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斯維:香港低空經濟的發展與未來-紫荊網

吳斯維:香港低空經濟的發展與未來

日期:2025-08-20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吳斯維

一、香港低空經濟的發展

低空經濟(Low-Altitude Economy),主要是以無人機(UAV)及其他低空航空器為基礎的經濟活動。利用低空1000米以下的空域,進行商業活動的經濟模式,包括無人機物流、空中出租車、低空觀光、應急救援等新興產業。香港的低空經濟發展起步較晚,但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和政策推動,逐漸成為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向,並擴展到物流、農業、環境監測等多元行業。

香港低空經濟初始發展階段,以航空業和直升機服務為主,主要用於商務飛行、緊急醫療運輸和觀光旅遊。由於香港空域管制嚴格,無人機等新興低空技術的應用較為有限,主要停留在消費級無人機拍攝和業餘愛好者使用階段。而隨著全球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香港開始關注低空經濟的潛力。2018年,香港民航處(CAD)發布《無人機操作指引》,規範無人機的使用,並允許商業無人機在特定條件下運營。陸續推出試點計劃,鼓勵企業及研究機構進行低空運輸及應用的探索。這些舉措促進了本地創新與經濟轉型,並為低空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近年來,香港政府將低空經濟納入重點發展方向,並與大灣區規劃相結合。2023年,香港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推動“智慧城市”和“新型物流體系”,鼓勵無人機物流、空中交通等創新應用。同時,香港科技園及數碼港等創新基地也開始支持低空經濟相關初創企業,推動技術研發和商業化落地。

二、香港政府對低空經濟的支持政策

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香港政府近年來推出多項政策措施:在法規優化方面,政府於2023年修訂《民航條例》,放寬商用無人機的飛行限制,並設立低空經濟試驗區(如新界北、赤鱲角周邊)。簡化無人機物流、空中出租車等新興業務的審批流程,鼓勵企業參與試點項目。同時,在資金與技術支持方面設立“低空經濟發展基金”,資助企業研發無人機技術及相關基礎設施。期間,進一步加強與內地及國際企業合作,引進先進的低空交通管理系統(UTM),提升空域管理效率。同時,政府亦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和促進跨部門合作,以及規劃建設“低空交通樞紐”,例如在北部都會區預留空域,用於無人機物流和空中出租車試點。推動5G網絡覆蓋,以支持無人機實時數據傳輸和自動化飛行。同時政府積極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包括運輸、科技及環保等部門,以統籌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這些政策不僅促進了技術的發展,也為相關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此外,政府亦着意加強人才培養,與大學及職業訓練局合作,開設無人機操作、低空經濟管理等課程,培養專業人才。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推動低空經濟相關技術創新。

三、香港低空經濟與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低空經濟為香港帶來新的增長動力,並能與大灣區發展戰略深度融合。通過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區域合作,香港有望成為全球領先的低空經濟中心,推動經濟轉型、提升就業率,並增強國際競爭力。未來,香港需繼續優化法規、投資基礎設施,加強專業人才培養,以充分釋放低空經濟的潛力。而大灣區的發展,為香港的低空經濟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機遇。首先,香港可以利用大灣區內的科技及製造基地,進行無人機及相關技術的研發和生產。其次,跨境物流的需求促進了低空運輸的發展,香港可以成為大灣區內部物流的樞紐。

此外,香港的金融市場可以為大灣區的低空經濟提供資金支持,吸引更多投資進入這一領域。政府及企業應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的政策和標準統一,提升整體競爭力。

香港低空經濟發展須與大灣區加大協同效應,以發揮最大效益。主要融合方向包括:

1.跨境物流網絡

利用大灣區協同效應,與深圳、廣州等城市合作,共享資源,擴大市場規模。香港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利用無人機和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連接大灣區城市,提升跨境貨運效率。例如,香港機場可與深圳寶安機場合作,建立低空貨運走廊,縮短貨物轉運時間。

2.空域管理協調,打造智慧城市典範

與廣東省及澳門民航部門合作,建立統一的低空監管系統,實現空域數據共享,避免飛行衝突。參考內地“低空改革試點”經驗,推動粵港澳低空經濟一體化。另外,致力打造智慧城市典範,將低空經濟納入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3.產業鏈協作和強化科技創新能力

香港的金融和科技優勢可與大灣區的製造業結合,例如香港企業提供融資和研發支持,而深圳、東莞等地提供無人機生產基地。共同制定行業標準,推動低空經濟生態系統的建立。同時,結合香港的科研實力(如港科大、港大等),推動AI、5G與低空經濟的融合。

4.旅遊與城市服務聯動

開發“低空觀光航線”,聯合香港維港、澳門半島及大灣區景點,打造特色旅遊產品。推動跨境應急救援合作,例如利用eVTOL進行緊急醫療運輸。

四、低空經濟對香港經濟結構的影響

低空經濟的發展,將深刻影響香港的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多元化,從而減少對傳統金融、地產和貿易的依賴,並引入科技、物流和旅遊等新興產業。無人機配送技術的應用不僅能降低物流成本,特別是在新界、離島等偏遠地方,還能提升整體供應鏈效率。此外,無人機操作員、維修技術人員及低空交通管理系統開發等新興職位的出現,將進一步創造就業機會,提升香港的就業率。若香港能成為亞洲低空經濟的樞紐,將吸引國際企業投資,增強其全球商業中心的地位。為了實現這些潛力,應發展完整的低空經濟產業鏈,鼓勵本地企業參與無人機製造及軟件開發,推動無人機在農業、建築和環保等領域的應用,並加強國際合作,以吸引全球企業設立區域總部。

目前低空經濟作為國家的新興戰略性產業,在近兩年的政府報告中,亦重點提及行業的發展藍圖。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國際交通樞紐,未末香港可結合自身優勢,強化內聯外通。通過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如智能空管系統和充電站網絡等,完善法規及優化通訊網絡標準;同時加強優秀技術人員的引進,致力提升香港競爭力,確保低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將促進香港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本文作者係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創會理事、大中華金融業人員總會創會主席,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梅肯 監製:張晶晶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起舉行東江水供港60周年展覽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無人機匯演要來了!碼住表演信息
在世最長壽老人迎來116歲生日
16名香港科學家入圍兩院院士增選 人數再創新高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