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港廈兩地青年對長征及抗戰歷史的認知,培育愛國情懷,“青年新世界”於7月31日至8月5日組織 50 名港廈青年赴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展開“單車代步,重溫抗戰艱辛”主題活動。透過 200 公里單車騎行、參訪紅色教育基地及抗戰歷史研習,引導青年重溫長征精神與抗戰歷程,深化家國情懷,紀念抗戰勝利 80 周年。

活動首日,香港青年集體觀看抗戰主題影片《南京照相館》,通過歷史影像理解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的抗爭精神,傳遞“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的核心理念。觀影後分享會上,香港青年鄭嘉豪同學坦言日軍屠城的血腥罪證“如利刃刺痛內心”;林志超同學則引用影片中日軍攝影師“惋惜未帶彩色膠卷”的冷漠言論,揭示侵略者的扭曲人性,強調“三十萬同胞的鮮血,不過是他們眼裏一抹更飽和的戰績”。
為系統還原歷史脈絡,香港青年以“單車代步,重溫抗戰艱辛”為主題,展開200公里騎行征程。單車隊伍從連城出發,經朋口、新泉抵達龍岩市,沿途攀越兩座600米高山,以6日5夜完成長征路和抗戰歷程的縮影行程。通過體能挑戰,使參與者親身體驗先輩跋涉之艱。
在騎行中,香港青年參訪了“長征出發紀念館”、“新泉整訓紀念館”等,系統梳理中國共產黨建黨至發表《共赴國難宣言》的歷史進程;並於“八一”建軍節當天,在寧化縣革命紀念園獻花默哀,走訪紅軍重要據點中復村,以莊嚴儀式致敬英烈。
此活動更設置“自我對話”環節,引導青年在騎行間反思“今日安寧源於昨日犧牲”的歷史邏輯。正如香港青年林同學所言:“首次近距離系統學習長征與抗戰史,深刻理解祖國與香港建設成就的來之不易。”他期望將所學投入香港與國家發展,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青年新世界副主席鄧咏堯表示,冀望青年通過沉浸式體驗銘記“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精神,將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內化於心。當代青年須以歷史為鑒,將長征精神、抗戰精神轉化為建設香港、貢獻國家的動力,方不負先烈以血淚換來的和平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