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集團發揮全產業鏈優勢 助力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創立超過42年,始終以香港為家、以香港為念、以香港為榮,與香港休戚與共、相伴成長。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發展進入新階段,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將繼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在推動香港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方面展現更大作為,奮力譜寫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助推“一國兩制”偉大事業行穩致遠的新篇章。文|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顏建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海集團展現中資企業責任擔當,圓滿完成中央援建的香港臨時醫院及社區治療設施等項目建設任務。圖為臨時醫院交付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等政府官員與建設者代表合影堅持做強做優做大香港業務實現業務規模翻番和再造香港發展的關鍵在經濟民生,中資企業可以發揮自身業務優勢,在支持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擔負更多責任、發揮更大作用。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集團)隸屬於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世界五百強排名第13位),1979年成立於香港,是改革開放後首批“走出去”的中資企業之一。自成立以來,中海集團始終堅持扎根香港、建設香港、服務香港,在助力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同時,實現自身業務做優做強。2020年,公司實現合約額5,210億港元、營業收入2,765億港元、利潤總額634億港元,總資產超過1.1萬億港元,經營業績在央企二級單位和駐港中資企業中名列前茅。“十三五”期間,中海集團在港業務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關鍵指標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8%,年均產值超過香港GDP的1%,成功實現香港業務規模翻番和再造。目前中海集團旗下有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物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外宏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興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家香港上市公司。在港業務規模大、員工人數多、合作資源廣、扎根基層深,持續保持香港地區最大工程承建商、最大中資開發商、最大公共物業服務商領先地位。承建業務方面,在香港市場佔有率長期保持行業第一,累計承建了香港25%的醫院、70%的淡水輸水管線,填海造地面積相當於港島的1/9,約每15個香港人就有1人居住在中海集團興建的房子裡,目前在建的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中醫醫院、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等一大批重大民生工程。住宅投資開發業務方面,在港投資開發包括唯一的港人港地項目在內的眾多民生住宅項目,持續以優質設計、快速開發加大住宅市場供給。目前,在啟德新發展區參與投資六個項目,業務規模躋身全港市場前列,在巨頭林立的市場競爭中牢牢佔據一席之地。物業服務業務方面,拓展覆蓋全港十八區,服務範圍包括香港居民超過10萬戶,以及10個香港通關口岸、19家香港醫管局醫院、五大香港紀律部隊、全港所有13家法院、58個社會福利署辦事機構、香港全部兩個大型副食品批發市場、59個香港民政事務署社區會堂、19個領展商場,連續超過20年服務香港中聯辦和駐港部隊。目前,中海集團在港員工數量超過11,000人,相比2015年實現翻番。其中,港籍員工佔比超過97%、人數排名國資系統駐港中資企業第一。香港在建地盤有70多個,平均每日開工本地勞務人員超過20,000人,佔全港市場的12%。 中海集團開發的住宅項目“天鑽 ‧ 大埔”是 2019 年全港單盤銷售冠軍發揮全產業鏈優勢加強民生服務保障中海集團始終堅持高標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發揮全產業鏈優勢,為香港改善民生貢獻力量。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海集團展現中資企業責任擔當,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協助香港特區政府防疫抗疫,以最高標準、最快速度,圓滿完成中央援建的香港臨時醫院及社區治療設施,以及鯉魚門緊急防疫隔離中心、竹篙灣臨時隔離中心等項目建設任務,合計超過5,230個床位,增加香港負壓病床數量75%。同時創建了香港最頂級、最嚴謹的企業疫情防控系統,實現了“零感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六次到防疫項目建設現場視察。林鄭月娥在視察臨時醫院項目時表示:“感謝你們為香港建設一個前所未見速度這麼快、標準這麼高,非常有標誌性的項目,對香港日後建設公共醫療設施,有很寶貴的參考價值。”有位香港公務員在臉書發文說:“真正見識到中資建築公司,在接到國家級建設任務時所表現的忠誠和動員能力。”當前,解決香港基層民眾住房難問題已成為社會共識。中海集團發揮住房投資開發、工程建設、物業服務的全產業鏈優勢,在香港住房建設等方面不斷加大投入,作出了積極貢獻。一是全力參與民生民心工程建設,發揮公屋建設骨幹作用。自1984年承接第一單公屋工程以來,累計已完成70份工程合約,提供公營住房近13萬套,建築面積840萬平方米,佔香港全部公屋的15%,目前在建公屋工程5項,可提供住宅單位1.2萬套。二是加大住宅投資開發力度,發揮市場供給主體作用。在香港投資開發地產項目累計超過80個,開發住宅合計3.4萬套。目前在港發展中項目有8個,可提供1萬餘套住宅。三是加快開拓公營房屋物業服務,發揮基層民生保障作用。目前,中海物業服務香港公營房屋項目合計超過7.8萬戶,其中逸東邨項目1.3萬多戶,是離島規模最大的公屋項目。立足於中海集團的實踐與經驗,我對解決香港住房問題充滿信心。我認為,解決香港住房問題需要分兩步走。第一步,加快推進一批過渡性周轉房屋建設。選擇在基建配套相對成熟的棕地、郊野公園等地,採取“特事特辦、特事快辦、一事一策、平行審批”原則,採用綠色、可循環的組裝合成建築(MiC)快速建造技術,按照永久房屋標準,快速啟動一批周轉房屋建設,重點解決香港劏房、籠屋住戶住房問題。此類房屋按照永久房屋標準建設,待將來找到合適土地,可以直接搬遷過去,實現資源的可循環再利用。第二步,推動全面解決香港公共房屋建設問題。在公屋土地供應、市政建設(生地變熟地)、政府審批流程、房屋工程建設等方面,加大政府改革力度,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土地供應和房屋建設速度,切實提升基層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此外,中海集團還積極開展社會公益活動。我們多次組織開展全港中小學中文硬筆書法比賽和青少年建築繪畫大賽,覆蓋超過200間中小學校,參賽學生超過兩萬人。我們成立了中國海外愛心基金會,發展中海義工隊伍近2,000人。2020年以來,累計開展房屋修繕、慰老扶貧、社區探訪、美化環境等各類特色公益慈善活動超過100場,參與義工累積超5,000人次,義工時數累積超22,000小時,成為首家榮獲“香港傑出義工獎”的中資企業。今年以來已經為200戶基層家庭修繕房屋,助力改善香港住房問題。中秋國慶前後,中海義工深入基層社區,我們到柏齡護理院為200名需要高度照顧人士送上中海福袋;探訪深水埗區十戶劏房家庭,並送贈防疫物資、學習用品及福袋;我們為觀塘區獨居或雙居長者家庭義務安裝浴室扶手;製作愛心飯盒派發給有需要的基層居民等等。國慶節當天,我們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暨“中海服務進社區”啟動禮活動,希望能夠為更多的基層市民“雪中送炭”。中海集團承建的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線,是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代表作 率先推動“港標內移”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實踐“十四五”規劃綱要和2035遠景目標強調,要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近期中央出台“前海方案”,進一步推動港深合作發展提檔升級。作為在香港扎根發展的中資企業,中海集團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互聯互通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中海集團依託香港建築龍頭地位和豐富市場經驗,以香港建築工程專業資質在大灣區內互認落地為契機,加快香港國際建造標準內移。作為首家在深圳前海完成施工總承包資質備案的香港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機構,中海集團已經取得房建、市政、公路、港口與航道等4項特級資質,並陸續在深圳前海新增4項香港工程建設專業機構執業備案,19名員工獲得深圳前海香港工程建設領域專業人士執業備案,正深入推進試點項目合作對接。香港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在推動服務、人才等要素流動型開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中海集團開展前海體驗計劃,已經選派70多名香港員工參與深圳相關工程建設,推動香港建設標準在深圳前海落地落實。科技創新是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量。近年來,中海集團對接世界一流標準,圍繞全產業鏈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加大與華為、香港理工大學、騰訊等大灣區頭部科技機構聯合攻關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在香港城市空間規劃、水處理、海事工程等技術領域,研發形成多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套技術。我們依託位於珠海的裝配式建築生產基地,在香港臨時醫院等多個項目,廣泛應用快速建造、綠色建造和智能建造技術,大幅減少施工噪音、垃圾,降低建築木材、用水等資源消耗,提高產能利用率,在香港預製構件和組裝合成建築(MiC)市場佔有率第一。 中海集團承建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設立四個“一千”目標持續助力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香港始終是我們重要的經營戰略區域。“十四五”期間,中海集團將發揮全產業鏈優勢,緊跟特區政府施政綱領重點,積極參與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公共住房、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持續在經濟民生領域深耕厚植,堅定實現四個“一千”目標,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與轉型升級貢獻力量,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砥礪奮進。第一,發揮公司融投資實力強和財務穩健優勢,持續加大在民生住宅、基礎設施、城市運營、公共服務等領域投資拓展力度。“十四五”期間,在香港計劃投資超過1,000億港元。第二,發揮公司多元化運營優勢,創造更多本地就業崗位和發展機會,支持本地青年發展。“十四五”期間,計劃每年新增招聘香港員工1,000人。我們還啟動了“築夢灣區”設計比賽和中資企業實習計劃,面向大灣區高校學生徵集建築項目設計方案,並且每年向香港高校學生提供100個實習崗位,為香港年輕一代提供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第三,發揮中資企業橋樑樞紐作用,助推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為行業龍頭,加快推進香港建設標準在大灣區內移落地,“十四五”期間,啟動實施“千人過河”計劃,派遣1,000名香港員工跨過深圳河,到內地工作生活,促進香港專業人才與大灣區融合發展,為他們提供更廣闊舞台。第四,依託公司豐富運營資源,繼續在基層社區廣泛開展房屋修繕、慰老扶貧、愛心探訪等各類特色公益活動,加大民生服務保障力度。“十四五”期間,計劃在香港開展家庭水電等房屋設施維修超過1,000戶,為香港民生福祉增添溫度。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1年12月號編輯:李博揚監製:連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