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許鴻鵠
隨著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年底舉行,這座國際都市再次迎來民主實踐的重要時刻。本次選舉不僅關乎香港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更承載著市民對良政善治的殷切期盼;事實上,在完善選舉制度後,立法會終於回歸正常運作軌道,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需要全體市民共同珍惜與維護,也只有靠大的一票踴躍支持,這個不受外國勢力干預、行政立法關係重回正軌的立法會,才可以更好的反映意見,為香港“由治及興”提供必要的動力和助力。
立法會是特區架構重要部分
立法會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在政治架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根據《基本法》規定,行政、立法、司法機關既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共同構成香港管治體系的核心支柱。立法會肩負著匯聚民意、監察政府、制定法律和完善公共政策等重要職能,每一項決策都與香港整體利益和市民福祉息息相關。特別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等八大中心的大背景下,立法會在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的作用愈發明顯。
回顧過去,完善選舉制度前的立法會曾長期被“反中亂港”勢力騎劫。議會內“拉布”成風、流會頻仍,議員惡意侮辱政府官員、阻撓特區政府施政的現象屢見不鮮。更令人痛心的是,部分議員公然勾結外國和境外勢力,除了跟外國政客暗通款曲、眉來眼去,更公然請求外國制裁特區政府官員及司法人員。這種亂象不單嚴重破壞立法會正常運作,更不可避免地動搖香港的繁榮穩定根基。
立法會運作終於撥亂反正
猶幸,2021年本港選舉制度改革後,立法會終於實現撥亂反正。現屆立法會審議通過法案約130項,較上一屆同期超出60%;財委會審批261個專案,總承擔額達6,972億元,當中包括撥款約5,200億元支持124個工程項目,推動土地發展、增加房屋供應等民生工程取得顯著進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順利通過,香港終於履行憲制責任,完成回歸二十多年來都未能完成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這份成就和光榮,現屆立法會絕對與有榮焉。
特區的立法工作交出亮麗成績單,離不開創新的行政、立法機關溝通機制。現屆政府引入的前廳交流會,至今已成功舉辦20次,成為行政立法良性互動的重要平臺。今年年初進一步優化安排,以事務委員會為基礎分組討論,成效更為顯著。而“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則革新了傳統模式,實現了真正的雙向溝通。這些制度創新使行政立法關係回歸理性,議政品質與效率同步提升。
選出能幹的愛國者貢獻香港發展
毋庸諱言,本次換屆選舉的核心是選賢與能,在“愛國者治港”大原則下,候選人必須真正代表香港整體利益,具備建設香港、服務市民的能力與擔當。市民在年底的選舉中應積極行使投票權,選出心儀的議員。這不僅是民主權利的體現,更是對香港未來的投資。
當前,香港正積極投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北部都會區發展。立法會在經濟持續發展、土地規劃、房屋供應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選出合適的愛國者進入立法會,確保行政和立法機構都堅定站在愛國者同一戰線上,社會才能凝聚改革共識,政府方可推動創新改革舉措。
香港的自由、多元、開放和穩定來之不易,立法會的正常運作更是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每位市民都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在選舉日積極投票,選出真正有能力、有擔當的議員,這不僅是維護自身權益的體現,更是對香港未來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們攜手同心,在今年十二月用選票為香港的美好明天投下堅實的一票!
(作者係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