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灣區:2025東莞台博會規模創新高 9月台商台青齊聚 -紫荊網

‌聚焦大灣區:2025東莞台博會規模創新高 9月台商台青齊聚

日期:2025-08-19 來源:紫荆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紫荊雜誌(記者彭彥)8月19日東莞報道:2025東莞台博會規模創新高,台商台青齊聚。8月19日,2025第十六屆東莞台灣名品博覽會(下稱“東莞台博會”)新聞發布會在東莞市會議大廈召開,介紹籌備進展、配套活動等情況。

9月11日至1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東莞市人民政府、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將聯合主辦第十六屆東莞台博會。本屆展會以“強鏈融合,智創未來”為主題,將在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舉辦,面積3.3萬平方米,搭建8大主題館、亞洲台商主題館、25個省(市)專館,重點呈現AI、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台企名品。目前已有近600家企業報名參展,展位近1850個,連鎖商超、電商平台等大型採購商代表超150家,專業觀眾超2000名。

《東莞兩岸方案》莞台交融親上親的實踐路徑與未來展望

為落實《東莞兩岸方案》,東莞出台實施“1+6”政策體系,在本屆台博會將會如何體現和貫徹系列政策?台港澳局黃慧紅局長強調,國務院批覆《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一年多以來,東莞積極探索兩岸創新發展合作路徑,取得一系列成果,包括高標準建設莞台高新產業園區,推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政策落地見效,出台財政專項資金促進台青就業創業,舉辦覆蓋超萬人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等。其中,連辦15屆的台博會是莞台經貿合作的標誌性成果,參展人數、採購金額連年突破,獲得中央台辦、兩岸台商台企及市民群眾的廣泛好評。7月21日,2025年度部省際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家發改委、國務院台辦、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門負責同志齊聚一堂,議定在促進兩岸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合作、貿易便利化、民間交流合作等方面的20項新措施,為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指明新的方向。高規格辦好東莞台博會,意義重大、責任重大。今年,台博會將結合“強鏈融合,智創未來”展會主題,從共同市場、共融產業、共建家園三方面貫徹落實《東莞兩岸方案》。

第一、以展會為平台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探索開拓內銷新渠道。今年招商招展的力度前所未有,參展“朋友圈”走向海外,邀請亞洲多國、台灣縣市以及大陸各省市的台灣工商團體、知名台商台企,充分聽取吸收台商意見訴求,精心設計展館、搞好服務對接,推進展會採購體系國際化升級,海外採購商與2000多位國內專業買家將參會對接,為亞洲範圍的台商台胞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展示東莞及廣東的政策紅利,讓展品變市場商品、參展商變投資商,助力台企開拓內銷市場、穩定紮根經營、加快轉型升級。同時積極呼應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引導台商台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加入廣東共同打造世界級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第二、以展會為媒介促進產業深度融合,探索經濟合作新路徑。隨着台灣電電公會、台灣機械公會等台灣重點行業團體的深度參與,東莞電子行業協會等本地協會的聯動合作,堅持辦好電子專業展,電子信息與生物醫藥展商佔比超70%,推進產業深度融合、科技創新賦能,人工智能主題館等專業展館拓展提質,英業達、友達數位、達明機器人、京碼股份等龍頭企業的示範引領,以務實行動和實惠舉措,支持、組織更多台灣行業公會、台胞台企來莞參展參會,實地參訪莞台高新產業園,實現精準供需對接,共享高效開放的營商環境。

多年來,兩岸企業家峰會、全國台企聯、台灣商業總會等重點工商團體均參展採購,今年新增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台灣發電機工業協會等團體,舉辦新品發布會、採購對接會等活動,攜手推動島內台資企業總部投資廣東,圍繞兩岸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製造業合作交流討論,助力台商台企提質增效、技術創新、開拓內銷。同時,立足大灣區雄厚製造業家底,加大對台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優質台資項目落戶、增資擴產,攜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第三、以展會為橋樑共建兩岸美好家園,探索社會人文交流新賽道。一是發揮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館的展示窗口、交流互動功能,集中優化惠企政策推介、青創基地對接、城市參訪體驗、創業資源共享等服務,邀請台灣創業青年代表、自媒體人及“首來族”參會交流,共建共享台灣同胞宜居宜業美好家園。二是創新兩岸人文交流形式,聯動島內22個縣市精心打造台灣伴手禮專區,策劃融合兩岸非遺文化、民間風情的特色文化展演,集中展示開放台博會、台商大廈、莞台高新產業園、台心醫院、台商子弟學校這五大東莞台商閃亮名片,以實實在在的莞台融合豐碩成果,共築兩岸同胞情誼、共繪家園融合圖景。

本屆台博會,我們將力促兩岸同胞交流交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升級,持續深化莞台經貿交流合作。聚焦東莞“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城市定位,聯動台灣地區最具競爭力的電子產業,為兩岸電子信息企業提供技術交流與供應鏈合作平台。依託台博會豐富的採購商資源,為海內外台企提供“展前匹配—展中對接—展後落地”全程服務,借力東莞外貿強市政策支持,幫助廣大台企開拓國內及東盟市場,將東莞台博會打造為兩岸台企參與高質量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權威平台,讓兩岸共享美好發展新機遇。

兩岸一家親、莞台親上親,常來常往、越走越親。2025年以來,兩岸經貿合作逆勢上揚,人文交流走近走深,青年攜手逐夢圓夢,充分彰顯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萬里河山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家園。

東莞台博會作為廣東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省級平台,是落實《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下稱《東莞兩岸方案》)的重要舉措,是助力台胞台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

自2010年創辦以來,東莞台博會始終肩負經貿合作、產業對接、人文紐帶、融合示範四大核心功能,經過十五年曆練,已發展成為兩岸規模最大的經貿交流活動、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台資企業產品展銷平台。

2024第十五屆東莞台博會結下辦展碩果,約42.3萬人次線上線下參會,超6000名採購商進場採購,達成採購意向36.1億元,連續15屆累計促成合作意向408.6億元,助力建設兩岸共同市場。

東南亞台商首設館參展規模創新高

本屆台博會首次設立“亞洲台商主題館”,集結印度、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10多家實力台企,標誌着東莞台博會進一步走向國際化,積極開闢“一帶一路”新商機、新渠道。

台灣地區及大陸台商參展力量都超過上屆,覆蓋台北、高雄等島內全部22個縣市,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以及江西、四川、湖南、福建廈門、浙江溫州、湖北黃岡等25個省(市),東莞32個鎮街台企也集體亮相,展示3C電子、機械設備等領域的新產品、新技術。

組委會特別設立台商品牌形象區,東莞台商大廈、莞台高新產業園、台商子弟學校、台心醫院、台博會五大莞台融合名片將一起亮相,集中展示東莞在兩岸融合發展的亮麗成果。

採購服務也全面升級。特邀東南亞、中亞採購商,京東、小米、山姆等大型商超平台,以及國家級行業協會代表等超2000名專業觀眾到會採購,全面展現台博會的強勁吸引力和台商投資大陸、紮根大陸的信心。

台青踊躍赴莞寶島風情全民樂享

近兩年來,廣東全力支持東莞建設新時代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城市,將台博會打造為兩岸共同家園的鮮活窗口,持續深化兩岸人文交流,鼓勵台胞台青來莞發展。

本屆展會將台灣伴手禮專區建成“寶島風情長廊”,集結台北、高雄、桃園、台中、台南、苗栗等22個縣市93家展商110個展位,帶來台灣美食、特色品牌、伴手禮,島內展品為歷年來最多,以“一縣市一爆品”呈現地道台灣風味。展會期間,台灣民俗表演、英歌舞等特色節目將輪番上演,為市民大眾帶來兩岸民俗文化盛宴。

值得關注的是,在7月台風“丹娜絲”重創台灣後,台博會組委會自發深入台南災區一線、幫扶受災農戶,促成文旦柚等滯銷農產品跨越海峽來到台博會現場,盡心盡力守護同胞福祉利益,讓兩岸人民情更濃、心更近、利更融。

今年也將繼續以展為橋搭建兩岸青年交流學習生態圈,以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館為陣地,以“台青進莞來築夢更精彩”交流分享活動為舞台,以台灣青年“首來族”參訪東莞為契機,全面展示東莞的創新創業環境、產業機遇和宜居宜業美好家園政策,吸引更多台灣同胞來東莞發展,讓島內的年輕朋友感受“青春之城”魅力,共享大陸發展機遇,融入民族復興偉業。

據觀察,本屆台博會呈現三大轉型特徵,一是從產品交易向規則制定邁進,如探索兩岸認證互認機制;二是從靜態展示向動態合作演變,30%展位設置供產學研實時對接;三是從經濟層面向生活層面滲透,新增台商家庭積分落戶政策諮詢窗口。這些創新既體現"兩岸一家親"理念,更彰顯東莞在國家融合發展中的試驗田作用。

如果後續向三個方向深化,如建立台企信用融資跨境互認機制、開發兩岸職業資格互通課程、試點台胞社區治理參與模式。正如黃慧紅局長強調,台博會已成為"看得見的融合、摸得着的實惠",其經驗對崑山、廈門等台資集聚區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來源:紫荆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劉可熠 校對:葉青 監製:蘇藝
南國書香節“香港館”圓滿落幕 書香光影交織帶來獨特文化體驗
C羅曬在香港訓練照片:努力奪取首冠
台灣網紅“館長” :以直播打破“信息繭房”
入境處在全港多區展開反非法勞工行動 再拘捕二十四人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