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色的爐台》小提琴獨奏餘韻未散,《燈火裡的中國》童聲合唱已溫暖全場。10月18日晚,“弦繫家國・樂頌華章”國慶音樂會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精彩上演。現場匯集政商學民各界人士,以及基層居民、中小學生逾1500人,共賀祖國華誕。音樂會以中國現當代經典樂曲回溯時代征程,生動詮釋灣區文化交融的蓬勃生機,讓民眾深切感受“香江情、中國心”。

此次活動與全港國民教育深度結合,通過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與民族精神,引導年輕人感受祖國發展、強化國家認同;更組織香港各區學生參與演出和現場觀摩,進而激勵他們以敢闖敢拼的精神投身香港及祖國建設。
弦歌詠志:深港同心譜寫灣區合作新篇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六周年,亦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本場音樂會以“從烽火歲月到盛世華章”為敘事脈絡,精選不同時代的佳作名篇精心編排曲目,從《鐵道遊擊隊》《紅色娘子軍》到《民族大團結》《在希望的田野上》,既致敬革命年代的英雄史詩,也讚頌新時代的蓬勃生機,更以《思鄉曲》《民族大團結》等作品呼應香港同胞的家國情懷,彰顯“一國兩制”下文化認同的深層共鳴。《人民萬歲》壓軸登場,恢弘的交響重現“開國大典”的歷史瞬間,將音樂會推向“人民至上”的情感巔峰。一曲曲耳熟能詳的音樂串聯起民族解放、改革開放、時代奮進的壯闊歷程。作為音樂會的策劃人,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也是本場音樂會的小提琴獨奏家姚珏教授說道:“國慶音樂會聚焦中國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作,既彰顯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定位,更以活力創新的藝術表達,向世界生動傳遞大灣區文藝發展的獨特新氣象。”

近年來,粵港澳三地文藝交流日益深入,香港弦樂團更持續以作品助力交流。無論是香港音樂人符元偉全新編創展現半個世紀銀幕黃金歲月的《香港電影金曲串燒》,還是創新性融合嶺南戲曲元素的《粵劇幻想曲》,“中西合璧”的藝術表達展現香港文藝的創新活力的同時,又喚醒灣區觀眾的情感共鳴。
以樂為橋:為全港民眾打造的國民教育課
為讓更多香港市民共用這場文化盛宴,本場音樂會不僅向公眾免費派發公益慈善票,還邀請不同行業的社會人士與各區學生團體走進劇場,共度文化交融的溫暖時刻。尤其是音樂會最後來自培僑書院中學部合唱團、廖寶珊紀念書院合唱團、啟基學校合唱團超百名學生的同台演唱,《燈火裡的中國》以純真童聲與恢弘管弦樂的碰撞,傳遞出對祖國熾熱而深情的愛。青年學子從“聆聽者”轉為“參與者”,更真切地體悟音樂力量與家國情懷。

一名合唱團的學生對於參與這堂生動的“國民音樂教育課”,開心地說道:“這是我第一次站上那麼大的舞台,能和樂團一起唱好聽的歌,在音樂中感受到了國家的強大。”
一位觀眾感慨地說:“每一段旋律都記載著不同歲月的痕跡,‘家國’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能被音樂喚醒的情感,也為自己是中國人、能見證祖國的繁盛而感到自豪。”
韻續新篇:共譜文化強國建設答卷
近年来,香港特區政府持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香港弦樂團與招商局集團多次攜手,以音樂盛宴向基層民眾傳遞正能量,讓家國情、中華韻浸潤人心。
成立十多年來,香港弦樂團始終致力於以音樂為橋樑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讓更多青年藝術家感受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性。目前,香港弦樂團巡演足跡遍及14 個國家的 52 個城市。尤其是2025年中意建交 55 周年之際,樂團將於 11 月 10 日首度開啟意大利巡演,把兼具中華特色、香港印記、國際水準的作品帶到世界舞台,展現可敬可愛的中國形象。
香港的文化歷史與祖國根脈相連,未來樂團將繼續深耕音樂藝術傳播,為優秀的青年音樂人才搭建走向世界的舞台,助力香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建設。
正如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為本場音樂會題辭所言,“聲和韻永,國瑞民歡”,這份凝聚家國的文化力量理應長久傳遞。香港弦樂團正以樂聚力、傳揚中華韻律,為香港繁榮穩定與祖國文化強國建設注入音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