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漢權
父母教養子女是天職,無可推諉,教與養同樣重要,兩者要量度先後,在物質富裕、個人自由主義奔放,卻又弱肉強食、科技秒速發展的大時代、大社會裏,養較易、教甚難。家庭教育如是,學校與大社會同樣要面對。特別是不易即時見效,且並不“實用”的歷史與人文教育。
近日,與家人到會展參觀由報章媒體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巡迴展覽”(下稱抗日展覽),看見很多的人流與筆者的目的地相向而行,且有不少年輕人同步。原來在同一樓層有大型電腦節展覽,人流是衝着這場地而去。
筆者再往較前的展覽室,仔細觀看,這是用心策劃,圖片、影音資料豐富的抗日勝利展覽,人流已銳減,場內觀看的絕大部分是年長的人士。說實在,從國史、國情、國安的綜合國民教育角度看,這是難得的機會。
抗日展覽極具意義
該抗日展覽用心規劃、深入淺出、圖片珍貴、說明清楚,日本自1894年甲午戰爭侵略得手,取得台灣及2.3億両白銀的勒索賠款,這相等於日本4年的國庫收入,日本第一次侵略中國,本小利很大,惡向膽邊生,繼續部署第二次的全面侵略。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1932年的一二八上海事變,1937年的七七事變,步步進逼,踐踏中華大地,狂轟濫炸中國老百姓,至激起中國全面全民抗戰,誓死不降,14年的抗日戰爭,血肉江河大地,軍民傷亡犧牲3000多萬,終於取得全民勝利。
這場苦戰苦勝,彰顯中華民族能從卑躬屈膝的弱勢,開始能抬頭挺胸面對列強、面對世界。今天回望,極具世界意義,這是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善良、和平、平等、尊重、發展等美好價值,得以在新世界再次被確立。可以說沒有全面抗日戰爭的勝利,歷史行進,哪有今天的新中國。
因此,抗日展覽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的領域看,各持份者應好好珍惜,藉80周年抗日勝利的重要時刻,更積極全面的教育推動,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家國為念的教育大道,要篤信力行。這對青少年尤其重要。
(作者係教育評議會會長、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長,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