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大學(嶺大)研究生院於今日(8月28日)舉辦以「賦能未來」為主題的「嶺大研究生迎新2025」,歡迎2025/26學年約3,600名研究生,錄得歷來最高人數,包括修課式碩士、博士課程,以及哲學碩士/博士課程的新生。本學年的研究生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內地、澳門、加拿大、法國、葡萄牙、瑞士、美國、瓦努阿圖、迦納,及喀麥隆等地。


多位嶺大管理層為迎新活動主禮,包括嶺大校長及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學術暨教務副校長及林文贊科學計算講座教授陳漢夫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唐天燊機器學習講座教授姚新教授;副校長(行政)陳志民先生;協理副校長(策略型研究)、研究生院院長、利榮康計算智能學講座教授鄺得互教授;協理副校長(實踐型學習項目)李東輝教授;校長特別顧問(國際事務)暨環球教育處總監李海東教授等。
秦泗釗校長在開幕致辭中,歡迎同學加入嶺大這所正全速轉型為一所數字時代領先的文理融合研究型博雅大學。他強調了嶺大最近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在研究資助局2025/26年度優配研究金(GRF)及傑出青年學者計劃(ECS)的資助結果中,嶺大獲資助研究項目增加百分之26,總資助金總額增長百分之22,增幅位列全港高等院校之首。他又提到嶺大近期成立了「聯合國大學 - 嶺南大學人道及創新科技中心」(聯大嶺南中心),成為亞洲首間與聯合國大學合作建立聯合國樞紐的高等學府。

秦校長進一步表示:「在嶺南,你們有機會向世界級學者學習。在2024最新排名年,本校有百分之17的學者榮登美國史丹福大學『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名單。這些傑出學者將助你們把握機會,建立本地及國際化網絡。我鼓勵你們充分善用這些學習資源,發揮所長,追求卓越。」
姚新教授致辭時,勉勵同學將研究融入日常生活,並強調須選擇符合自己興趣與熱忱的題材進行研究,以保持對學習的投入與啟發。姚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已滲透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從閱讀新聞到網上訂餐,用戶體驗都離不開推薦算法。隨著有關應用無處不在,嶺大亦率先將AI融入各學科,提升學生的研究體驗,促進創新思維。姚教授同時提醒學生在研究中須平衡AI倫理意識,理解技術背後對社會的潛在影響。

另外,鄺得互教授介紹研究生院時,強調大學致力培育具責任感、創新能力及國際視野的領袖,並介紹院內的多元資源,包括學術指導、跨學科研究機會及職涯發展諮詢,全面提升學生學習體驗。其中,研究生院的嶺南研究生飛躍計劃(GS LEAP)於本學年以全新面貌登場,為學生帶來更優質的學術寫作工作坊、廣東話課程、義工服務及文化考察等活動。他鼓勵同學積極參與計劃提供的豐富活動:「透過研究生院的嶺南研究生飛躍計劃(GS LEAP),同學不但可以發展個人技能、建立人際網絡,更能為自己的學術生涯和人生留下難忘的回憶。」

迎新典禮圓滿結束後,研究生院舉行資訊分享環節,為學生提供學習及校園生活的攻略。
今年,研究生院首次舉辦大型校園嘉年華,以歡迎一眾新生和協助海外學生適應香港文化。嘉年華分為兩大主題區域⸺「學在嶺大」和「活在香港」,由多個嶺大部門與外間機構展出互動及拍攝攤位,並進行校園印花收集活動,鼓勵新生探索校園、熟悉新環境。嘉年華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嶺大提供的全面支援服務和各項社會資源,同時促進文化共融,為學生建立社交網絡營造良好契機,提升在嶺大學習與香港生活的體驗。
校園嘉年華期間,香港特別行政區廉政公署和香港警務處亦到嶺大校園進行教育推廣,向學生講解各項重要資訊。其中,香港警務處的防騙宣傳車亦有到場介紹防騙策略。嶺大近年積極推動防騙工作,與屯門的警民關係組緊密合作,在學期中開展多項全方位教育推廣活動,這些努力使錄得的詐騙個案所涉金額比去年同期減少逾百分之五十。隨著新學年展開,嶺大將持續於校園加強防詐騙宣傳工作,除了將反詐騙協調中心的學習套件及防騙問卷納入所有新生入學手續外,亦配合警方在校園內展示宣傳視頻、以及設置防詐騙專用車輛等,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防騙意識,共同營造更安全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