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雙普會”停火建議偏俄 烏最終難免割地求和-紫荊網

黃錦輝:“雙普會”停火建議偏俄 烏最終難免割地求和

日期:2025-08-27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 黃錦輝

萬眾期待的“雙普會”──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終於8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Anchorage)舉行。這次會晤甚具特殊意義,是特朗普與普京自2019年6月以來的首次見面。

國際輿論十分重視,期待“雙普會”能找出俄烏停火的可行方案。可是事與願違,兩位元首在會面後記者招待會上的發言卻令人大失所望。面對傳媒他們先後只是“蜻蜓點水”,指出會晤歷時近3小時,但卻未能就烏克蘭停火和俄美關係達成任何協議。兩國領導人都認為會晤“具有建設性”、“富有成果”、“取得進步”,有繼續接觸的意願。特朗普更表示雙方在關鍵議題上取得了進展,會面取得“滿分”;但強調“在達成協議之前,就不算有協議”。外界普遍認為“雙普會”不算太成功,美俄並未能為俄烏衝突找到和平停火協議方案。但筆者卻並不完全同意,認為會晤富有相當程度的建設性。起碼大家可觀察得到,特朗普和普京惺惺相惜,而雙方都同意烏克蘭安全及和平是世界大事。

雖然表面看來“雙普會”好似沒有顯著成效,但從會晤的安排,外界不難觀察到雙普是有達到初步共識的。首先,特朗普高規格地在機場迎接普京,因為他深知普京親臨美國和他會面:一是,給他面子;二是,會面雖然比原定所安排的時間縮短了一半,但具體會面也並不短,長達3小時,中間兩位首腦是可以作出很多關鍵性決定的,對俄烏停火協議舉足輕重;三是,會面後見記者,是由客方(普京)先開始發言,與一般主方(特朗普)先發言的外交慣例不同,而且特朗普亦一反常態,發言只是短短五分鐘,之後亦並沒有接受傳媒提問。這安排肯定是他們事先妥協好,雙方同意三緘其口,不把會晤所傾談的內容向外公布;四是,特朗普於周末過後在8月18日便在白宮與澤連斯基會面,之後又與歐盟多國元首進行閉門會議,目的顯然是向烏克蘭及其歐盟支持者,提出“雙普會”的停火協議方案。

儘管雙普在會晤後並沒有向外界透露兩人討論的內容,但筆者相信他們之間已達成不少共識,只不過在此刻還不適宜公開而已。停火協議的制定一般國際社會都認為是需要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商討及一致同意才會有效。但特朗普是一位非常現實的政客,堅持要先從俄方進行斡旋,因為俄羅斯是“攻”方,所以特朗普相信只要俄羅斯停止攻擊,停火便可以很快實現。況且“守”方的烏克蘭已被美國定性為“無牌在手”,因此在停火談判中難以有所作為,沒有話事權。雖然烏克蘭得到歐盟口頭上撐腰,但歐盟內部混亂,而且經濟不振,自身難保,他們又哪有能力“插手”助烏克蘭抗俄呢?

雙普均支持盡快停火是不爭的事實,但似乎他們背後各自有自己的目的。普京要求烏克蘭不再申請加入“北約”(NATO),對俄羅斯構成威脅;再者要求烏克蘭“以土地換和平”,促使烏方放棄烏東四州:盧甘斯克州(Luhansk)、頓涅茨克州(Donetsk)、扎波羅熱州(Zaporizka)和赫爾松州(Kherson)等的統治權,並交由俄羅斯接管,來換取停火,包括俄軍馬上停止在其他戰線進攻。

俄羅斯是俄烏衝突的當事人,普京參加“雙普會”大有理由所在,但美國又為何參加呢?實際上,從美國洛杉磯到烏克蘭的距離約11644公里,所以特朗普一直認為俄烏衝突與美國無關。他認為美國是被前總統拜登拖下水的,對美國百害而無一利,大大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再者,歐洲國家以北約名義軍援烏克蘭,而由於美國也是北約成員之一,也被迫要掏腰包。所以,特朗普非常不滿,一上任便希望盡快(在一日之內)抽身而出。所謂“長貧難顧”,特朗普不想美國政府再浪費金錢去照顧歐洲的遠方窮盟友。

從另一角度看,美國亦希望從促使俄烏停火中獲得漁人之利。早前,美國與烏克蘭於4月30日簽署《烏克蘭—美國礦產資源協議》,旨在確立兩國在烏克蘭自然資源(包括關鍵稀土元素、石油和天然氣)及戰後重建方面的投資合作條款。美國當然希望俄烏盡快停火,好讓他們早點去“掘金”。另外,在“雙普會”後特朗普會見澤連斯基,表示美國會保障烏克蘭安全,其實這承諾也與《協議》息息相關。美國指出《協議》落實之後,很多美國人將會在烏克蘭領土上工作,因此俄羅斯便不會肆無忌憚地襲擊烏克蘭。

除此之外,最近有人(包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提名特朗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特朗普近期之所以特別積極地為“俄烏停火”賣力,是大有理由的。不過,筆者認為世界太混亂了,“神又係佢(美國),鬼又係佢”,美國前總統拜登燃點起“俄烏戰爭”火頭,如今現任總統特朗普去撲火。倘若有關當局欲考慮給予特朗普榮譽,筆者建議國際社會倒不如先嚴懲拜登的惡行,再作別的打算。

“雙普會”過後三天,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在白宮進行雙邊會談。首先,澤連斯基一反常態,“聽話”地脫下軍裝,西裝革履以表示對主人家的尊重。特朗普於會談中承諾會向烏克蘭提供軍援,保障烏克蘭的安全。然而,軍援再不會仿效拜登的“半賣半送”模式,而是需要烏克蘭真金白銀“埋單”。雖然如此,澤連斯基也沒有像今年2月份與特朗普在美國會面時那麼高傲,表示非常感謝特朗普的主動提議。由此看來,澤連斯基已無其他選擇,決定全面依靠美國抗俄。所以,儘管會談中,大家並沒有主力討論烏克蘭以“土地換和平”的敏感議題,但筆者相信澤連斯基在特朗普施壓之下,最終亦會屈服,在某程度上會接受。

特朗普與歐盟閉門會議後表示,將會盡快安排美、俄、烏三邊會談,並指出俄烏和平討論不會在兩國完全停火前進行。但歐盟卻認為在“不停火”之下俄烏談判不切實際。無論停火與否,筆者認為特朗普積極地“勸和促談”是關鍵的,只有透過外交手段俄烏雙方坐下來談才是解決俄烏停火及達成兩國之間永久和平的最有效方案。然而,針對澤連斯基會否堅持國家領土完整,拒絕“割地求和”?停火後烏克蘭重建,美歐各國如何瓜分烏克蘭這塊經濟“肥豬肉”?澤連斯基會否因“唔聽話”,成為美國另一“棄卒”,“被選舉”落台?特朗普會否能借助推動“俄烏停火”、“歐洲和平”等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等問題,國際社會皆拭目以待。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粵港澳大灣區禁毒高峰會下月在港舉行
香港舉行跨部門海陸空反恐演習
10組主題花壇亮相長安街沿線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香江回響:“一個兵”的烽火穿越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