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小穎、何子煜:用「整體投票率」描繪「香港式民主」新篇章

閻小穎、何子煜:用「整體投票率」描繪「香港式民主」新篇章

日期:2025-10-30 來源:紫荊號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閻小穎、何子煜

閻小穎

香港四川社團總會執行會長、香港成都社團總會會長、九龍西區各界協會會長、成都市政協常委兼港區委員召集人閻小穎

3390420d7b0aa939e9735ff461cc2de7

香港成都社團總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何子煜

近日,第十屆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發表署名文章分析今次立法會選舉,其中一句令筆者尤其關注的是,他「相信會有高過上一屆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隨著行政長官宣告發信給公務員鼓勵他們投票、呼籲更多機構和企業提供便利給員工履行公民責任,與立法會選戰同步開展的投票率戰役便揭開序幕。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就是:怎樣的選舉意識和氛圍能有效提升投票率?

塑造聚焦政綱的選舉氛圍 關注新答案和新承諾

本屆立法會議員上任伊始,夏寶龍主任已明確提出「五點希望」,期盼議員成為「立場堅定的愛國者」、「行政主導體制的維護者」、「真正的民意代言人」、「高素質的管治者」以及「立法會新風貌的開創者」。其中第四點需要社會各界格外留意。所謂「高素質的管治者」,筆者的理解是提醒議員要更積極為政府建言獻策,承擔管治責任,甚至具備覆蓋行政機關的視野與思路,在政策制定上展現更大的「主人翁意識」。而早前舉行的「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中,譚耀宗則強調要實現良政善治需推動行政與立法的人才互通,尤其點出了立法會是「培養和輸送行政機關人才的重要平台」、可視為「政治的旋轉門」。換言之,市民投選的不只是立法會議員,他們未來有很大機會晉身問責團隊,切實為香港的治理帶來新影響和新貢獻,市民絕對要更看重我們手中一票的神聖意義。

 對於候選人而言,他們也有責任以這層高度來嚴格要求自己。縱觀本屆立法會,不少議員的發展積極響應「十四五規劃」、「二十大報告」等關鍵詞,但一部分人較少提出有力且可行的建議方案。展望來屆議會,為了適應新的時代需要,參選人要展現出自己來有能力、有水平問鼎問責官員的崗位,在大家要求政府提供「時間表」和「路線圖」的同時,參選人亦有必要具備「時間表」和「路線圖」意識,在政綱充分表達新答案和新承諾,例如在上任百日期間,會向政府提出該領域的口頭質詢、了解政府對某建議的想法,並在上任一年內有怎樣的新推進。參選人亦有必要呈現自己聯繫各界資源的能力,說明如何協調政、產、學、研、投的力量促成競選承諾。尤其本屆選舉有不少新面孔,相比他們個人知名度,政綱的答案與承諾更應該成為市民的著眼點,用自己一票對這些承諾表明態度。

塑造“整體宣傳觀”推動“整體投票率”

經過四年時間的沉澱,完善選舉制度已經走向第二篇章。劉兆佳教授早前提出他對行政立法關係的想法,並指出「香港的模式可以說是非常獨特,體現出香港式民主」。由此可見,今年的選舉標誌著屬於愛國者治港新時代的新篇章,標誌著良政善治新風貌的新篇章,標誌著香港式民主新模式的新篇章。在筆者看來,香港式民主亦是要展現有別於西方式民主的凝聚力。我們不搞互相攻訐,而是政綱的相互比拼;我們不搞互潑髒水,而是思維高度的競爭;甚至也不搞論資排輩,而是看實現力和跨界協調力的較量。這一切都是源於,今次能夠「入閘」的候選人,都是得到廣泛信任和支持的愛國愛港者,大家本就是同根同源、同一陣營,這才是香港式民主賴以成長和發展的優厚土壤。進一步推演,各個參選人固然要做好自己的宣傳,但亦要做好「選舉整體」的宣傳,展現屬於愛國愛港陣營的「隊形」,不妨在發動支持者的時候,多向他們解說這場選舉對香港式民主的重大意義,呼籲更多市民一同參與。對於廣大市民而言,今年的立法會選舉是一個見證歷史的時刻,值得我們身體力行、用大家的一票表明對香港式民主的期待,為香港未來的政治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來源:紫荊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李家超出席第八屆進博會開幕式
習近平同斐濟總統拉拉巴拉武就中斐建交50周年互致賀電
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在上海舉行
中國空間站飛過圓月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