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日常飲食應做到食物多樣、合理搭配。如何實現食物多樣化?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劉健介紹,食物多樣是指一日三餐飲食中包含不同類型的食物,如餐桌上不僅要有蔬菜、水果,還要有肉類、魚類、豆類、全穀物等,每個種類的品種也要多樣。多樣化的飲食方式可以提供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攝入的食物品種應達到12種以上,每週達到25種以上,烹調油和調味品不計算在內。食物越多樣,相關慢性疾病風險和死亡風險就越低。
劉健表示,近期一項研究發現,食物多樣化可能與人體的衰老速度也有關係。分析發現,飲食越多樣化,生物年齡增長的速度就越慢。研究人員推測,食物多樣化可能通過減少氧化應激來延緩衰老。還有研究表明,食物多樣化有利於預防高血壓。
劉健建議,日常飲食應做到小分量、多種類,即每頓飲食中種類儘量多一些,每種的分量可以少一些,如早餐除了牛奶、燕麥,可以加點藍莓和原味的堅果碎。此外,同類食材儘量不要每天重複,米飯可以換成大米加小米,或者大米、小米加糙米的組合,同類食材換着吃,既能避免吃膩,又能補齊不同的營養素。除了粗糧和細糧相搭配以及葷素搭配之外,還不妨嘗試不同顏色搭配,如荷蘭豆、木耳、藕片、胡蘿蔔、紅黃彩椒等,不僅好吃好看,還能平衡膳食營養,更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