,和老師同學們共敘新一代東江情緣。他介紹說,贛州是東江源頭,我們通過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始終將守護一泓清水作為政治責任,東江源區水質常年保持II類以上標準;創新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成生態修復示範工程,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惠民資本。60年來,贛州累計向香港輸送優質水源超671億立方米,每一滴水都凝聚着老區人民的赤子之心。他說,今天的詩會不是終點,而是文化傳承的新起點。讓我們以水為紐帶,以詩為橋樑,共同書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

王倩雯:水質保護嚴密確保喝到安心水
王倩雯博士在致辭時表示,同學們通過此次比賽,用新詩表達對水源的感悟,本身就是對感恩最好的詮釋。我們感恩父母的養育,更要銘記國家為香港撐起的這條水脈保障。她介紹了東江水水質保護的一個“冷知識”,就是以“斑馬魚”作為快速檢測儀,24小時不間斷檢測,確保我們喝到的每一口水都是安心的。
她感謝主辦機構為同學們搭建這麼好的平台,讓大家能在興趣中傳承文化,希望同學們永遠保持對文學的熱愛,中華文化繼續薪火相傳。
張維樂:贛州是愛國主義教育勝地
香港音樂體育文化聯盟主席張維樂主席介紹中華文化根源探索計劃—“贛州之旅”活動。他說,
越來越多學校已到過或有興趣去贛州,老師和同學們不論是到三百山東江源,還是于都長征第一渡,
都感到非常振奮,贛州確實是愛國主義教育勝地。
袁疆才:將供水工程昇華為民族情感的紐帶
中國心文化促進會副理事長、這次比賽的專業評委袁疆才老師點評了獲獎作品時說,作品表現出扎實的語言功底與真摯的情感溫度,同學們以詩抒寫家國情懷,充分展現了對歷史的尊重、對水源的感恩,以及對民族認同的深刻理解。這次詩作以“東江水”為核心意象,巧妙連結“血脈”“乳汁”“繩索”等喻體,將供水工程昇華為民族情感的紐帶,將感恩意識延伸至民族復興的集體使命,體現青年一代的責任感。
中聯辦宣文部二級調研員李若潔和林燁向凌友詩博士、王倩雯博士頒發感謝狀。中國心文化促進會蔡林生副會長向支持機構香港音樂體育文化聯盟張維樂主席及司儀劉佳呈頒發感謝狀。
最後,中國心文化促進會會長林燁從背景構圖聯繫到同學們的作品,為同學們不僅深入了解歷史,而且更胸懷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及向新征程奮進的精神感到欣慰,並以毛主席的話勉勵同學們: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今日熱搜
本週熱搜
本月熱搜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