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活動在港舉行-紫荊網

香港新聞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活動在港舉行

日期:2025-10-09 來源: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官網 瀏覽量: 字號:
分享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10月9日,香港新聞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活動隆重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周霽,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陳楓,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花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司令員譚志偉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香港新聞界國慶籌委會主任委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席、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李大宏等出席主禮。近500位社會各界賢達與新聞界同仁齊聚一堂,共同祝願祖國繁榮昌盛,香港社會持續穩定發展。

P2025100900740_photo_1314742
圖示(前排左五起)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花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周霽、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陳楓、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司令員譚志偉少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席李大宏和其他嘉賓主持祝酒儀式。

李家超致辭表示,七十六年來,國家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國家的繁榮發展和堅實支持,是香港的最強後盾和最大底氣。憑藉“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香港擔當着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窗口,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作用。他期望新聞界在“引進來、走出去”的過程中發揮積極力量,通過客觀、全面、深入的報道,向世界展示香港的獨特魅力。李家超表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需要新聞界人士以專業筆觸及視聽語言將經濟及發展政策轉化為生動、實際、可感知的敘事,讓全球觀眾看到香港的機遇與價值。他並寄語新聞界人士,要成為時代風雲的記錄者及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勉勵大家用鏡頭捕捉事實,用文字傳遞價值,讓世界更深入了解香港的最新發展與潛在機遇,助力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說好香港故事。

0P8A0008
李家超致辭

周霽致辭表示,當前,全國人民正昂首闊步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一國兩制”實踐也進入了新階段。香港新聞界註定要錨定新時代、記錄新歷史、書寫新篇章。一是眼裡有家國。要始終胸懷祖國、心繫民眾,多從中國發展奇蹟中解讀成功密碼,多用老百姓的笑臉闡釋中國式現代化,多用國際社會聽得懂的語言和方式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價值理念,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二是筆下有擔當。要繼續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精準解讀施政舉措,多為發展加油鼓勁,多為民生建言獻策,唱響光明發展前景的主旋律,弘揚積極向上正能量。三是心中有理想。要牢牢把準“一國兩制”新階段香港傳媒的職責使命擔當,既做信息服務者,也做價值引領者;既做民意傳遞者,也做共識凝聚者;既做“問題意識”的瞭望者,也做“建設思維”的持份者,以實際行動進一步彰顯新聞工作者的堅守和追求。

0P8A0083
周霽致辭

李大宏致辭表示,當前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已經展開壯美畫卷並呈現無比光明前景,香港正昂首闊步邁向由治及興新階段,新聞工作者要以“局中人”的責任擔當,厚植家國情懷,凝聚各方力量投身民族復興大業;要以“運動員”的拼搏精神,“下深水”摸實情,為改革破局建言獻策,做香港加快由治及興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要以“引領者”的寬廣視野,打破圈層壁壘,不斷擴大傳播力和影響力,積極講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

李大宏致辭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11月舉辦,值此盛事前夕,是次活動特別設置了“體育強國・香江同行”打卡區並融入全運元素,展現了喜迎全運的濃厚氛圍,彰顯出香港主動融入國家體育發展大局的積極姿態。

“體育強國・香江同行”打卡區

據介紹,1956年,香港七家傳統愛國媒體(香港周末報、大公報、香港文匯報、中國新聞社香港代銷處、香港新晚報、經濟導報、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等七家報紙和通訊社)的高層組成“港九新聞界慶祝國慶日籌備委員會”,並於當年10月1日舉辦香港新聞界首次國慶酒會,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團結愛國愛港傳媒人重要平台。

來源: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官網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編輯:江心雨 校對:李博揚 監製:連振海
預計約140萬億元!中國經濟總量接連突破新關口
三位經濟學家分享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第八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司法高層論壇在香港開幕
全球首創!四大世界級IP集結 “維港海上大巡游”月底夢幻啟航
紫荊雜誌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