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獨特地位和優勢 資金開始“撈底”掃貨-紫荊網

擁獨特地位和優勢 資金開始“撈底”掃貨

日期:2025-08-23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蔡志忠

近來踫到朋友都會問:“蔡生,這幾年樓價跌了不少,樓市是否已見底,可以入市嗎?”我回答:“如果是自住用途,應該是入市時機了,因為租金開始要比供樓利息高一點,與其白白交租給業主,不如儲夠首期買樓自住。”筆者重申,之所以支持用家自置物業,是因為這個行為也屬於勤奮儲蓄的表現。但是不鼓勵他人炒賣住宅,高樓價影響民生,難免產生民怨。樓市最好是平穩健康發展,政府能順利賣地增加庫房收入,市民又能夠負擔得起樓價,讓樓市保持一定的流通量,既可幫助市民安居樂業,又可支援經濟進一步復甦。

筆者發覺越是多人問樓市,代表越多人對置業有興趣,買家開始多起來,市道就會開始旺起來。和以往不一樣,住宅市場的銀主盤並没有想像中多,近3.8萬個銀主盤只需要樓價回升幾個百分點,就可以消除幾千個。或許大家會感到疑惑,銀行不是有很多壞帳嗎,怎麼還說樓市開始興旺?是的,銀行的確有許多不良資產,可並非住宅物業,是工商物業,這個市場比較嚴峻,因此大家看到的報導都是中小財團和物業投資者財困,甚至被銀行收樓接管的消息,但是這些畢竟還是屬於少數,沒有對普羅大眾和民生市場造成太大影響。另一方面,儘管銀行壞帳多了許多,但公布業績時,他們仍然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不知道有沒有起到一點作用,筆者近期常對銀行提出,工商舖市場出現的不良資產像是一個癌症病患者,能醫治的盡力醫治,能幫助的盡量幫助,協助他們渡過難關;如果是不能救治的,就盡快處理出售,以免拖拖拉拉,變成息疊息、利疊利,欠債愈來越多,財困愈陷愈深。從近期銀主盤成交急增的情況觀察,終於見到銀主作出果斷清貨行動。工商物業市場和大額物業的折讓較大,引來“億億聲”成交個案此起彼落,悲觀者看到的是大跌5成至7成的銀主盤劈價個案,甚至踩多一腳“低處未算低”;樂觀者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投資者正在“撈底”掃貨。

銀主盤割價求售 銀行應積極承造按揭

今年工商物業貸款趨勢呈現利率下降、按揭成數提高和政策放寬的特徵,有助於減輕企業資金負擔和提高置業意願,市場活躍度因而有所提升。但是近日同業拆息(Hibor)突然升高,執筆時Hibor高達2.8釐左右,以工商按揭利率一般在H+1.3釐至1.5釐之間計算,供樓利息又回到4釐以上,加重了業主的負擔。希望下月份美國減息,香港同業拆息也可以有所回落,如果H息保持在2釐以內,市場還是可以接受。無論如何,近日銀行肯將銀主盤大幅減價促銷是一件好事,同時亦希望銀行間互相積極承造工商按揭貸款,無論是自己銀行的還是其他銀行的物業貸款申請,都要爭取批准申請,在互相支持的骨牌效應下,將不良資產轉為優質資產,更加激活工商市場交投。

目前銀主盤均肯割價出售,筍盤迅速被市場吸納,意味著未來銀主盤的存量將越來越少,當有一天銀主盤被掃清,各位認為業主們還會大平賣嗎?答案當然是不會。今天工商市場仍處於黑暗時刻,但相信黑暗的盡頭是黎明,曙光離我們已不遠。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一個如此被世人追捧的城市,擁有優越的制度和獨特的地位,其他城市望塵莫及。當世界各地人口萎縮,香港卻在不斷增加,剛需勝於一切,這裏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還缺甚麼?缺乏信心吧,香港人總是一窩蜂,今天股市蓬勃,大家蜂擁炒股;明日樓市復蘇,難保不排隊買樓。反正銀行裏大把錢,近年來越存越多,並沒有流走跡象,逾18萬億港元的天文數字,假如有一天,有5%流入樓市,就會有一番新景象!

(作者係香港山西政協常委及召集人、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常務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安濤 校對:周默 監製:張晶晶
新一份施政報告9月17日發布 李家超落區聽取市民建議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組織第28次建制單位輪換
香港特區政府頒授紀念章表彰抗戰英雄
香港歷史博物館明日起舉行東江水供港60周年展覽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