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澳門奏響敦煌遺韻-紫荊網

中秋之夜澳門奏響敦煌遺韻

日期:2025-10-07 來源:新華社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10月6日,嘉賓在澳門保利美高梅博物館“絲路”大展參觀。新華社發

《消失的藏經洞》音樂會6日晚於澳門完成首場演出,演出吸引近500位嘉賓及觀衆到場,同賞敦煌文明,共慶中秋佳節。這一音樂會由保利美高梅博物館與知名作曲家譚盾共同呈獻。

10月6日,知名作曲家譚盾在《消失的藏經洞》音樂會上。新華社發

《消失的藏經洞》由譚盾親自指揮,攜手敦煌古樂團演奏多首唐代古曲,並使用唐笙、尺八、奚琴、篳篥、五絃琵琶、鳳首箜篌等由敦煌壁畫復原的古樂器,結合多媒體視覺與AI技術,打造身臨其境的敦煌莫高窟體驗,讓觀衆聆聽千年前藏經洞的迴響,感受超越藝術表演的文明傳承力量。

譚盾表示,《消失的藏經洞》是多年來對敦煌壁畫上古樂器和藏經洞中古樂譜、古舞譜研究與思考的結晶。這場奏響千年遺韻的演出,是為絲路精神所作的獻禮,也希望藉此引發更多人思考文化如何在歷史洪流中消失、重生、再度發光。

10月6日拍攝的《消失的藏經洞》音樂會現場。新華社發

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何超琼表示,《消失的藏經洞》將敦煌文明化為可感、可聽、可共鳴的藝術形式,汲取澳門與敦煌共通的絲路文化,共同傳承和延伸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未來將持續以文化為紐帶,融合旅遊休閒及文化藝術資源創新轉化,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在時代長河中繼續迴響。

10月6日拍攝的《消失的藏經洞》音樂會現場。新華社發

本次演出是保利美高梅博物館“絲路”大展的重要延伸活動。該展於1日推出,以歐亞大陸絲綢之路沿線歷史遺珍為經緯,以東西方文明交流為脈絡,通過四大主題單元,匯聚逾200件珍貴展品,再現千年絲路文明交融的壯闊史詩。

來源:新華社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李博揚 校對:周默 監製:連振海
香港新聞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活動在港舉行
香港文藝界人士齊聚國慶76周年酒會 李家超:香港的文藝發展定會更加蓬勃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種採集儀式在穗舉行
雙節同輝映香江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